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2013-02-17 01:32:10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一、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ICD-10:I62.006)
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ICD-9-CM-3:01.31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等。
1.临床表现:
(1)病史多不明确,可有轻微外伤史;
(2)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和神经症状:常于受伤后1-3个月逐渐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复视、视物模糊、一侧肢体无力和肢体抽搐等;
(3)精神智力症状: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差、智力迟钝、精神失常等;
(4)局灶性症状:由于血肿压迫导致轻偏瘫、失语、同向性偏盲、视乳头水肿等。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扫描:颅骨内板下可见新月形或半月形混杂密度或等密度阴影,单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有中线移位,侧脑室受压;双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无明显中线移位,但有双侧侧脑室受压;
(2)头颅MRI扫描:头颅CT不能明确者,选用头颅MRI。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等。
1.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诊断明确,临床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者需手术治疗;手术首选钻孔引流,需向家属交待病情及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果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3.对于严密观察保守治疗的患者,如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应急诊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9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I62.00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4)头颅CT扫描。
2.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MRI、血小板检查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等;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
②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
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
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
②儿童:平均一日剂量为60mg/kg,严重感染可用到100 mg/kg,分3-4次给予;
③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
④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⑤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3)推荐头孢曲松钠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①成人:1g/次,一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②儿童:儿童用量一般按成人量的1/2给予;
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镇痛;患者无法配合者,可酌情考虑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
3.钻孔置硬脑膜下持续引流。
4.术后保持硬脑膜下持续引流,观察引流液性状及记量。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术后回病房,患侧卧位,引流袋低于头平面20cm,观察性状及记量,继续补液。
2.术后1天复查头颅CT。
3.每2-3天切口换药一次。
4.通常在术后48-72小时拔除引流管;或根据引流量和头颅CT复查情况酌情延长引流时间。
5.术后7天头部切口拆线或酌情门诊拆线。
(十)出院标准。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体温正常。
2.复查头颅CT显示颅内血肿基本消失,切口愈合良好后,予出院。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适当采用甘露醇脱水治疗。
2.术后因血肿粘稠等原因造成引流不畅、血肿残留、血肿复发等情况,可适当延长引流时间。
3.对于个别术后复发、钻孔引流效果不佳或无效者,应施行骨瓣开颅血肿摘除术,适应证:(1)血肿内容物为大量血凝块;(2)血肿壁厚,难以切开引流或引流后脑组织不能膨起者。
4.术后继发其他部位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再次开颅手术。
5.住院后伴发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5000-10000元。

相关热词搜索:硬脑膜下血肿 临床路径

上一篇: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
下一篇:颅骨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