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科学防治
2010-01-06 11:07:05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
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我们分享经济繁荣带来的快乐的同 时,也在品尝着“富贵病”的苦果。特别是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3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因此也被列为21世纪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突出问题,糖尿病及其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脑中风、心梗、失明、尿毒症、截肢的重要原因。我国每年因糖尿病造成的医疗费用高达300亿。糖尿病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而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积极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已刻不容缓。
一、 糖尿病的定义及分型
1、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中医称为消渴病。由于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机体对糖、脂肪、蛋白的代谢紊乱,往往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常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眼病、肾病、周围神经疾病、胃肠道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因此糖尿病不是一个单纯的疾病,而是一个疾病群,因此糖尿病被称为“百病之源”,“甜蜜杀手”。
2、糖尿病根据发病机理的不同可分为“四型”
①、Ⅰ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少年儿童,易发生酮症,需用胰岛素。
②、Ⅱ型糖尿病:占90﹪左右,成人多见,胰岛素抵抗较重。
③、特殊类型糖尿病。2%~3%继发性。
④、妊娠糖尿病:在妊娠过程中发生的糖尿病,占2%。
二、 糖尿病的流行特征
1、世界各国糖尿病的发病情况
糖尿病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糖尿病检测手段的进步,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都在逐年升高,目前全球有糖尿病人2.46亿。据WHO统计,按目前糖尿病的增长率,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人数将达到3亿。一项国际研究预测,21世纪糖尿病将在中国、印度和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流行,这是我们进入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2、我国糖尿病的流行情况
我国目前糖尿病发病人数已到达3000万,排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同时,还有更多糖耐量异常者,既糖尿病的后备军。据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1980年发病率为0.67﹪,1996年为3.2﹪,2002年为3.6﹪.也就是每100人中就有近4个糖尿病人。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糖尿病的患病率更高。健康报有一篇“糖尿病威胁上海人”的文章报道:上海成人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0﹪,北京的发病率已达6﹪,在富裕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高达10﹪~15﹪.他们的遗传体质与我们相同。所以,中国人是易患糖尿病的人群,如果不加干预,按现在的增长速度,到2025年我国糖尿病人数将突破1亿。
除发病人数迅速增加外,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40岁左右的人群逐渐成为糖尿病的主力军。
而且在中小学生中也发现了二型糖尿病人。
卫生部调查显示,我国每天新增加糖尿病3000例,每年大约增加120万例,然而在我国3000万糖尿病人中,被诊断的只有710万人,占发病人数的23.6%.因此,多数糖尿病人仍未被发现。目前DM知晓率33.3%,治疗率27.2%,控制率9.7%。
三、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家族聚集性的特点。在一个家族中往往会发现多位糖尿病人,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易感基因可遗传后代。据报道,如果父母双方均是糖尿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风险为50%,如果父母单方患有糖尿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风险为25%。日久逐渐肥胖,导致体内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发生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压等,结果使这些国家或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剧增。
节约基因学说:意思是贫困的人民或富裕国家中的穷苦人在食物供应缺乏的情况下,体内可产生一种使人善于积攒能量,以渡荒年的“节约基因”,当这些人脱离贫困逐渐富裕,食物供应充足时,由于“节约基因”的作用,这些人比一般人更能储备较多的热量,日久逐渐肥胖,导致体内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发生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压等,结果使这些国家或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剧增。
我国华夏民族在数万年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饥饿及战争的洗礼,渐逐形成了吃苦耐劳的特性。在我国由温饱向富裕,由发展中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转型的过程中,节约基因的改变慢于环境因素的转变,为我国糖尿病的发生埋下了遗传的种子。
2、环境因素
①、高脂饮食:高热量食物特别是油脂类摄入过多。02年全国营养调查报告指出,我国人均油脂摄入量为84g/日,远高于30g/日的理想标准,高脂饮食引发糖尿病的原因在《内经》中早有论述,如《素问奇病论》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②、肥胖,日前认为肥胖是发生糖尿病最危险的环境因素,80%以上的Ⅱ型糖尿病与超重与肥胖相伴,尤其近年来青少年及儿童肥胖者发生Ⅱ型糖尿病的比例增加,故糖尿病又被称为糖胖病。体重每增加1Kg,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5%。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可高达普通人群的4倍,初诊的糖尿病人肥胖与超重者占63.8%,其中腹型肥胖占75.2%.男性腰围大于2尺7,女性大于2尺4是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之一。
3、社会因素:
(1)、人际交往的增加,社会活动频繁,中国民以食为天的观念以及好客的风俗习惯,使各种应酬增加,增加了摄入高热量食物的机会。
(2)、现代食品的生产、加工方式的改变,使粮食加工过于精细,热值增加,方便食品,深加工食品比例增加,食物品种单一,粗粮杂粮摄入偏少,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造成热量过每剩和营养缺乏并存,如现在面粉加工方式,使小麦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的麦麸分离出去,淀粉的比例大大提高,对健康十分不利。
(3)、工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办公自动化的普及,使各行业体力劳动量下降,造成运动量的不足。
(4)、洗衣机、电冰箱、电视、电脑、空调、手机、汽车等家电的拥有率的快速增长,使人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而静坐的时间增长,体内热能消耗不足。
(5)、平均寿命的延长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诊断水平的提高也是糖尿病发病率增加的因素之一。
4、心理因素“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竟争加剧,来自升学、就业、住房、婚姻、家庭、事业等方面的压力,使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加,导致内分泌紊乱,血糖升高,进而发生糖尿病。四、糖尿病的病理
在人体左上腹部有一个胰腺,胰腺内分布着一些胰岛细胞,重量约1-2g,胰岛B细胞可分泌一种胰岛素,这是人体唯一一种促进葡萄糖利用的激素,当各种原因造成胰岛细胞数目减少,功能下降时,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或者并发胰岛素抵抗,就会造成血糖升高,从而发生糖尿病。
五、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1、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就是没有症状。
2、糖尿病的早期表现为疲乏无力,尤以双下肢为著,而且休息后不能缓解,进而出现周身乏力。
3、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多见于Ⅰ型糖尿病病,现代的糖尿病80%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4、许多糖尿病人以糖尿病急慢性并发证为首发表现,如视物模糊,四肢麻木,刺疼,下肢水肿,坏死,中风,心梗,高渗昏迷,反复感染等,在诊治这些疾病时偶然发现患有糖尿病。
六、糖尿病的科学诊断
1、诊断方法
①、古人:尿中有甜味,尿液吸引蚂蚁。
②、现代:尿糖检测,供参考,以尿糖“十”多少做为依据,现已不采用。
③、确诊:OGTT试验,金标准:空腹10小时,口服75g葡萄糖,300ml水,每小时测1次血糖。
a、F:≥7.0,2h:≥11.1mmol/l,没有症状也可确诊。
b、有三多一少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
2、我国当前糖尿病诊治存在的问题:
①、糖尿病检出率低;约50%的糖尿病患者无症状,而不能及时诊断,以致其中部分患者直至出现并发症或合并症才被发现。
②、对糖尿病的了解率低,一些患者虽然在体检时查出尿糖或血糖不正常,但却不认为是病。
③、接受治疗率低,一些患者明知自己患有糖尿病,却未给予足够重视,治疗不积极。
④、治疗达标率低:由于治疗措施不力,很多患者虽经治疗,但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控制不达标,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居高不下。
七、糖尿病的分期
1、前期:胰岛功能代偿期,血糖正常:高胰岛素血症,体重增加较快,易饥,食欲好,食量大。
2、IGT期:胰岛功能失代偿,血糖升高,FBG5.6~7.0.2hbg:7.8~11.1mmol/l.临床表现,肥胖,乏力,口干。此期可恢复正常。
3、DM期:
(1)、隐性糖尿病期,无明显症状,持续3-5年,F:≥7.0,2h:≥11.1mmol/l。
(2)、临床糖尿病期:有三多一少症状,或部分症状,胰岛功能下降>50%,血糖较高。
4、并发症期:
血糖控制不良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眼病,肾病,足病,大血管 并发症,中风冠心病,神经系统并发症,四肢麻疼,胃轻瘫。
八、糖尿病的治疗
(一)、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糖尿病仍然是一个不能被仇底根治的慢性病,但是糖尿病却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如果能得到正规治疗,不影响生活,工作,寿命。
(二)、现在主要的治疗方法:“五驾马车”治疗糖尿病,即:饮食管理 ,适当运动,药物治疗,正规监测,健康教育。其中药物治疗包括西药,中药,中医和胰岛素治疗,而胰岛素治疗仍是当今世界上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三)、糖尿病的饮食治:
1、饮食治疗的目的
(1)、通过平衡膳食,配合运动和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达到全面代谢控制。
(2)、满足一般生理和特殊生理状态需要,达到或维持成人的理想体重,保证充沛的体力,确保儿童、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
(3)、有效预防各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4)、通过合理的饮食改善整体的健康状况。
2、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
(1)、合理控制总热能,热能摄入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
(2)、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
放宽对主食类食物的限制。
限制脂肪摄入量。
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增加维生素、矿物质摄入。
(3)、提倡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
3、合理控制总热量
(1)、以个人饮食习惯为基础,结合病情、年龄、身高、体重、活动强度、季节、生长发育等情况制定总热量。目标是实现人体热能平衡,既摄入热能等于消耗热能。
(2)、营养素分类及产热,每日热量分配:
营养素 产热千卡/ 克 比例%
蛋白质 4 15
脂肪 9 30
糖类 4 55
(3)、理想体重的简单估算方法”
①、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
②、体重允许范围:标准体±10%
③、肥胖:体重﹥标准体重20%
④、消瘦:体重﹤标准体重20%
(4)、正常体重热量合理需要量劳动强度 热量(千卡/公斤/天)
卧床休息 15—20
轻体力活动 25—30
中体力劳动 35
重体力劳动 40
4、平衡膳食:
(1)、任何一种食物无法含有所有营养素,只有通过多种食物混合才能达到营养齐全。
食物品种多样化是获得全面营养的必要条件。有专家指出,糖尿病人每天要吃30种以上的食物,方能满足多种营养的需求。
应做到:主食粗细精搭配,副食荤素食搭配,勿挑食,勿偏食。
(2)、食物的种类:
①、谷薯类:如米、面、玉米、薯类,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既糖,少量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纤维素。
②、菜果类: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
③蛋白质类:如肉、蛋、鱼、禽、奶、豆制品等。
④、油脂类:如油脂、坚果类食物,能为机体提供热量。
(3)、放宽对主食的限制,减少单糖摄入。
①、主食类食物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②、碳水化合物分为糖和多糖,糖分为单糖、双糖和糖醇。单糖主要指葡萄糖、果糖,食入后吸收快,使血糖升高明显。
双糖主要指蔗糖、乳糖。
糖醇常见于含糖的点心、饼干、水果、饮料、巧克力等,可以生产热量但不含其他营养物质。
多糖如米饭、面粉、土豆等食物中的淀粉。不会使血糖极具增加,并且体积大,饱腹感强,应做为身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主食类食品提供的热能占每日总热能的50~60%。
(4)、限制脂肪的摄入:
①、脂肪是美味佳肴的创造者,易增加人的食欲,因此常容易超量食用。
看得见的脂肪:各种烹调油脂、动物油、动物外皮。
看不见的脂肪:肉、禽、鱼、奶制品、蛋中以及坚果类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芝麻酱以及油炸食品、汉堡包等。
②、过多摄入脂肪会产生过多的热量,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有关。
可能增加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使血糖升高。
③、脂肪提供的热量应低于总热量的30%既每天摄入30g以内为宜。相当于3汤勺。
(5)、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①、膳食纤维也是多糖,由于其在肠道不能被消化吸收而不产生热量。
②、膳食纤维可分为:
可溶性纤维:燕麦、荞麦、水果中果胶、海藻中的藻胶及魔芋制品等人工提取物。
不溶性纤维:谷物的表皮,如麦麸、水果的皮核、蔬菜的茎叶等。
③、膳食纤维的功效:延缓血糖、血脂的吸收,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促进体内毒素排泄,刺激肠蠕动,保持大便畅通并减少饥饿感。
④、每日应摄入膳食纤维量为25~30克,多数人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
(6)、增加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
①、B族维生素:粗粮、干豆、蛋类、绿叶蔬菜。
②、维生素C:新鲜蔬菜、水果。
③、钙质:牛奶、豆制品、海产品。
④、钠盐:限制在6~8g/天,如并发高血压应﹤5g/天。
⑤、铬:参与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糖尿病人普遍缺铬,铬在菌菇类、牛肉、粗粮、麦麸、酵母中含量较多。
⑥、锌:与胰岛素活性有关,常见于粗粮、豆制品、海产品中。
(7)、多饮水、限制饮酒:
①、糖尿病人不要怕多尿而限制饮水,适量饮水利于体内代谢产物排出和血糖的稀释,特别是能预防老年糖尿病人高渗昏迷的发生。
②、限制饮酒
酒中含酒精很高,1g酒精产热7Kcal,不含其他营养素,并增加肝脏负担,大量长期饮酒可造成酒精性脂肪肝,增加胰岛素抵抗,使血糖难以控制。
空腹饮酒易出现低血糖,尤以注射胰岛素或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物时。
(8)、坚持定时定量进餐,提倡少食多餐。
①、少量多餐即能保证营养充足,又可以减轻胰腺负担,有利于控制好血糖。
②、建议每日至少3餐,注射胰岛素者4~5餐为宜。可预防低血糖发生。
③、定时定量进餐,与药物作用、运动时间保持一致,使血糖不会波动太大。
5、食物的合理选择:
在总热量控制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食物热量大、小等热值交换,灵活选择;
如以相当于90千卡热量的食物为例:
25g谷类等于500g蔬菜类、200g水果类、50g肉类、160g奶制品、15g硬果类和10g油脂类。
6、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误区:
(1)、糖尿病饮食治疗不使饥饿疗法。
①、糖尿病饮食首先使平衡膳食。
②、患者应维持标准体重,摄入和各自的标准体重及活动强度相一致的食量。
③、饥饿办法可能使自身的物质被消耗,导致体重下降,引起代谢紊乱及酮症酸中毒,时间过长,会导致营养失衡,这样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反而加重病情。
(2)、饮食治疗中感到饥饿难忍怎么办?
①、饥饿是糖尿病的一种症状,病情改善后饥饿感会随之减轻。
②、进食量明显减少,胃肠道不适应,但适应几天后,饥饿感会慢慢减轻。
③、多吃低热量、高容积的食品,如各种蔬菜。
④、少量多餐,将正餐的主食分出1/4的量作为加餐。
⑤、多选用粗杂粮代替细粮,有更强的饱腹感。
⑥、将口味变清淡,也会降低食欲。
(3)、糖尿病饮食不是为多吃肉少吃饭。
①、糖尿病饮食先是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素之间需保持一定的比例。
②、肉食品所含的脂肪和蛋白质同样也能升高血糖水平。
③、若碳水化合物不按照50~60%的比例摄入,将可能导致脂肪的过度分解,出现酮症,甚至发生酸中毒。
(4)、糖尿病饮食也不是多吃素菜,少吃肉。
①、糖尿病饮食首先是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素之间需保持一定的比例。
②、如果肉食品摄入减少,热必使机体蛋白质不足,易导致患者抵抗力降低,更易发生感染。
③、缺少肉食品的食谱,由于没有脂肪的饱腹感,患者极易饥饿,这样不易坚持饮食治疗。
(5)、糖尿病患者如何吃水果:
①、水果口感好,还能补充大量的维生素、果酸和矿物质。
②、患者可以选择水果,但必须掌握时机及数量。
血糖控制平稳时,如餐后2h血糖在10mmol/l以下,可以选用水果。
应将水果的热量计入每日总热能之内,选用时减去相应的主食量。如吃200g(4两)水果应减去25g(半两)主食。
吃水果的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做加餐用,即不至于血糖太高,又能防止低血糖。不要饭后立即吃水果。
尽量选择含糖低的水果,如:西瓜、苹果、梨、桔子、草莓、猕猴桃等,黄瓜、番茄也可以当水果吃,而香蕉、红枣、荔枝、柿子、红果含糖相对较高,应尽量少吃。
7、糖尿病饮食治疗新概念: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1)、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使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指标,它是指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等量的葡萄糖在2小时内体内的血糖反应水平百分比值,反映了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还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为100.
一般而言,食物血糖生成指数﹥70为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它们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血糖生成指数﹤55为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它们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低,下降速度慢。
(2)、影响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因素:
通常豆类、乳类使低或较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而谷类、薯类、水果常因品种和加工方式不同而引起生糖指数变化,特别是令其中的膳食纤维的含量发生变化,蔬菜肯定使低生糖指数食物,特别是茎叶类蔬菜,因为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不超过6%,而且富含膳食纤维所以对血糖影响小。
首先在食物的烹调加工过程中,会对生血糖指数产生影响,如:“淀粉糊化程度”,在加工过程中,淀粉颗粒在水中和热的作用下,有不同程度的膨胀,有些淀粉颗粒甚至爆裂并分解,变得很容易消化,如煮粥时间长,血糖生成指数越高,对血糖影响越大。又如“颗粒大小”也会对其产生影响,食物可以越小,越容易被水解吸收,其血糖生成指数也越高,所以食物不易太精细。
其次,食物的成分也会对血糖有影响。如:豆类食物难消化,生糖指数高。而可容性粘性纤维由于增加了肠道内容物的粘性从而降低了淀粉和消化酶的相互作用,如:燕麦、豆类等含有大量粘性纤维,都是低生糖指数食物。另外,脂肪和蛋白质的增多,可降低胃排空及小肠中食物的消化率,所以高脂肪食物比等量低脂肪食物具有相对低的生糖指数。
第三,酶能延缓食物的胃肠排空率,延长食物进入小肠的时间,故可以降血糖。在各类型的醋中,发现红曲醋好,同时柠檬汁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3)、降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窍门:
①、“粗”粮不要细作
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出发,控制粮食碾磨的精细程度非常关键,以白面为例,白面包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为70,担掺如75%~80%大麦粒的面包为34,所以,提供用粗制粉或麦碎谷粒制成的面包代替精白面包。
②、简单就好
在厨房要“懒”点,蔬菜能不切就不切,豆类能整粒吃就不要磨,蔬菜也是一样,一般薯类、蔬菜等不要切的太小或成泥状。宁可多嚼几下,肠胃多运动,对血糖控制有利。
③、多吃膳食纤维
可容性膳食纤维有许多种,日常可直接买到的有魔芋,另外,多选用天然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竹笋等,木耳、菇类也是较好的来源。
(4)、增加主食中的蛋白质
如一般的小麦面条,生糖指数为81.6,加鸡蛋的小麦扁面条为55,强蛋白质的意大利细面条为37,典型的意大利通心粉用含蛋白质高的硬粒小麦颗粒制成仅为46.饺子是北方常用食物,蛋白质、纤维都高,也是降低生糖指数食物,只有28。
(5)、急煮、少加水
食物的软硬、生熟、稀稠、颗粒大小对食物生糖指数都有影响。因为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水分越高,糊化就越好,食物生糖指数越高。
(6)、吃点醋:
食物经发酵后产生酸性物质可使整个膳食的生糖指数降低,在副食中加醋或柠檬汁使简便易行地方法。
(7)、高低搭配:
高、中生糖指数食物与低生糖指糖的 膳食,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三)、早期使用胰岛素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近期一些研究显示,胰岛素治疗是保护和恢复B细胞的有效措施,早期使用胰岛素,可快速减轻B细胞负担,使其得到更好的休息,不但血糖可以保持在满意的控制水平上,而且B细胞受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可恢复或部分恢复,提示胰岛素治疗在恢复B细胞功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早期使用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较以往有所放宽,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均必须用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应该采用每日4次强化治疗或用胰岛素泵控制好血糖。
目前认为2型糖尿病开始联合胰岛素治疗的指征为:
1、非药物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时血糖不能达标(HbAic﹥6.5%)均可联合胰岛素治疗。
2、口服药物虽能满意控制血糖,但因药物副作用不能坚持服用者。
3、规律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后HbAic﹥7%者。
4、消瘦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可及早使用胰岛素治疗。对新发的Ⅱ型糖尿病或长期服降糖药治疗血糖仍有波动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后,可使大部分患者血糖恢复正常,并能维持2年左右,不需任何降糖药物治疗。
5、要消除注射胰岛素会成瘾撤不掉的错误观念。胰岛素不但不会成瘾,而且是当今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新的技术使胰岛素的注射十分方便,几乎无痛。
(四)、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目标就是预防并发症。血糖、血脂和血压的控制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只要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就可将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减少50%左右。
1、血糖指标: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2小时﹤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
2、血压指标:﹤130/80mmhg。
3、血脂:低密度脂蛋白﹤2.5mmol/l,总胆固醇﹤4.5mmol/l,高密度脂蛋白﹥1.1mmol/l,密度脂蛋白是血管里的清道夫,可清除血液里的垃圾,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4、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危险因素的重要诱因,使体重下降5%是伴超重和肥胖的Ⅱ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5、纠正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70%的Ⅱ型糖尿病伴有胰岛素抵抗,必须纠正。
6、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对无禁忌症且认为是心血管高危的糖尿病患者,每天要服75~100mg的肠溶阿斯匹林。
九、糖尿病的预防
1、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如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患有糖尿病,据统计,如果父母一方患有糖尿病其子女糖尿病的防病率较正常人高2.5倍。
(2)、肥胖者,特别是向心性肥胖者,既腹部肥胖。
(3)、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者。
(4)、体力活动不足者。
(5)、女性巨大胎儿生育史以及妊娠高血糖。
(6)、高血压、高血脂人群。
(7)、长期大量高脂饮食者及烟酒嗜好者。
2、糖尿病的早期信号:
(1)、明显乏力。
(2)、口干多饮。
(3)、明显消瘦。
(4)、肢体麻疼。
(5)、女性外阴瘙痒。
(6)、男性阳痿。
(7)、双眼视力减退。
(8)、伤口不易愈合。
3、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糖尿病的危险:
(1)、纠正和预防肥胖。
(2)、避免过多摄入脂肪。
(3)、提高从粗杂粮食物得到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
(4)、避免使用或谨慎使用能引起糖尿病的药物。
(5)、增加体力体育活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6)、缓解生活和工作压力。
(7)、戒烟、限酒。
4、预防效果的研究
(1)、大庆试验:从80年起历时6年,对10余万人跟踪观察,把糖尿病高危人群分为饮食治疗组、运动治疗组和饮食加运动治疗组。六年后,IGT发展为Ⅱ型糖尿病的风险分别下降了31%、46%和42%,说明改变生活方式是预防糖尿病最经济有效可行的方法。
(2)、全谷饮食对糖尿病的观察:2001年《美国公共健康》杂志报道:美国哈弗医学院刘思闵博士对75000名38~63岁,女性进行了10年随访研究,观察前这些都没有糖尿病和心脏病,10年后凡吃全谷饮食(一风吹)多的女性,糖尿病患病率低38%,而吃精面粉制品的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31%。
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我们分享经济繁荣带来的快乐的同 时,也在品尝着“富贵病”的苦果。特别是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3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因此也被列为21世纪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突出问题,糖尿病及其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脑中风、心梗、失明、尿毒症、截肢的重要原因。我国每年因糖尿病造成的医疗费用高达300亿。糖尿病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而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积极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已刻不容缓。
一、 糖尿病的定义及分型
1、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中医称为消渴病。由于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机体对糖、脂肪、蛋白的代谢紊乱,往往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常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眼病、肾病、周围神经疾病、胃肠道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因此糖尿病不是一个单纯的疾病,而是一个疾病群,因此糖尿病被称为“百病之源”,“甜蜜杀手”。
2、糖尿病根据发病机理的不同可分为“四型”
①、Ⅰ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少年儿童,易发生酮症,需用胰岛素。
②、Ⅱ型糖尿病:占90﹪左右,成人多见,胰岛素抵抗较重。
③、特殊类型糖尿病。2%~3%继发性。
④、妊娠糖尿病:在妊娠过程中发生的糖尿病,占2%。
二、 糖尿病的流行特征
1、世界各国糖尿病的发病情况
糖尿病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糖尿病检测手段的进步,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都在逐年升高,目前全球有糖尿病人2.46亿。据WHO统计,按目前糖尿病的增长率,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人数将达到3亿。一项国际研究预测,21世纪糖尿病将在中国、印度和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流行,这是我们进入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2、我国糖尿病的流行情况
我国目前糖尿病发病人数已到达3000万,排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同时,还有更多糖耐量异常者,既糖尿病的后备军。据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1980年发病率为0.67﹪,1996年为3.2﹪,2002年为3.6﹪.也就是每100人中就有近4个糖尿病人。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糖尿病的患病率更高。健康报有一篇“糖尿病威胁上海人”的文章报道:上海成人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0﹪,北京的发病率已达6﹪,在富裕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高达10﹪~15﹪.他们的遗传体质与我们相同。所以,中国人是易患糖尿病的人群,如果不加干预,按现在的增长速度,到2025年我国糖尿病人数将突破1亿。
除发病人数迅速增加外,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40岁左右的人群逐渐成为糖尿病的主力军。
而且在中小学生中也发现了二型糖尿病人。
卫生部调查显示,我国每天新增加糖尿病3000例,每年大约增加120万例,然而在我国3000万糖尿病人中,被诊断的只有710万人,占发病人数的23.6%.因此,多数糖尿病人仍未被发现。目前DM知晓率33.3%,治疗率27.2%,控制率9.7%。
三、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家族聚集性的特点。在一个家族中往往会发现多位糖尿病人,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易感基因可遗传后代。据报道,如果父母双方均是糖尿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风险为50%,如果父母单方患有糖尿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风险为25%。日久逐渐肥胖,导致体内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发生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压等,结果使这些国家或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剧增。
节约基因学说:意思是贫困的人民或富裕国家中的穷苦人在食物供应缺乏的情况下,体内可产生一种使人善于积攒能量,以渡荒年的“节约基因”,当这些人脱离贫困逐渐富裕,食物供应充足时,由于“节约基因”的作用,这些人比一般人更能储备较多的热量,日久逐渐肥胖,导致体内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发生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压等,结果使这些国家或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剧增。
我国华夏民族在数万年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饥饿及战争的洗礼,渐逐形成了吃苦耐劳的特性。在我国由温饱向富裕,由发展中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转型的过程中,节约基因的改变慢于环境因素的转变,为我国糖尿病的发生埋下了遗传的种子。
2、环境因素
①、高脂饮食:高热量食物特别是油脂类摄入过多。02年全国营养调查报告指出,我国人均油脂摄入量为84g/日,远高于30g/日的理想标准,高脂饮食引发糖尿病的原因在《内经》中早有论述,如《素问奇病论》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②、肥胖,日前认为肥胖是发生糖尿病最危险的环境因素,80%以上的Ⅱ型糖尿病与超重与肥胖相伴,尤其近年来青少年及儿童肥胖者发生Ⅱ型糖尿病的比例增加,故糖尿病又被称为糖胖病。体重每增加1Kg,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5%。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可高达普通人群的4倍,初诊的糖尿病人肥胖与超重者占63.8%,其中腹型肥胖占75.2%.男性腰围大于2尺7,女性大于2尺4是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之一。
3、社会因素:
(1)、人际交往的增加,社会活动频繁,中国民以食为天的观念以及好客的风俗习惯,使各种应酬增加,增加了摄入高热量食物的机会。
(2)、现代食品的生产、加工方式的改变,使粮食加工过于精细,热值增加,方便食品,深加工食品比例增加,食物品种单一,粗粮杂粮摄入偏少,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造成热量过每剩和营养缺乏并存,如现在面粉加工方式,使小麦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的麦麸分离出去,淀粉的比例大大提高,对健康十分不利。
(3)、工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办公自动化的普及,使各行业体力劳动量下降,造成运动量的不足。
(4)、洗衣机、电冰箱、电视、电脑、空调、手机、汽车等家电的拥有率的快速增长,使人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而静坐的时间增长,体内热能消耗不足。
(5)、平均寿命的延长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诊断水平的提高也是糖尿病发病率增加的因素之一。
4、心理因素“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竟争加剧,来自升学、就业、住房、婚姻、家庭、事业等方面的压力,使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加,导致内分泌紊乱,血糖升高,进而发生糖尿病。四、糖尿病的病理
在人体左上腹部有一个胰腺,胰腺内分布着一些胰岛细胞,重量约1-2g,胰岛B细胞可分泌一种胰岛素,这是人体唯一一种促进葡萄糖利用的激素,当各种原因造成胰岛细胞数目减少,功能下降时,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或者并发胰岛素抵抗,就会造成血糖升高,从而发生糖尿病。
五、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1、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就是没有症状。
2、糖尿病的早期表现为疲乏无力,尤以双下肢为著,而且休息后不能缓解,进而出现周身乏力。
3、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多见于Ⅰ型糖尿病病,现代的糖尿病80%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4、许多糖尿病人以糖尿病急慢性并发证为首发表现,如视物模糊,四肢麻木,刺疼,下肢水肿,坏死,中风,心梗,高渗昏迷,反复感染等,在诊治这些疾病时偶然发现患有糖尿病。
六、糖尿病的科学诊断
1、诊断方法
①、古人:尿中有甜味,尿液吸引蚂蚁。
②、现代:尿糖检测,供参考,以尿糖“十”多少做为依据,现已不采用。
③、确诊:OGTT试验,金标准:空腹10小时,口服75g葡萄糖,300ml水,每小时测1次血糖。
a、F:≥7.0,2h:≥11.1mmol/l,没有症状也可确诊。
b、有三多一少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
2、我国当前糖尿病诊治存在的问题:
①、糖尿病检出率低;约50%的糖尿病患者无症状,而不能及时诊断,以致其中部分患者直至出现并发症或合并症才被发现。
②、对糖尿病的了解率低,一些患者虽然在体检时查出尿糖或血糖不正常,但却不认为是病。
③、接受治疗率低,一些患者明知自己患有糖尿病,却未给予足够重视,治疗不积极。
④、治疗达标率低:由于治疗措施不力,很多患者虽经治疗,但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控制不达标,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居高不下。
七、糖尿病的分期
1、前期:胰岛功能代偿期,血糖正常:高胰岛素血症,体重增加较快,易饥,食欲好,食量大。
2、IGT期:胰岛功能失代偿,血糖升高,FBG5.6~7.0.2hbg:7.8~11.1mmol/l.临床表现,肥胖,乏力,口干。此期可恢复正常。
3、DM期:
(1)、隐性糖尿病期,无明显症状,持续3-5年,F:≥7.0,2h:≥11.1mmol/l。
(2)、临床糖尿病期:有三多一少症状,或部分症状,胰岛功能下降>50%,血糖较高。
4、并发症期:
血糖控制不良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眼病,肾病,足病,大血管 并发症,中风冠心病,神经系统并发症,四肢麻疼,胃轻瘫。
八、糖尿病的治疗
(一)、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糖尿病仍然是一个不能被仇底根治的慢性病,但是糖尿病却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如果能得到正规治疗,不影响生活,工作,寿命。
(二)、现在主要的治疗方法:“五驾马车”治疗糖尿病,即:饮食管理 ,适当运动,药物治疗,正规监测,健康教育。其中药物治疗包括西药,中药,中医和胰岛素治疗,而胰岛素治疗仍是当今世界上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三)、糖尿病的饮食治:
1、饮食治疗的目的
(1)、通过平衡膳食,配合运动和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达到全面代谢控制。
(2)、满足一般生理和特殊生理状态需要,达到或维持成人的理想体重,保证充沛的体力,确保儿童、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
(3)、有效预防各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4)、通过合理的饮食改善整体的健康状况。
2、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
(1)、合理控制总热能,热能摄入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
(2)、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
放宽对主食类食物的限制。
限制脂肪摄入量。
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增加维生素、矿物质摄入。
(3)、提倡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
3、合理控制总热量
(1)、以个人饮食习惯为基础,结合病情、年龄、身高、体重、活动强度、季节、生长发育等情况制定总热量。目标是实现人体热能平衡,既摄入热能等于消耗热能。
(2)、营养素分类及产热,每日热量分配:
营养素 产热千卡/ 克 比例%
蛋白质 4 15
脂肪 9 30
糖类 4 55
(3)、理想体重的简单估算方法”
①、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
②、体重允许范围:标准体±10%
③、肥胖:体重﹥标准体重20%
④、消瘦:体重﹤标准体重20%
(4)、正常体重热量合理需要量劳动强度 热量(千卡/公斤/天)
卧床休息 15—20
轻体力活动 25—30
中体力劳动 35
重体力劳动 40
4、平衡膳食:
(1)、任何一种食物无法含有所有营养素,只有通过多种食物混合才能达到营养齐全。
食物品种多样化是获得全面营养的必要条件。有专家指出,糖尿病人每天要吃30种以上的食物,方能满足多种营养的需求。
应做到:主食粗细精搭配,副食荤素食搭配,勿挑食,勿偏食。
(2)、食物的种类:
①、谷薯类:如米、面、玉米、薯类,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既糖,少量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纤维素。
②、菜果类: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
③蛋白质类:如肉、蛋、鱼、禽、奶、豆制品等。
④、油脂类:如油脂、坚果类食物,能为机体提供热量。
(3)、放宽对主食的限制,减少单糖摄入。
①、主食类食物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②、碳水化合物分为糖和多糖,糖分为单糖、双糖和糖醇。单糖主要指葡萄糖、果糖,食入后吸收快,使血糖升高明显。
双糖主要指蔗糖、乳糖。
糖醇常见于含糖的点心、饼干、水果、饮料、巧克力等,可以生产热量但不含其他营养物质。
多糖如米饭、面粉、土豆等食物中的淀粉。不会使血糖极具增加,并且体积大,饱腹感强,应做为身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主食类食品提供的热能占每日总热能的50~60%。
(4)、限制脂肪的摄入:
①、脂肪是美味佳肴的创造者,易增加人的食欲,因此常容易超量食用。
看得见的脂肪:各种烹调油脂、动物油、动物外皮。
看不见的脂肪:肉、禽、鱼、奶制品、蛋中以及坚果类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芝麻酱以及油炸食品、汉堡包等。
②、过多摄入脂肪会产生过多的热量,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有关。
可能增加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使血糖升高。
③、脂肪提供的热量应低于总热量的30%既每天摄入30g以内为宜。相当于3汤勺。
(5)、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①、膳食纤维也是多糖,由于其在肠道不能被消化吸收而不产生热量。
②、膳食纤维可分为:
可溶性纤维:燕麦、荞麦、水果中果胶、海藻中的藻胶及魔芋制品等人工提取物。
不溶性纤维:谷物的表皮,如麦麸、水果的皮核、蔬菜的茎叶等。
③、膳食纤维的功效:延缓血糖、血脂的吸收,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促进体内毒素排泄,刺激肠蠕动,保持大便畅通并减少饥饿感。
④、每日应摄入膳食纤维量为25~30克,多数人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
(6)、增加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
①、B族维生素:粗粮、干豆、蛋类、绿叶蔬菜。
②、维生素C:新鲜蔬菜、水果。
③、钙质:牛奶、豆制品、海产品。
④、钠盐:限制在6~8g/天,如并发高血压应﹤5g/天。
⑤、铬:参与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糖尿病人普遍缺铬,铬在菌菇类、牛肉、粗粮、麦麸、酵母中含量较多。
⑥、锌:与胰岛素活性有关,常见于粗粮、豆制品、海产品中。
(7)、多饮水、限制饮酒:
①、糖尿病人不要怕多尿而限制饮水,适量饮水利于体内代谢产物排出和血糖的稀释,特别是能预防老年糖尿病人高渗昏迷的发生。
②、限制饮酒
酒中含酒精很高,1g酒精产热7Kcal,不含其他营养素,并增加肝脏负担,大量长期饮酒可造成酒精性脂肪肝,增加胰岛素抵抗,使血糖难以控制。
空腹饮酒易出现低血糖,尤以注射胰岛素或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物时。
(8)、坚持定时定量进餐,提倡少食多餐。
①、少量多餐即能保证营养充足,又可以减轻胰腺负担,有利于控制好血糖。
②、建议每日至少3餐,注射胰岛素者4~5餐为宜。可预防低血糖发生。
③、定时定量进餐,与药物作用、运动时间保持一致,使血糖不会波动太大。
5、食物的合理选择:
在总热量控制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食物热量大、小等热值交换,灵活选择;
如以相当于90千卡热量的食物为例:
25g谷类等于500g蔬菜类、200g水果类、50g肉类、160g奶制品、15g硬果类和10g油脂类。
6、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误区:
(1)、糖尿病饮食治疗不使饥饿疗法。
①、糖尿病饮食首先使平衡膳食。
②、患者应维持标准体重,摄入和各自的标准体重及活动强度相一致的食量。
③、饥饿办法可能使自身的物质被消耗,导致体重下降,引起代谢紊乱及酮症酸中毒,时间过长,会导致营养失衡,这样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反而加重病情。
(2)、饮食治疗中感到饥饿难忍怎么办?
①、饥饿是糖尿病的一种症状,病情改善后饥饿感会随之减轻。
②、进食量明显减少,胃肠道不适应,但适应几天后,饥饿感会慢慢减轻。
③、多吃低热量、高容积的食品,如各种蔬菜。
④、少量多餐,将正餐的主食分出1/4的量作为加餐。
⑤、多选用粗杂粮代替细粮,有更强的饱腹感。
⑥、将口味变清淡,也会降低食欲。
(3)、糖尿病饮食不是为多吃肉少吃饭。
①、糖尿病饮食先是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素之间需保持一定的比例。
②、肉食品所含的脂肪和蛋白质同样也能升高血糖水平。
③、若碳水化合物不按照50~60%的比例摄入,将可能导致脂肪的过度分解,出现酮症,甚至发生酸中毒。
(4)、糖尿病饮食也不是多吃素菜,少吃肉。
①、糖尿病饮食首先是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素之间需保持一定的比例。
②、如果肉食品摄入减少,热必使机体蛋白质不足,易导致患者抵抗力降低,更易发生感染。
③、缺少肉食品的食谱,由于没有脂肪的饱腹感,患者极易饥饿,这样不易坚持饮食治疗。
(5)、糖尿病患者如何吃水果:
①、水果口感好,还能补充大量的维生素、果酸和矿物质。
②、患者可以选择水果,但必须掌握时机及数量。
血糖控制平稳时,如餐后2h血糖在10mmol/l以下,可以选用水果。
应将水果的热量计入每日总热能之内,选用时减去相应的主食量。如吃200g(4两)水果应减去25g(半两)主食。
吃水果的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做加餐用,即不至于血糖太高,又能防止低血糖。不要饭后立即吃水果。
尽量选择含糖低的水果,如:西瓜、苹果、梨、桔子、草莓、猕猴桃等,黄瓜、番茄也可以当水果吃,而香蕉、红枣、荔枝、柿子、红果含糖相对较高,应尽量少吃。
7、糖尿病饮食治疗新概念: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1)、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使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指标,它是指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等量的葡萄糖在2小时内体内的血糖反应水平百分比值,反映了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还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为100.
一般而言,食物血糖生成指数﹥70为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它们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血糖生成指数﹤55为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它们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低,下降速度慢。
(2)、影响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因素:
通常豆类、乳类使低或较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而谷类、薯类、水果常因品种和加工方式不同而引起生糖指数变化,特别是令其中的膳食纤维的含量发生变化,蔬菜肯定使低生糖指数食物,特别是茎叶类蔬菜,因为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不超过6%,而且富含膳食纤维所以对血糖影响小。
首先在食物的烹调加工过程中,会对生血糖指数产生影响,如:“淀粉糊化程度”,在加工过程中,淀粉颗粒在水中和热的作用下,有不同程度的膨胀,有些淀粉颗粒甚至爆裂并分解,变得很容易消化,如煮粥时间长,血糖生成指数越高,对血糖影响越大。又如“颗粒大小”也会对其产生影响,食物可以越小,越容易被水解吸收,其血糖生成指数也越高,所以食物不易太精细。
其次,食物的成分也会对血糖有影响。如:豆类食物难消化,生糖指数高。而可容性粘性纤维由于增加了肠道内容物的粘性从而降低了淀粉和消化酶的相互作用,如:燕麦、豆类等含有大量粘性纤维,都是低生糖指数食物。另外,脂肪和蛋白质的增多,可降低胃排空及小肠中食物的消化率,所以高脂肪食物比等量低脂肪食物具有相对低的生糖指数。
第三,酶能延缓食物的胃肠排空率,延长食物进入小肠的时间,故可以降血糖。在各类型的醋中,发现红曲醋好,同时柠檬汁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3)、降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窍门:
①、“粗”粮不要细作
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出发,控制粮食碾磨的精细程度非常关键,以白面为例,白面包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为70,担掺如75%~80%大麦粒的面包为34,所以,提供用粗制粉或麦碎谷粒制成的面包代替精白面包。
②、简单就好
在厨房要“懒”点,蔬菜能不切就不切,豆类能整粒吃就不要磨,蔬菜也是一样,一般薯类、蔬菜等不要切的太小或成泥状。宁可多嚼几下,肠胃多运动,对血糖控制有利。
③、多吃膳食纤维
可容性膳食纤维有许多种,日常可直接买到的有魔芋,另外,多选用天然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竹笋等,木耳、菇类也是较好的来源。
(4)、增加主食中的蛋白质
如一般的小麦面条,生糖指数为81.6,加鸡蛋的小麦扁面条为55,强蛋白质的意大利细面条为37,典型的意大利通心粉用含蛋白质高的硬粒小麦颗粒制成仅为46.饺子是北方常用食物,蛋白质、纤维都高,也是降低生糖指数食物,只有28。
(5)、急煮、少加水
食物的软硬、生熟、稀稠、颗粒大小对食物生糖指数都有影响。因为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水分越高,糊化就越好,食物生糖指数越高。
(6)、吃点醋:
食物经发酵后产生酸性物质可使整个膳食的生糖指数降低,在副食中加醋或柠檬汁使简便易行地方法。
(7)、高低搭配:
高、中生糖指数食物与低生糖指糖的 膳食,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三)、早期使用胰岛素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近期一些研究显示,胰岛素治疗是保护和恢复B细胞的有效措施,早期使用胰岛素,可快速减轻B细胞负担,使其得到更好的休息,不但血糖可以保持在满意的控制水平上,而且B细胞受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可恢复或部分恢复,提示胰岛素治疗在恢复B细胞功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早期使用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较以往有所放宽,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均必须用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应该采用每日4次强化治疗或用胰岛素泵控制好血糖。
目前认为2型糖尿病开始联合胰岛素治疗的指征为:
1、非药物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时血糖不能达标(HbAic﹥6.5%)均可联合胰岛素治疗。
2、口服药物虽能满意控制血糖,但因药物副作用不能坚持服用者。
3、规律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后HbAic﹥7%者。
4、消瘦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可及早使用胰岛素治疗。对新发的Ⅱ型糖尿病或长期服降糖药治疗血糖仍有波动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后,可使大部分患者血糖恢复正常,并能维持2年左右,不需任何降糖药物治疗。
5、要消除注射胰岛素会成瘾撤不掉的错误观念。胰岛素不但不会成瘾,而且是当今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新的技术使胰岛素的注射十分方便,几乎无痛。
(四)、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目标就是预防并发症。血糖、血脂和血压的控制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只要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就可将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减少50%左右。
1、血糖指标: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2小时﹤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
2、血压指标:﹤130/80mmhg。
3、血脂:低密度脂蛋白﹤2.5mmol/l,总胆固醇﹤4.5mmol/l,高密度脂蛋白﹥1.1mmol/l,密度脂蛋白是血管里的清道夫,可清除血液里的垃圾,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4、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危险因素的重要诱因,使体重下降5%是伴超重和肥胖的Ⅱ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5、纠正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70%的Ⅱ型糖尿病伴有胰岛素抵抗,必须纠正。
6、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对无禁忌症且认为是心血管高危的糖尿病患者,每天要服75~100mg的肠溶阿斯匹林。
九、糖尿病的预防
1、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如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患有糖尿病,据统计,如果父母一方患有糖尿病其子女糖尿病的防病率较正常人高2.5倍。
(2)、肥胖者,特别是向心性肥胖者,既腹部肥胖。
(3)、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者。
(4)、体力活动不足者。
(5)、女性巨大胎儿生育史以及妊娠高血糖。
(6)、高血压、高血脂人群。
(7)、长期大量高脂饮食者及烟酒嗜好者。
2、糖尿病的早期信号:
(1)、明显乏力。
(2)、口干多饮。
(3)、明显消瘦。
(4)、肢体麻疼。
(5)、女性外阴瘙痒。
(6)、男性阳痿。
(7)、双眼视力减退。
(8)、伤口不易愈合。
3、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糖尿病的危险:
(1)、纠正和预防肥胖。
(2)、避免过多摄入脂肪。
(3)、提高从粗杂粮食物得到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
(4)、避免使用或谨慎使用能引起糖尿病的药物。
(5)、增加体力体育活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6)、缓解生活和工作压力。
(7)、戒烟、限酒。
4、预防效果的研究
(1)、大庆试验:从80年起历时6年,对10余万人跟踪观察,把糖尿病高危人群分为饮食治疗组、运动治疗组和饮食加运动治疗组。六年后,IGT发展为Ⅱ型糖尿病的风险分别下降了31%、46%和42%,说明改变生活方式是预防糖尿病最经济有效可行的方法。
(2)、全谷饮食对糖尿病的观察:2001年《美国公共健康》杂志报道:美国哈弗医学院刘思闵博士对75000名38~63岁,女性进行了10年随访研究,观察前这些都没有糖尿病和心脏病,10年后凡吃全谷饮食(一风吹)多的女性,糖尿病患病率低38%,而吃精面粉制品的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31%。
上一篇:林克椿论分子生物物理学
下一篇:胰岛素注射技术最新指南(2009.9雅典)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热门购物
评论排行
- 201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真...(13)
- 腋臭手术视频(12)
- 2008年考研英语真题及参考答案(5)
- 节食挑食最伤女人的免疫系统(5)
- 核辐射的定义和单位(5)
- CKD患者Tm与IMT相关(5)
- 齐鲁医院普外科开展“喉返神经监护...(5)
- windows7激活工具WIN7 Activation v1.7(5)
- 正常微循环(5)
- 美大学性教育课来真的 男女上阵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