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总论
2011-12-14 10:33:43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内经》关于经络的记载说,它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藉以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护协调和相对平衡。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经和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指经脉,犹如途径,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为络脉,它譬如网络,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经络系统中的分支。

  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称作腧穴,是针灸施术的部位。针灸刺激通过腧穴、经络的作用,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调节机体的虚实状态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所以经络和腧穴的理论,对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
  一、经络的组成和作用。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许多孙络、浮络等组成。(表10-1)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肺、心包、心),手三阳(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胃、胆、膀胱),足三阴(脾、肝、肾)经的总称。由于它们隶属于十二脏腑,为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结合脏腑、阴阳、手足三个方面而定的。阳分少阳、阳明、太阳;阴分大阴、厥阴、太阴。根据脏属阴、腑属阳、内侧为阴、外侧为阳的原则,把各经所属脏腑结合循行于四肢的部位,订出各经的名称。(表10-2)即属脏而循行于肢体内侧的为阴经,否则为阳经。十二经脉的作用主要是联络脏腑、肢体和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十二经脉的循行特点是:凡属六脏(五脏加心包)的经脉称“阴经”,它们从六脏发出后,多循行于四肢内侧及胸腹部,上肢内侧者为手三阴,下肢内侧者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的经脉标为“阳经”,它们从六腑发出后,多循行四肢外侧面及头面,躯干部,上肢外侧者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者为足三阳经。十二经脉的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手足三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侧),“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为“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

  十二经脉通过支脉和经络脉的沟通衔接,形成六组“络属”关系。即在阴阳经之间形成六组“表里头系”。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脏络脏。(表10-3)。
表10-1 经络的组成
经络 经十二经脉意义-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又称正经
作用-运行气血的主要干道

  特点-分手足三阴三阳四组,与脏腑连属,有表里相配,其循环自肺经开始至肝经止,周而复始循环不息,各经均有专定的腧穴
奇经八脉意义-不直接连属脏腑,无表里相配,故称奇经
作用-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以调节十二经气血
特点-任督两脉随十二经组成循环的通路,并在专定的腧穴,其他六脉不随十二经循环,腧穴都依附于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意义-正经旁出的支脉
作用-加强表里经脉深部的联系,以补正经在体内外循环的不足
特点-循环路线走向均由四肢别出走入深部(胸、腹)复出浅部(头、颈)
十二经筋意义-十二经脉所属的筋肉体系
作用-联结肢体骨肉,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
特点-循环走向自四肢末稍走向躯干,终于头身,不入脏腑,多结聚于四肢关节和肌肉丰富之处
十二皮部意义-十二经脉所属的皮肤体质
作用-联结皮内,加强十二经脉与体表的联系,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皮肤部位的反应区
特点-分区基本上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一致       
络十五络意义-本经别走邻经而分出的支络部
作用-加强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与调节
特点-十二经脉和任督两脉各有一个别络加上脾之大络,共为十五别络
孙络-络脉最细小的分支,网罗全身

表10-2 十二经脉名称表
阴经
(属脏)阳经
(属腑)循行部位
(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手太阴肺经
厥阴心包经
少阴心经阳明大肠经
少阳三焦经
太阳小肠经上肢前线
中线
后线
足太阴脾经
厥阴肝经
少阴肾经阳明胃经
少阳胆经
太阳膀胱经下肢前线
中线
后线

表10-3 十二经表里关系表
手阴经
阳经太阴肺经
…(外侧)
阳明大肠经厥阴心包经
…(中间)
少阳三焦经少阴心经
…(内侧)
太阳小肠经表里相对
足阳经
阴经阳明胃经
…(前侧)
太阴脾经少阳胆经
…(外侧)
厥阴肝经太阳膀胱经
…(后侧)
少阴肾经表里相对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为:起于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最后又回到肺经。周而复始,环流不息。(表10-4)。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故称“奇经”。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溢蓄、调节作用。

  任脉:为诸条阴经交会之脉,故称“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

  督脉称“阳脉之海”,诸阳经均与其交会,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

  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脉均与其交会,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

  带脉约束诸经。阴维脉,阳维脉分别调节六阴经和六阳经的经气,以维持阴阳协调和平衡。阴跷、阳跷脉共同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的开合功能。

  奇经八脉中的腧穴,大多寄附于十二经之中,唯任、督二脉,各有其专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

  十四经,是针灸学科内容的重要部分,由于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环路线和病候及其专属腧穴主治;它不但是经络系统的主干,而且在临床上还是辩证归经(诊断疾病)和循经取穴施治的基础。因此,学习针灸学,必须熟悉和掌握十四经所具有的特点。
  二、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
  (一)生理功能

  1.沟通内外,联系肢体

  经络具有联络脏腑和肢体的作用。如《灵枢.海论》篇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指出了经络能沟通表里、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运行气血,营养周身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的作用。《灵枢.本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由于经络能输布营养到周身,因而保证了全身各器官正常的功能活动。所以经络的运行气血,是保证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营养供给,为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由于经络能“行气血则营阴阳,使卫气密布于皮肤之中,加强皮部的卫外作用,故六淫之邪不易侵袭”。
  (二)病理反应

  1.反应病候

  由于经络在人体各部分布的关系,如内脏有病时便可在相应的经脉循环部位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有时内脏疾患还在头面五官等部位出现反应。如心火上炎可致口舌生疮;肝火升腾可致耳目肿赤;肾气亏虚可使两耳失聪。

  2.传注病邪

  在正虚邪盛时,经络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经脉病可以传入内脏,内脏病亦可累及经脉。如《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各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反之,内脏病可影响经络。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等。
  三、经络的临床应用
  (一)诊断方面

  由于经络循行有一定部位,并和一定脏腑属络,脏腑经络有病可在一定部位反应出来;因此可以根据疾病在各经脉所经过部位的表现,作为诊断依据。如头痛病,可根据经脉在头部的循行分布规律加以辩别,如前额痛多与阳明经有关;两侧痛与少阳经有关;枕部痛与太阳经有关;巅顶痛则与足厥阴经有关。

  此外,还可根据某些点上的明显异常反应如压痛、结节、条索状等反应,帮助诊断。临床上阑尾炎患者,多在阑尾穴处有压痛即是例证。
  (二)治疗方面

  经络学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尤其是对针灸,按摩,药物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针灸按摩治疗,是根据某经或某脏腑的病变,选取相关经脉上的腧穴进行治疗。例如头痛即可根据其发病部位,选取有关腧穴进行针刺,如阳明头痛取阳明经。两肋痛取肝经腧穴。

  在药物治疗上,常根据其归经理论,选取特定药治疗某些病。如柴胡入少阳经,少阳头痛时常选用它等。
  四、腧穴的分类
  (一)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即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它们具有主治本经病的共同作用,是腧穴中的主要部分。
  (二)奇穴

  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昔称“经外奇穴”。奇穴的分布比较分散,对某些病症有一定的特异性治疗作用,如太阳穴治头痛,阑尾穴治阑尾炎等。随着经络学说的不断完善发展,奇穴大多逐渐归入正经。
  (三)阿是穴

  又叫“压痛点”、古代叫做“以痛为腧”。它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腧穴的,阿是穴实际上是尚未命名的腧穴,是经穴产生的基础。
  五、腧穴的作用
  (一)近治作用

  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如所有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病症。
  (二)远治作用

  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还可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有的甚至可影响全身的功能。如“合谷穴”不仅可治上肢病,还可治颈部及头面部疾患,同时还可治疗外感发热病;“足三里”不但治疗下肢病,而且对调整消化系统功能,甚至人体防卫,免疫反应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特殊作用

  指某些腧穴所具有的双重性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特异性而言。如“天枢”可治泻泄,又可治便秘;“内关”在心动过速时可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又可提高心率。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

  总之,十四经穴的主治作用,归纳起来大体是:本经腧穴可治本经病,表里经腧穴能互相治疗表里两经病,邻近经穴能配合治疗局部病。各经主治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共同性。
  六、腧穴的定位

  正确取穴和针灸疗效的关系很大。现代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与取穴方法有:
  (一)骨度分寸法

  始见于《灵枢.骨度》篇。它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其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如前后发际间为12寸;两乳间为8寸;胸骨体下缘至脐中为8寸;脐孔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肩胛骨内缘至背正中线为3寸;腋前(后)横纹至肘横纹为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股骨大粗隆(大转子)至膝中为19寸;膝中至外踝尖为16寸;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为13寸;外踝尖至足底为3寸。(表10-5及图10-1)。
表10-5 常用骨度分寸表
分部部位起点常用骨度度量法说明
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直量如前后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眉心至前发际3寸,大椎至后发际3寸
胸腹部两乳头之间8寸横量胸部与胁肋部取穴直寸,一般根据肋骨计算,每一肋两穴间作1寸6分
胸剑联合至脐中8寸直量
脐中至趾骨联合上缘5寸
背腰部大椎以下至尾骶21椎 直量背部直寸根据脊椎定穴,肩胛骨下角相当第七(胸)椎,髂嵴相当第十六椎(第四腰椎棘突)。背部横寸以两肩胛内缘作6寸 
上肢部腋前纹头至肘横纹9寸直量用于手三阴、手三阳经的骨度分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
下肢部耻骨上缘至股骨内上踝上缘18寸直量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分寸
胫骨内側髁下缘至内踝尖13寸
股头大转子至膝中19寸直量用于足三阳经的骨度分寸;“膝中”前面相当犊鼻穴,后面相当委中穴;臀横纹至膝中,作14寸折量
膝中至外踝尖16寸

  (二)解剖标志法

  1.固定标志

  指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五官、毛发、指(趾)甲、乳头、肚脐及各种骨节突起和凹陷部。这些自然标志固定不移,有利于腧穴的定位,如两眉之间取“印堂”;两乳之间取“膻中”等。

图10-1 骨度法

  2.动作标志

  指必须采取相应的动作才能出现的标志。如张口于耳屏前方凹陷处取“听宫”;握拳于手掌横纹头取“后溪”等。
  (三)手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进行测量定穴的方法。临床常用以下三种;

  1.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作为1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图10-2)。

  2.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图10-3)。

  3.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测量为3寸。(图10-3)

图10-2 中指同身寸 
 
图10-3 指量法
  (四)简便取穴法

  临床上常用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两耳尖直上取“百会”,两手虎口交叉取“列缺”垂手中指端取“风市”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经络腧穴各论
下一篇:肿瘤中医疗法概述

论坛新帖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