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悬一线的急诊室5分钟
2012-02-13 11:27:57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作者: 评论:0 点击:
这是一个周日的早上,时钟已经指向了八点一刻,所有人都已经按部就班地进入了工作状态。北京协和医院(西院区)急诊分诊台的两名护士与夜班护士 交接完工作后,在逐一清点着物品,体温计、登记本、钥匙……。就在这个时候,走进来一个50多岁的男性病人。护士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但他似乎表现得有些淡 漠。病人来到分诊台前,护士简单地问了问他的主诉。
“你怎么不好呀?”
“心里不舒服。”
“多长时间了?”
“十几分钟。我游泳的时候感觉胸口闷,就骑车来了。”
“先量一个血压……”
护士正准备给病人胳膊上缠上血压袖袋,突然发现病人的眼神变得“朦胧”起来。她立刻意识到病人情况不好,一面呼叫医生,一面绕过分诊台快速地跑 到病人身边抱住病人,防止他跌到。另外一名护士也飞奔到抢救室推出抢救转运平车。应声而来的医生、两名护士和旁边的病人及家属马上把这例病人抬到了平车 上,并立即推进抢救室。这时的病人已经全身瘫软,没有任何反应了,呼吸也随之停止。
进入抢救室,医护人员一面进行着徒手心肺复苏,一面连接上了除颤器。
示波显示——室颤。
除颤器充电……
双向波200 焦心脏电除颤……
病人的心跳恢复了“窦性心律”,呼吸也随之恢复,睁开了眼睛。按他自己的描述,像是做了一个梦。
这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整个时间下来也不超过5分钟。但是,就是这短短的5分钟,任何一个环节的延误和疏漏都可能使这个鲜活的生命丧失。随后的检查发现,病人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当天做了心脏介入手术。由于这个病人,我们得到了某部委送来的表扬信。
当我们总结这个病例时,我开玩笑地说:“我们成功的关键是,病人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去‘死’,也碰上了XX护士比来抢病人的‘小鬼儿’跑得还快。”
这话听起来有点儿不顺耳,但这是事实。
一个人如果心跳停止(这个病人的心跳已经停止了)叫做“临床死亡”。这时候必须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靠人工来维持心脏的射血功能,维持细胞的 存活,特别是我们的大脑细胞的存活,然后才有希望进行其他抢救治疗。如果在4分钟内不能有效地复苏,脑细胞将出现永久的、不可能恢复的死亡,也就是我们所 说的生物学死亡,意味着我们人体的死亡。
这个病人在我们的分诊台前出现了心跳停止,而我们的分诊护士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病人出现异常的迹象——眼神的朦胧。然后立即启动了抢救程序:呼叫医生并把病人送进抢救室进行抢救。一切都那么迅速、那么顺利,病人活了。
试想,如果病人倒在我们急诊科的门外,会有人及时发现他吗?星期日的早上8:15,所有该上班的医生都来了,下班的医生没有走;送饭的家属回去了,不送饭的家属在睡觉,谁发现他?
即使有人发现,这个人会怎么做?进到急诊科叫医生。他会怎么说?他会说“外面有一个人晕倒了,你们去看看吧。”
我们的医生会知道是心脏停止的病人吗?会带抢救车或设备吗?他一个人能把病人抬到车上吗?等等、等等,我们的4分钟时间一定没有了。
再想,如果我们的分诊护士不及时发现病人的异常,不能及时呼救以及“小跑”着处理这一切,4分钟转眼就过去了,而且很可能病人会从凳子上跌下去,会不会出现摔伤或其他意外?
看起来分诊护士在分诊台干着各种各样的“杂活”,嘴里一直不停地解答者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事实上,她们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大家没有发现,那就是,她们在用眼睛发现着每一例病人的危及生命的迹象。
■评论
命悬一线妙手托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 王一方
这样的故事在急诊室里司空见惯,它生动反映了心脏骤停患者分秒必争的急救转归。当时,患者命悬阴阳两界之间,先一步、迟一步效果截然不同,要知道人的心脑器官对缺血高度敏感,几分钟时间内就会产生不可逆的坏死,陷患者于不救。
这个成功救治的案例可总结之处很多,一是分诊护士的高度敏感,训练有素,接诊第一眼就已经洞察到病情凶险,尽可能询问最主要的不适,采集最重要 的指征;二是急救团队的高度机动性(若被非紧急患者所拦截,后果则是另一番景象),团队协同与衔接几乎是丝丝入扣,分诊护士一呼叫就立刻形成快速的抢救力 量,立刻实施心肺复苏、除颤、给氧、开放静脉,一气呵成,十分流畅,没有片刻拖沓;三是设备状态完好,除颤器快速连接,当即显效,及时恢复了窦性心律;四 是该患者直觉、运气不错,游泳时感觉不适,没有强撑下去或自行处置,而是立刻求医,在游泳池到急诊室的路途中没有应激状态,一直坚持到分诊护士的接诊。如 果提前几分钟发病,急救的黄金时间就可能错过。
因此,危急患者的院前判断、院前急救应该引起有潜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视,一是身边要预备一些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含片),二是要立刻向旁人 求救,争取在第一时间获得有效的紧急救助。当然,有条件的公共场所要配备受过急救训练的值班人员和急救设备(如简易的除颤、给氧设备),以便强化现场急救 能力。
总之,心脑血管意外的救助始于自救意识、继而是他救,要尽早启动院前救助,或迅速转入院内救助,时间是关键,专业救助是保证。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 王仲
相关热词搜索:急诊室
上一篇:2011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
下一篇:急诊室的故事-认识你的声音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热门购物
评论排行
- 201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真...(13)
- 腋臭手术视频(12)
- 2008年考研英语真题及参考答案(5)
- 节食挑食最伤女人的免疫系统(5)
- 核辐射的定义和单位(5)
- CKD患者Tm与IMT相关(5)
- 齐鲁医院普外科开展“喉返神经监护...(5)
- windows7激活工具WIN7 Activation v1.7(5)
- 正常微循环(5)
- 美大学性教育课来真的 男女上阵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