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麻醉的信息化建设
2010-12-08 17:26:51   来源:丁香园   作者:  评论:0 点击:

美国麻醉的信息化建设,是此次美国之行的又一比较深的印象。在美国的医院里,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是各式各样的电脑屏幕。ICU的护士站自不必说,走廊里的小电脑推车上,角落里的电脑架上,休息室的茶几上,随时随地你都可以上网查询患者的病史、各项化验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资料,开医嘱或更改医嘱,真可谓便利之至。每个手术间内,通常都有2~3台笔记本电脑,供麻醉科医生、手术室护士和外科医生使用。ICU的主任在介绍时,更是很自然的从口袋里掏出个Palm(还是iPhone?)来演示如何从无线网络上下载病人的信息。这样一种便捷的程度,是国内大多数医院信息化建设所不好比的。但要说与国内已建网络有何根本区别,则无论是陪同的美国信息专家,还是华人麻醉学者,似乎又多云不好直接比较。言及对麻醉工作的实际帮助,解放劳动力大概是大家所公认的。麻醉医生再也不用时不时的画麻醉记录单了。屏幕上一目了然,手术结束时打印一张(这个其实也不一定用),一切OK。第二是收集资料。如果想写个什么回顾性分析总结之类的文章,那是再便利不过了。只要设定好一定的时间段,再输入手术名称或麻醉名称,或你要写的主题词,你所要的病人信息就可集中到一起。其它还有什么?一时又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么培训与教学呢?那肯定有帮助。但现在多用模拟人教学,和这里谈的信息化建设似乎又是两码事。那就谈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吧。信息主管官员说,还是随着IT技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吧。比如过去困扰人们的海量信息的存储、提取和传输,现在都不是什么问题了。至于无线网络,他认为医院毕竟是人命关天的地方,恐怕有线网络应该仍是主流。那么机器人自动麻醉呢?他认为也不是什么大的难题,技术上应该已无障碍,只是一些伦理、安全和商业化的问题了。那么还有什么?那位专家说,现在信息技术大概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样,还很难清楚的说出明天会怎样。但一旦有了新的思路,可能就会对临床医学的发展以及医院的运转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至于麻醉学科的信息化建设,他认为关键还是要有新的思路,要能跳出已有的框架去想。

这些想法,对我有很大启发。中美之间的差距,总体上是在不断缩小,但要想全面赶上或超越美国,在现阶段也是不现实的。麻醉学科更是如此。但这不等于我们就可以无所作为,只能跟在美国后面。我们是否可以选定某个方面去争取突破呢?信息化是否可以拿来作为这个突破口呢?放眼全球,电脑及其相关产品,大部分都是在中国组装生产的。近年来,中国的IT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也在不断增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来寻求突破呢?除了简单的自动记录、打印麻醉单和相关资料的统计外,我们是否可能将已有的人类基因组学研究成果嫁接到麻醉方面来呢?比如在手术前对病人进行各种遗传疾病的筛查,然后有目的的对其对麻醉的耐受性进行研究或对是否有可能发生恶性高热进行预警呢?我们是否可以将遗传基因多样性的研究成果拿来预测某些病人手术后更易于发生MODS,从而预先进行干预呢?我们又是否可能从现在就开始对自动麻醉系统进行预研呢?我们是否能借助麻醉学科总体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将麻醉门诊普遍开展起来,以缩短手术前的住院天数呢?我们是否可以借助已有的网络系统,组织真正的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呢(纯自然状态下、无人为干预的、各单位日常麻醉工作的实际记录的比较)?还有麻醉学科信息化建设普及后,对麻醉学科的发展会有哪些影响(无论正面还是反面)?

我真诚的希望,我们众多的网友,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思考。无论是已经在使用麻醉信息系统的人,还是尚无使用经验的人,都来贡献一些自己的想法,都来谈谈麻醉学科的信息化究竟应该如何来建设。中国这么多的麻醉人才,还愁想不出点儿办法来吗?

最后捎带提一句,我所看到的大部分笔记本电脑,或则固定在支架上,或则嵌在铁框架里,甚至还有用铁链锁在支架上的。虽属防君子难防小人之策,但还是说明,即使在美国这个国民素质普遍高于中国、且在大城市的大医院里,也还是有顺手牵羊的梁上君子的。

相关热词搜索:美国 麻醉

上一篇:氢气治疗慢性氧中毒的机制
下一篇:第四种淋巴细胞—NKT细胞

论坛新帖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