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学发展概况
2011-12-16 10:11:13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一、中国医药学的起源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猎取食物的过程中,在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了医疗和保健活动。例如人们在寻找和识别食物的过程中,误食了一些有毒的药草,在毒性反应过后,却治好了某些病痛,而发明了能治病的药草,这就是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我国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经”,就是后人为了纪念原始社会人们的贡献,托名神农而写的。在使用石器的过程中,逐步发明了石针来治病,所谓砭石这是针灸疗法的起源。殷商时期,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有了显著的发展,青铜器的广泛应用,促使发明了银针、金针医疗工具。
  二、中国医药学的形成

  约在公元前5-3世纪,即战国时期,直到秦汉时代完成,产生了我国医学最早的一部医书――“内经”。“内经”包括《灵枢》、《素问》两部书,共18卷,162篇,它总结了秦汉以前的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它是无数医家共同创造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归纳主要的论点:

  (一)《内经》从整体观念出发,用朴素的唯物论,即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作为说理工具,说明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并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

  (二)记载了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来诊察疾病的独特方法。

  (三)在疾病防治上提倡预防,早期治疗,主张“治未病”。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强调人身是一个整体。

  (四)在临证上,确立了“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辨证论治的原则。

  总之,“内经”代表了当时我国医学的巨大成就,并且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内经”一书引起世界许多国家医学家的重视,部分内容相继译成日、英、德、法等国文字。

  在公元前2世纪,便已著成了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书《神农本草经》。该书除载有药物365种(内有重复的18种,实得药物347种)外,并总结和肯定了有关药物方面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从而奠定了我国药物学的基础。例如,将药性分为寒、热、温、凉四性(此外尚有平性),将药味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味(此外尚有淡味)等。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公元145-219年),认真总结了汉代以前有关防治疾病的丰富经验,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继承并发展了《内经》理论,著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部专著的重大贡献在于:①提出了运用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特别提出了六经辨证。②发展了方剂学,共363余方,配伍十分严谨,药味精练,疗效显著,至今仍为医家所喜用。③在病因和发病学上,提出了经络受邪入脏腑论点和血瘀、房室、外伤三因学说。从而使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丰富,使祖国医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后世称张仲景为“医圣”。

  这一时期还涌现出象谆于意、华佗(公元141-208)等有名的医家。特别是华佗,他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创用麻沸散,给患者麻醉后施行手术。反映了我国医学于公元二世纪时,在麻醉方法和外科手术已有相当成就。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据记载他可以做三种手术:①施行剖腹扩创;②刮骨疗毒;③脑外科等手术。他还创五禽戏,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认为“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三、中国医药学的发展

  从公元3-10世纪,即我国隋唐时期,医药学有了全面的发展,在脉学、病因、证候、临床治疗学等方面。出现了不少专著。如晋代著名医学家王叔和著《脉学》十卷,进一步使脉学理论与方法系统化。对于病源的探讨和证候的描述,到隋代已取得相当成就。巢元方(公元610年)等人集体编写的“诸病源候论”,总结了晋魏以来的医疗和成就,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著作。书中记述绦虫病,认为是吃不熟的肉类所致,患漆疮与人体的过敏体质有关,患某些传染病是外界有害物质(乖戾之气)所致;患麻风病有初、中、晚三期之分等内容共有50卷之多,反映了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进一步提高。

  唐代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他的学术思想在他的两部巨著中有明确记载:

  (一)《千金要方》共30卷,包括临床各科、诊断、治疗针灸,食疗以及预防、卫生等各个方面。在这些记述中,有很多宝贵经验,如避瘟方中多采用雄黄,朱砂作消毒药品,治痢用白头翁、苦参、黄连等。该书首列妇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关于妇、儿病的特殊论述很详。他第一个把妇、儿科从内科分离出来。

  (二)《千金翼方》其内容以本草、伤寒、中风、杂病和疼痛等记述尤为突出。该本收载了800多种药物,并对其中200种的采集和炮制作了记述,补充了许多治疗方法,以备临床应用。书中还记载了印度等外来的医学知识,表现了我国人民善于吸收和利用外来文化的优良传统。

  金元时代战争频繁,由于当时历史条件,医学产生了各家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后人称之为“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是:

  1.刘完素(公元1110-1200)金时河北省河间县人,人称刘河间。刘氏提出“降火益水说”。主张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皆从火化。认为病因以火热为多,提倡火热学说。提出的治疗原则是:降心火,益肾水。用药多属寒凉,故人称他为“寒凉派”。他的代表著作有《素部玄机原病式》。

  2.张子和(公元1156-1228)金时河南人,提出“邪去正安说”。他认为病邪来自外,或从内生,均须祛邪为主,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张氏在治疗上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尤其注重下法,故人称之为“攻下派”著有《儒门事亲》。

  3.李东垣,又名李杲(公元1180-1251)元时河北定县人,提出“胃气为本说”。主张脾胃健全、则不易生病,既是生了病也易于治好,发明了“补中益气”即补脾益胃的治疗方法。因此后人称李氏为“补脾派”。李氏的代表著作有《脾胃论》等。

  4.朱丹溪、名震享(公元1281-1358)元时浙江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因而在治疗上注意滋阴,后人称之为“滋阴派”著有《局方发挥》等。

  清代医学成就,主要是温病学说,他们总结了几百年来治疗热性病的经验,著成《温病条辨》、《温热条辨》《温热经纬》、《温证论治》等书。这些著作对温病的病因、病理、和辨证论治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弥补了“伤寒论”的不足,对我国劳动人民健康起了重大作用。叶天士(公元1667-1746),是当时的代表人物,他虚怀若谷,曾先后跟十七位老师学医,集众人之长,自成一家,人称宗师,著有《临证指南》等,对于温病的理论和治疗作出了巨大贡献。与他同时和在他以后的有薜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诸人,后人称为清代温病四大家。

  明清时期,药物学有了突出的发展。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兼药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撰成《本草纲目》一书,共25卷,总为16部,60类。载药1892种,附方11.096条。李时珍亲自上山采药,接近群众、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请教,调查了许多药用植物,动物的生长形态,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历时二十七年,以理论联系实际、实地考查的研究方法,总结了明清以前的药物知识,写出了这本驰名中外的伟大著作。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祖国医药学的一份宝贵遗产。这部书后来传到日本、欧洲,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多种文字。李时珍被尊为世界四大科学家之一。
  四、针灸学的形成与发展

  针灸来源于石器的发明,最早使用的是砭石和石针。石针是古代针刺的原始工具,发明了金属,才出现了金属针。我国第一部针灸书是“灵枢”,这本书成于战国时期。

  晋代皇甫谧(公元215-282)著针灸专书《甲乙经》,总结了前人和本人的实践经验,阐述经络理论,明确穴位和位置,并详述疾病针灸取穴等。可称为第二次总结性的针灸专著。宋代针灸学家王惟一,在总结前人针灸医疗实践的基础上,考定了明堂图经络孔穴,并主持设计铸作立体铜人孔穴模型,刻有十四经的经穴名称和位置,对于学习和运用针灸学有很大贡献。这尊铜人孔穴模型,在八国联国入侵时被日本军国主义者掠走,现仍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针灸疗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民间流传了几千年,一向为群众所喜用,因而能广泛传播,并不断发展。
  五、中国医学在国际上的交流和贡献
  (一)中医学在国际上的交流

  中医学远在秦汉时代就已经开始,公元562年,明堂图等古典书籍便传入日本,成为日本针灸学的先导,特别是隋唐时代,中国医学成为亚洲医学中心。如朝鲜在公元541年至693年,置博士教授中国医学;公元608年日本派遣很多学生到中国来学习医学,并带回去很多中国的医学书籍。唐代高僧鉴真,应邀至日本传授中国医药技术,日本人尊之为药王。

  同时,在阿拉伯国家,由于大量采用了中国医学,使中世纪的阿拉伯的医学得到了显著的进步,成为以后欧洲医学发展基础。如十一世纪中东医学家阿维森拉的名著《医典》一书中,在脉学和药物学部分,有很多是中国医学的内容。
  (二)中医学对世界医学的贡献:

  炼丹术(制药化学)的贡献:我国炼丹术最早的记载,当推东汉魏伯阳,他所著的《周易参同契》是世界炼丹史上现存最古的文献。到了晋代葛洪(公元284-364),炼丹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葛洪所著《抱朴子》这部书里,可以看出葛洪当时作了许多化学实验。例如用丹砂长烧变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可见硫汞制水银在公元二世纪就有了详细记载,书中还记载了以猪油作基础剂制成水银软膏,治疗疥癣等病。而欧洲医学在十世纪巴尔德,才有水银与油脂的记载。由于世界炼丹术导源于我国,因而祖国医学在一些化学药品的临床应用上,远远走在世界医学的前列。葛洪的炼丹术,曾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他的著作,有的部分已被译成英文、法文、流行于世界各国,对世界化学工业,其中包括制药化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他还总结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写了《肘后救卒方》,由于疗效好,又具备“验、便、廉”的选方原则,受到了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

  免疫学上的巨大贡献:现代医学的免疫学,一般认为是从1796年英国医生琴纳(Jenne)氏的牛痘接种预防天花开始的,其实这种提法是不正确的。据记载早在十六世纪,我国劳动人民就已发明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其具体方法有: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等。17世纪中叶已推广至全国,成为世界医学在免疫学方面的先驱。1688年以后,俄国派人来我国学习种痘。然后由俄国传至土耳其。在土耳其运用了三十年后,于1717年英国派人到土耳其学会了种痘,在英国运用中国的人痘接种法、普遍地预防天花。施行了八十年之后,于1796年才由英国医生琴纳氏在人痘接种法的基础上,改进成为牛痘接种法。人痘接种法是我国医学对世界医学的又一伟大贡献。
  六、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对中医学的影响以及建国以来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学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旧中国,不但不予重视,相反的成为被消灭的对象,受尽了帝国主义的洋奴买办阶级的歧视、排斥、打击和迫害,极大地阻碍了祖国医学的发展。全国解放以来,由于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在党的“团结中西医”、“继承与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指示下,在中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祖国医学得到了新生和蓬勃发展。不管在临床治疗方面,或卫生防疫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对人民保健事业起了巨大作用。例如对“乙脑”、“流行性出血热”、“脑性疟疾”、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急重危难病证的治疗,取得了突出的疗效。获国家二等发明奖的青蒿素,对间日疟或恶性疟疾治愈率达98%以上。青黛中分离出的靛玉红,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显著疗效,而且使用安全。又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是从1958年开始的,目前天津医院对各部位骨折的治疗,约90%都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做到了基本上不用石膏,对前臂、肘、踝部位的骨折,基本上不用开刀;对已感染的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基本上不用截肢,骨折治疗中的合并症基本消失,骨折愈合时间比过去缩短了3/1~2/1。针刺麻醉是解放后我国医务人员,在针刺镇痛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为外科手术麻醉开辟了一条新路。迄今已做针麻手术600多万例,成功率达到87.3%,特别是对甲状腺手术效果最好。对于心脏手术、肺叶切除、胃、脑手术等都广泛开展起来。特别对体弱、不能用麻药的病人,其安全可靠、操作简便,(不需麻醉器材和药物)适宜山区、农村、战时使用。

  中医中药、针灸针麻、气功、推拿、食疗、抗衰老、舌诊、脉诊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近年来中医、中药、针灸学术的对外交流与日俱增。中医、中药、针灸专家应邀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以及国外学者来访和进修的人员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现在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学习研究推广中医临床医学。日本、英国、德国、美国、苏联、朝鲜、泰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十四个国家出版中医针灸期刊有68种之多。不少国家和地区还设立了中医学会和针灸学会。有的国家和地区除设有针灸专科外,还成立了研究中医、中药、针灸的专门机构,并多次召开国际性的中医和针灸学术会议。1987年11月在北京召开成立了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有利于我国针灸学术在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发展。

  传统的中医学愈来愈受到各国医药界及至科技界的重视,出现了世界性的“中医热”、“中药热”、“针灸热”,说明中国传统医药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可以预料,中医学将发展成为一门属于全人类的、开放型的应用性医学。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下一篇:最后一页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