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各论
2011-12-14 10:33:36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一、十二经脉
(一)手太阴肺经(共11穴,图10-4)
1.经脉循环: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胃口过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沿上臂内侧下行,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经肘窝入寸口,沿鱼际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手腕后方支脉,从列缺处分出,走向食指内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图10-5)
2.脏腑经脉病候:咳嗽气喘气短、咳血咽痛,外感伤风,循环部位痛麻或活动受限等。
3.主治概要:主治外感、头痛、项强、咳痰喘等证。
4.常用腧穴:
图10-4 手太阴肺经穴位图
图10-5 手太阴肺经循行图
尺泽
[定位]肘横纹中,肘二头肌腱桡侧(图10-6)。
[主治]咳嗽、咳血、气喘、咽喉肿痛、小儿惊风、乳痛、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8-1.2寸。
孔最
[定位]在尺泽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见图10-6)。
[主治]咳喘、咳血、咽痛、痔疮、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列缺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图10-7)。
[主治]头痛项强、咳喘、咽痛、手腕无力、齿痛、口眼歪斜。
[操作]向上斜刺0.3-0.5。
太渊
[定位]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图10-6)。
[主治]咳喘、咳血、咽痛、腕臂痛。
[操作]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少商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图10-8)。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昏迷、癫狂。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图10-6 尺泽、孔最、太渊穴
图10-7 列缺穴
图10-8 少商穴
表10-6 手太阴肺经穴位表(11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中府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
云门锁骨外端下方凹陷中,距任脉六寸
天府肱二头肌桡侧,尺泽上6寸
侠白肱二头肌桡侧,尺侧上5寸
尺泽见常用穴咳嗽、哮喘
孔最见常用穴咯血、胸痛、咳嗽、哮喘肺,胸部病症
列缺见常用穴头痛
经渠太渊上1寸,桡动脉的桡侧
太渊见常用穴
鱼际第一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内际发热
少商常见穴咽喉肿痛,呼吸衰弱
(二)手阳明大肠经(共20穴,图10-9)。
1.经脉循行:起于食指末端(商阳),沿食指内(桡)侧向上,通过一、二掌骨之间(合谷)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健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沿前臂前方,并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肩髃),沿肩峰前缘向上出于颈椎(大椎),再向下入缺盆(锁骨上窝)部,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鼻孔两侧(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图10-10)。
2.主要病候:腹痛、肠鸣、泄泻、便秘、咽喉肿痛、齿痛。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麻木等。
3.主治概要: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常用腧穴:
商阳
[定位]食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图10-11)。
[主治]耳聋、齿痛、咽喉肿痛、热病、昏迷、青盲、手指麻木。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三间
[定位]握拳。当第二掌骨小头桡侧后凹陷中。(图10-11)
[主治]目痛、齿痛、咽喉肿痛、腹满、肠鸣等。
[操作]直刺0.5-0.8寸。
合谷
[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简便取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尖下即为核穴。(图10-12、13)。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牙痛、鼻衄、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热病无汗、多汗、腹痛经闭滞产等。
[操作]直刺0.5-1寸。
曲池
[定位]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图10-14)。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疠、瘾疹、热病、上肢下遂。
[操作]直刺1-1.5寸。
臂臑
[定位]在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七寸处,当三角肌下端。(图10-15)
[主治]肩臂痛、项颈拘挛、瘰疣、目疾。
[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肩髃
[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上臂外展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中是本穴。(图10-15)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瘰疠、瘾疹。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扶突
[定位]喉结旁开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之间(图10-9)。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暗、瘰疠、瘿气。
[操作]直刺0.5-0.8寸。
迎香
[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图10-16)
[主治]鼻塞、鼽衄、口歪。
[操作]斜刺或平刺0.3-0.5寸。
(三)足阳明胃经(共45穴,图10-17)
1.经脉循行: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处,再向后沿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上关,沿发际,到达前额(前庭)。
图10-9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图
图10-10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
图10-11 商阳、三间穴
图10-12 合谷穴
图10-13 合谷穴
图10-14 曲池穴
图10-15 肩髃、臂臑穴
图10-16 迎香穴
表10-7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表(20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商阳见常用穴咽喉肿痛
二间第二掌关节前的桡侧凹陷中
三间见常用穴
合谷见常用穴头痛,眼,鼻咽喉,口齿病症
阳溪
偏历
温溜
下廉
上廉腕关节桡侧凹陷中
阳溪穴上3寸
阳溪上5寸
曲池下4寸
曲池下3寸 头面,五官及上肢部病症
手三里曲池下2寸腰痛
曲池见常用穴发热、高血压,荨麻疹
肘髎
手五里
臂臑
肩髃
巨骨曲池外上方1寸
曲池上3寸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锁骨与肩胛岗之间凹陷部眼病肩臂部病症
天鼎
扶突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当扶突下1寸许
见常用穴咽喉肿痛,甲状腺肿颈部病症
禾髎
迎香水沟旁0.5寸当鼻孔外缘直下
见常用穴鼻塞,鼻出血鼻腔病症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过膈,属于胃,联络脾脏。
缺盘部直行的脉:经乳头,向下挟剂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
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到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厉兑);
胫部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
足跗部支脉:从跗上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图10-18)。
2.主要病候: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
3.主治概要: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常用腧穴:
图10-17 足阳明胃经穴位图
图10-18 足阳明胃经循行图
四白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图10-19)
[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润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不可深刺)。
地仓
[定位]口角旁0.4寸。(图10-19)
[主治]口歪、流涎、眼睑润动。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大迎
[定位]下颌角前1.3寸凹陷中,咬肌附着部前缘,闭口鼓气时即出现一沟形凹陷,即于凹陷下端取之(图10-20)。
[主治]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操作]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
图10-19 四白、地仓穴
图10-20 大迎、颊车、下关、头维穴
颊车
[定位]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图10-20)
[主治]口歪、齿痛、颊肿、口噤不语。
[操作]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寸。
下关
[定位]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图10-20)。
[主治]耳聋、耳鸣、聤耳、齿痛、口噤、口眼歪斜。
[操作]直刺0.5-1寸。
头维
[定位]额角发际直上1.5寸(图10-20)
[主治]头痛、目眩、口痛、流泪,眼睑闪动。
[操作]平刺0.5~1寸。
屋翳
[定位]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图10-17)
[主治]咳、喘、胸肋胀痛,乳房病。
[操作]斜或平刺0.5-0.8寸。
天枢
[定位]脐旁2寸(图10-21)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泻泄、痢疾、月经不调,症瘕。
[操作]直刺1-1.5寸。
伏兔
[定位]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图10-17)
[主治]腰痛膝冷、下肢麻痹、疝气、脚气。
[操作]直刺1-2寸。
犊鼻
[定位]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图10-22)
[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
[操作]向后内斜刺0.5-1寸。
图10-21 天枢穴
图10-22 犊鼻穴
足三里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图10-23)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泄泻痢疾、便秘、乳痈、水肿、癫狂、下肢痿痹、虚劳羸瘦。
[操作]直刺1-2寸。
图10-23 足三里穴
[附注]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参考资料:据报道,刺激健康人和胃病患者的足三里,观察发现胃弛缓时针刺使之收缩加强,胃紧张时变为弛缓,并可解除幽门痉挛;针刺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患儿的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可使原来低下的胃游离酸,总酸度和胃脂肪酶活性迅速升高;针刺人及家兔足三里,发现裂解素都能增加,人增加17.85单位,兔增加62.1单位;针刺家兔足三里、大椎可使其调理素明显增加,从而促进白细胞吞噬指数上升,增强其免疫能力。
上巨虚
[定位]足三里穴下3寸。(图10-17)
[主治]肠鸣、腹泻、腹痛、便秘、肠痈、下肢痿痹、脚气。
[操作]直刺1-2寸。
下巨虚
[定位]上巨虚穴下3寸(图10-17)
[主治]小腹痛、泄泻、痢疾、乳痈、下肢痿痹、腰脊痛引睾丸。
[操作]直刺1-1.5寸。
丰隆
[定位]外踝高点上8寸,条口穴(上巨虚下2寸)外1寸。(图10-17)
[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水肿、癫狂病、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1.5寸。
解溪
[定位]足背踝关节横纹的中央,母长伸肌健与趾长伸肌健之间(图10-17)。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5-1寸。
内庭
[定位]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图10-17)。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口歪、鼻衄、胃痛吐酸、腹胀、泄泻、便秘、热病、足背肿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厉兑
[定位]第二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图10-17)。
[主治]鼽衄、齿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多梦、癫狂。
[操作]浅刺0.1寸。
穴名定位主治提高
承泣目直视,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眼病头面部病症
四白见常用穴面瘫,三叉神经痛
巨髎四白直下方,鼻孔旁8分面瘫,三叉神经痛
地仓见常用穴面瘫
大迎见常用穴三叉神经痛
颊车见常用穴牙痛
下关见常用穴牙痛,下颌关节炎,耳聋
头维见常用穴头痛
人迎喉结旁开1.5寸,颈总动脉后方
胸锁乳突肌前缘高血压,甲状腺肿颈部,胸肺部病症
水突在人迎与气舍之间,当胸锁乳突肌前缘
气舍人迎穴直下锁骨上缘
缺盆锁骨上窝中点
气户在乳中线上,第一肋骨上缘
库房
在乳中线上第一肋间隙
屋翳见常用穴
膺窗在乳中线上第三肋间隙
乳中乳头正中不针灸
乳根在乳中线上第五、六肋间隙乳腺炎,乳汁分泌过少
不容脐上6寸,任脉旁2寸
胃病肠道病
胃,肠道病症
承满脐上5寸,任脉旁2寸
梁门脐上4寸,旁开2寸
胃病肠道病
关门脐上3寸,任脉旁2寸
胃病肠道病
太乙脐 上2寸,任脉旁2寸
滑肉门脐上1寸,任脉旁2寸
天枢见常用穴胃病肠道病
外陵天枢下1寸胃病肠道病
大巨天枢下2寸 生殖、泌尿系统病症
水道关元旁2寸
归来
中极旁2寸
生殖、泌尿系统病症
气冲在腹股沟部,当天枢垂直线与耻骨联合
上缘水平线交点
髀关髂前上棘直下,缝匠肌外侧,平肝阴处胃痛
大腿及膝关节病症
伏兔髌骨外上缘6寸
阴市髌骨外上缘上3寸
梁丘髌骨外上缘上2寸胃痛
犊鼻见常用穴
足三里见常用穴胃肠道病症胃,肠道病症及下肢前面病症
上巨虚见常用穴肠道病症
条口上巨虚下2寸肩关节周围炎
下巨虚见常用穴
丰隆见常用穴痰多、眩晕、精神病
解溪见常用穴头痛踝关节及足背部病症
冲阳解溪下约2横指
陷谷第二、三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内庭见常用穴牙痛,三叉神经痛,发热
历兑见常用穴失明,癔病
(四)足太阴脾经(共21穴,图10-24)
1.经脉循环: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第一跖趾关节向上行至内踝前,上行腿肚,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过膈上行,挟咽旁系舌根,散舌下。(图10-25)
胃部支脉:过膈流注于心中,与心经相接。
2.主要病候: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
3.主要概要: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常用腧穴:
隐白
[定位]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1寸(图10-24)
[主治]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
[操作]浅刺0.1寸。
太白
[定位]第一趾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图10-24)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瘘、脚气、体重节痛。
[操作]直刺0.5-0.8寸。
图10-24 足太阴脾经穴位图
图10-25 足太阴脾经循行图
图10-26 三阴交穴
图10-27 阴陵泉穴
图10-28 血海穴
三阴交
[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图10-26)
[主治]腹胀肠鸣、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操作]直刺1-1.5寸。
[附注]孕妇禁针。
阴陵泉
[定位]胫骨内侧踝下缘凹陷中。(图10-27)
[主治]腹胀、泻泄、水肿、黄疽、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操作]直刺1-2寸。
血海
[定位]髌骨内上缘上2寸(图10-28)
简便取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膑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0角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同。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经闭、瘾疹、湿疹、丹毒。
[操作]直刺1-1.5寸。
表10-9 足太阴脾经穴位表(21穴)
穴名定位主要提要
隐白
大都
太白
公孙
商丘见常用穴
趾内侧,第一趾骨小头后下方
见常用穴
第一跖骨底前缘赤白肉际
内踝前下方凹陷处月经过多、癔病
腹痛,腹泻胃肠病症
三阴交
漏谷
地机见常用穴
内踝上6寸
阴陵泉下3寸月经不调,痛经
遗精,阳痿生殖、泌尿系统病症
阴陵泉
血海
箕门
冲门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血海上6寸,缝匠肌内侧
曲骨旁3.5寸,股动脉外侧尿潴留,尿路感染
月经不调,荨麻疹尿潴留,遗尿
府舍
腹结
大横
腹哀冲门上0.7寸
大横下1.3寸
脐旁4寸
大横上3寸 肠道病症
食窦
天溪
胸乡
周荣
大包任脉旁6寸的第五肋间
任脉旁6寸的第四肋间
任脉旁6寸的第三肋间
任脉旁6寸的第二肋间
腋中线上,第六肋间隙中全身疼痛,四肢无力侧胸部病症
(五)手少阴心经(共9穴,图10-29)
1.经脉循行: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部位),过膈,联络小肠。
“心系”向上支脉:挟咽喉上行,连系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
“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和手厥阴经的后面,至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交于手太阳小肠经。(图10-30)
2.主要病候: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
3.主治概要:主治心、胸、神经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常用腧穴:
图10-29 手少阴心经穴位图
图10-30 手少阴心经脉循行示意图
少海
[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内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图10-29)
[主治]心痛、头项痛、腋胁痛、瘰疠、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阴郄
[定位]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图10-29)
[主治]心痛、惊悸、骨蒸盗汗、吐血、衄血、暴喑。
[操作]直刺0.3-0.5寸。
神门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图10-29)
[主治]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癫狂痫、胸胁痛。
[操作]直刺0.3-0.5寸。
[参考资料]据报道,给犬注射垂体素造成垂体性高血压,针刺神门穴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针刺癫痫病人的神门、阴郄等穴,可使部分大发作的患者的脑电图趋向规则或使病理性脑电流电位降低。
少冲
[定位]小指桡侧端指甲角旁约0.1寸。(图10-29)
[主治]心悸、心痛、癫狂、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表10-10 手少阴心经穴位表(9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极泉青灵腋窝正中
少海上3寸 上臂部掌侧病症
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见常用穴
神门上1.5寸
神门上1寸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劳宫的尺侧,当第四、五掌骨间
见常用穴前臂震颤
失语
癔病,失语
心绞痛,盗汗
失眠,精神病,癫痫
心绞痛
昏迷,精神病心脏病,神志病
前臂部掌侧病症
(六)手太阳小肠经(共19穴,图10-31)
1.经脉循行:起于手小指外侧端(少泽),沿手背外侧至腕部直上沿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于大椎(督脉)向下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食管过膈达胃,属于小肠。
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交于足太阳膀胱经。(图10-31)
2.主要病候: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肩臂外侧后缘痛等。
3.主治概要:主治头、项、耳、目、喉咽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4.常用腧穴:
图10-31 手太阳小肠经脉循行及穴位示意图
少泽
[定位]小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图10-31)
[主治]头痛、目翳、咽喉肿痛、乳痛、缺乳、昏迷、热病。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后溪
[定位]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赤白肉际。(图10-31)
[主治]头项强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腰背痛,癫痫狂、疾、手指及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0.8寸。
养老
[定位]以掌向胸,当尺骨茎突桡侧缘凹陷中。(图10-31)
[主治]目视不明,肩、背、肘,臂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小海
[定位]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中。(图10-31)
[主治]肘臂挛痛,癫痫。
[操作]直刺0.3-0.5寸。
臑俞
[定位]腋后皱襞直上,肩胛骨下缘凹陷中。(图10-31)
[主治]肩臂疼痛,瘰疠。
天宗
[定位]肩胛骨岗下窝的中央。
[主治]肩胛痛,气喘、乳房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
听宫
[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图10-31)。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癫狂痫。
[操作]张口、直刺0.5-1寸。
表10-11 手太阳小肠经穴位表(19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少泽
前谷
后溪
腕骨
阳谷
养老
支正
小海见常用穴
第五指掌关节前尺侧凹陷中
见常用穴
手掌尺侧,第五掌骨基底与三角间的凹陷中
腕关节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
见常用穴
阳保穴与小海穴的边线上,阳谷穴上5寸
见常用穴乳汁分泌过少
耳聋、疟疾
黄疸
视力减退头项、肩背部及上肢尺侧病症
肩贞
臑俞
天宗
秉风
曲垣
肩外俞
肩中俞腋后纹端上1寸处
肩贞直上,肩胛岗下缘外侧凹陷中
见常用穴
肩胛岗上窝的中点
肩胛骨冈上窝内侧凹陷中
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大椎旁开2寸 肩背部病症
天窗
天容胸锁乳突肌后缘,在肤突的后方
下颌角后方,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中咽喉肿痛颈项,咽喉部病症
颧髎
听宫眼外角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
见常见穴顶瘫,三叉神经痛耳聋,耳鸣
(七)足太阴膀胱经(共67穴,图10-32)
1.经脉循行:起于目内眦,上额交会于巅顶(百会)。
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
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肩胛部内侧,挟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腰部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窝内;
后项部支脉:通过肩胛骨内缘直下,经过臀部下行,沿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疟窝中。从此向下,出于外踝后, 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与足少阴经相接。(图10-33)
2.主要病候: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见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项、背、臀部及下肢循行部位痛麻等。
3.主治概要: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症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
4.常用腧穴:
图10-32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
图10-33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示意图
睛明
[定位]目内眦旁0.1寸。(图10-34)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清,目率,近视,夜盲、色盲。
[操作]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右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8-1寸。不捻转,不提插,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本穴禁灸)
攒竹
[定位]眉头凹陷中(图10-32)
[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动,眼睑下垂。
[操作]平刺0.5-0.8寸。禁灸。
天柱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图10-32)
[主治]头痛、颈强、鼻塞、癫狂痫、肩背痛、热病。
[操作]直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风门
[定位]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0-32、35)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操作]斜刺0.5-0.8寸。
肺俞
[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0-32,35)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操作]斜刺0.5-0.8寸。
心俞
[定位]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0-32、35)
[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
[操作]斜刺0.5-0.8寸。
肝俞
[定位]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0-32、35)
[主治]黄疽、肋痛、吐血、目赤、目眩、雀目、乳腺病、癫狂病、脊背痛。
[操作]斜刺0.5-0.8寸。
脾俞
[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0-32、35)
[主治]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
[操作]斜刺0.5-0.8寸。
肾俞
[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0-32、35)
[主治]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操作]直刺0.5-1寸。
[附注]实验观察针刺对正常人水负荷后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发现在多数情况下,针刺肾俞或京门穴时可抑制肾脏的泌尿功能。
图10-35 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穴
次髎
[定位]第二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督脉的中点。(图10-32)
[主治]疝气、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精、腰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1.5寸。
承扶
[定位]臀横纹中央。(图10-32)
[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疮。
[操作]直刺1-2寸。
殷门
[定位]承扶与委中连接上,承扶下6寸。(图10-32)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2寸。
委中
[定位]腘横纹中央。(图10-32)
[主治]腰痛、背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操作]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
志室
[定位]第二腰推棘突下,旁开3寸。(图10-32)
[主治]遗 精、阳痿、小便不利、水肿、腰脊强痛。
[操作]斜刺0.5-0.8寸。
承山
[定位]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图10-32)
[主治]痔疾、便秘、腰腿拘急挛痛等。
[操作]直刺1-2寸。
昆仑
[定位]外踝高点与跟健的凹陷中。(图10-32)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痫、难产、腰骶疼痛、脚跟肿痛。
[操作]直刺0.5-0.8寸。
[附注]《针灸大成》:“妊妇刺之落胎”。
申脉
[定位]外踝下缘凹陷中(图10-32)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麻痛,目赤痛,失眠。
[操作]直刺0.3-0.5寸。
至阴
[定位]足小趾外侧甲角旁约0.1寸。
[主治]头痛、目痛、鼻塞、鼻衄、胎位不下、难产。
[操作]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表10-12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表(67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睛明见常用穴 眼科病症
攒竹见常用穴头痛
眉冲
曲差
五处
承光
通天
络却
玉枕
天柱
大杼
风门前发标上0.5寸,当神庭与曲差之间
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
前发际上1寸,曲差的上方
五处后1.5寸
承光后1.5寸
通天后1.5寸
枕骨粗隆上缘外侧,下对天柱
见常用穴
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见常用穴咳嗽,哮喘,鼻塞等病症
心脏病症
精神病,心脏病症
慢性出血性病症
肝病,眼科病症
胆道病症,肋痛
消化不良,胃病,慢性出血性病症
胃病,消化不良
肾病,耳聋,耳鸣头项部病症
肺俞见常用穴
厥阴俞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半
心俞见常用穴
督俞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见常用穴背腰部病症:其中一些“背俞”穴,主治各有关脏腑以及与这些功能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
胆俞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见常用穴
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三焦俞肾俞每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见常用穴
气海俞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腹泻,痢疾,腰痛
遗尿,尿潴留
关元俞小肠俞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膀胱俞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膂俞白环俞上髎
次髎
中髎
下髎第三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第一骶后孔中
见常用穴
第三骶后孔中
第四骶后孔中 生殖,泌尿系统及腰骶部、下肢后面病症
会阴
承扶
殷门
浮郄
委阳
委中尾骨尖旁0.5寸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窝外侧,委阳上1寸
委中外侧,股二头肌健内缘
见常用穴 腰骶部及下肢后面病症
附分
魄户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慢性咳嗽,哮喘及全身虚弱病症心、肺及背腰部病症
膏盲俞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神堂
意喜
膈关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第六胸椎棘突间下旁开3寸
第七胸椎棘间下旁开3寸 心、肺及背部病症
魂门
阳纲
意舍
胃仓
盲门
志室
胞盲
秩边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第十胸椎棘突间下旁开3寸
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见常用穴
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
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 脾、胃、肝、胆及背腰部病症生殖,泌尿系统及腰骶部病变
合阳
承筋
承山委中下2寸
合阳与承山之间
见常用穴
腓肠肌痉挛,便秘,肛门病症
飞扬昆仑穴直上7寸见常用穴 腰背部及下肢后面病症
跗阳昆仑直上3寸头痛
昆仑见常用穴头痛
仆参昆仑下方,当跟骨凹陷中
申脉见常用穴头痛,癫痫,精神病
金门申脉前下方癫痫,精神病
京骨
束骨
通谷第五跖骨粗隆后下方
第五跖骨小头后下方
第五趾跖关节前下方凹陷处
至阴见常用穴胎位不正,滞产,头痛
(八)足少阴肾经(共27穴,图10-36)
1.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向上行于腿肚内侧,经股内后缘,通过脊住(长强)属于肾脏,联络膀胱。
肾脏部直行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部。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络心,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络心,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图10-37)
2.主要病候: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便秘结、泄泻、腰痛、脊股内后侧痛,痿弱无力,足心热等证。
3.主治概要: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常用腧穴
涌泉
[定位]足底中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图10-36)
[主治]头痛、头昏、失眠、目眩、失音、便秘、小便不利、小儿惊风、癫狂、昏厥。
[操作]直刺0.5-1寸。
太溪
[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图10-38)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便秘、消渴、咳血、气喘、失眠、腰痛、耳鸣、耳聋及足跟痛。
[操作]直刺0.5-1寸。
图10-36 足少阴肾经穴位
图10-37 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示意图
图10-38 太溪、照海穴
照海
[定位]内踝下缘凹陷中。(图10-38)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尿频、癃闭、便秘、咽干、癫痫、失眠。
[操作]直刺0.3-0.5寸
[附注]参考资料:据报道针刺健康人照海穴,有明显促进泌尿作用。
复溜
[定位]太溪穴上2寸。(图10-36)
[主治]水肿、腹胀、泄泻、盗汗、热病汗不起,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5-1寸。
阴谷
[定位]屈膝、腘窝内侧,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图10-36)
[主治]阳痿、疝气、崩漏、尿少、膝酸痛。
[操作]直刺1-1.5寸。
表10-13 足少阴肾经穴位表(27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涌泉见常用穴昏迷,休克,窒息,小儿惊见,头顶痛
然谷太溪
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
见常用穴
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假凹陷处
太溪下1寸
见常用穴
复溜前方,胫骨内侧缘的后方
太溪上5寸许
见常用穴
脐下5寸,旁开0.5寸
脐下4寸,旁开0.5寸
脐下3寸,旁开0.5寸
脐下2寸,旁开0.5寸
脐下1寸,旁开0.5寸小儿惊风,糖尿病、
眩晕,耳鸣,牙痛
慢性喉咽痛
慢性咽喉痛,失语,吞咽困难生殖、泌尿系统病症
育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脐旁0.5寸
脐下2寸旁开0.5寸
脐下3寸旁开0.5寸
脐下4寸旁开0.5寸
脐下5寸旁开0.5寸
脐下6寸旁开0.5寸 肠、胃病症
步廓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第五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胸、肺病症
(九)手厥阴心包经(共9穴,图10-39)
1.经脉循行: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通膈,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胸部支脉:沿胸中,出于胁肋至腋下(天地),上行至腋窝中,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经之间,经肘窝下行于前臂中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到指端(中冲)。
掌中支脉:从劳宫分出,沿无名指到指端(关冲),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图10-40)
2.主治病候:心痛、胸闷、心惊、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痛、掌心发热等。
3.主要概要:主治心、胸、胃、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4.常用腧穴:
图10-39 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图
图10-40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示意图
风泽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图10-39)
[主治]心痛、心烦、胃痛、呕吐、泻泄、热病、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
间使
[定位]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图10-39)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疟疾、热病、癫狂痫。
[操作]直刺0.5-1寸。
内关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图10-39)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癫痫、热病、上肢痹痛、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痛。
[操作]直刺0.5-1寸。
[附注]参考资料:据报道,电针刺激正常人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血清淀粉酶无明显改变,但针治急性胰腺炎患者时,其血清淀粉酶常可迅速下降。
劳宫
[定位]第二、三掌骨间、握掌、中指尖下是穴。(图10-39)
[主治]心痛、呕吐、癫狂痫、口疮、口臭。
[操作]直刺0.3-0.5寸。
中冲
[定位]中指尖端中央。(图10-39)
[主治]心痛、昏迷、舌强肿痛、热病、小儿夜啼、中暑、昏厥。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表10-14 手厥阴心包经穴位表(9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天池天泉第四肋间隙乳头外侧1寸
腋前线下2寸,当肱二头肌二头之间
曲泽郄门 见常用穴
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急性吐泻
心动过速,心绞痛
间使见常用穴疾心,血管病症
内关见常用穴呕吐休克
大陵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劳宫中冲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精神病
昏迷
(十)手少阳三焦经(共32穴,图10-4)
1.经脉循行: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上行于第四、五掌骨间,沿腕背、出于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经肘尖沿上臂外侧达肩部,交大椎,再向前入缺盆部,分布于胸中,络心包,过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脉:从胸向上出于缺盆部,上走项部,沿耳后直上至额角,再下行经面颊部至目眶下。
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到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图10-41)
2.主要病候: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聋、喉咽肿痛、目赤肿痛、颊肿、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痛等。
3.主治概要:主治侧头、耳、目、胸胁、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4.常用腧穴:
液门
[定位]握掌,第四、五指间,指掌关节前凹陷中。(图10-41)
[主治]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疟疾。
[操作]直刺0.3-0.5寸。
中渚
[定位]握掌,第四、五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液门穴后1寸。(图10-4)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热病、手指不能屈伸。
[操作]直刺0.3-0.5寸。
外关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桡尺骨之间。(图10-41)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瘰疠、胁肋痛、上肢痹痛。
[操作]直刺0.5-1寸。
天井
[定位]屈肘,尺骨鹰嘴上1寸许凹陷中。(图10-41)
[主治]偏头痛、耳聋、瘰疠、癫痫。
[操作]直刺0.5-1寸。
臑会
[定位]在尺骨鹰嘴与肩髃穴连线上,肩髎穴下3寸,当三角肌的后缘。(见图10-41)
[主治]瘿气、瘰疠、上肢痹痛。
[操作]直刺1-1.5寸。
肩髎
[定位]肩峰后上方,上臂外展,当肩髃穴后寸许的凹陷中。(图10-41)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
[操作]向肩关节直刺1-1.5寸。
翳风
[定位]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中。(图10-41)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齿痛、颊肿、瘰疠。
[操作]直刺0.8-1.2寸。
耳门
[定位]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凹陷中。(图10-41)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
[操作]张口,直刺0.5-1寸。
图10-41 手少阳三焦经经脉循行及穴位图
表10-22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表(23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关冲
液门
中渚第四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外眼、咽喉炎症
耳聋,耳鸣
阳池腕背第三、四掌骨间直上,腕横纹中凹陷处
外关
支沟见常用穴
外关上1寸发热,偏头痛,落枕
胁肋痛
会宗
三阳络
四渎
天井
清冷渊
消泺
臑会
肩髎
天髎
片牖支沟的尺侧,当尺骨之桡侧缘
阳池上4寸
肘尖下方5寸
见常用穴
天井上1寸
清冷渊与臑会之间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肩胛骨上角处,当肩井与曲垣之间
乳突后下部,胸锁乳突肌后缘 肩臂部病症
翳风
阗脉见常见穴
乳突之中央耳聋,耳鸣
耳聋,耳鸣
颅息
角孙
耳门
和髎当阗脉与角孙弧线的中点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平耳廓根上缘的前方,当颞浅动脉的后方
丝竹空眉梢处凹陷中 头痛,眼病
(十一)足少阳胆经(共44穴,图10-42)
1.经脉循行:起于目外眦(瞳子髎),向上到额角返回下行至耳后,沿颈部向后交会大椎穴再向前入缺盆部入胸过膈,联络肝脏,属胆,沿胁肋部,出于腹股沟,经外阴毛际,横行入髋关节(环跳)。
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眦处后向下经颊部会合前脉于缺盆部。下行腋部 侧胸部,经季肋和前脉会于髋关节后,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行于足阳明和足太阴经之间,经腓骨前直下到外踝前,进入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明);
足背部支脉:从足临泣处分出,沿第一、二跖骨之间,至大趾端(大敦)与足厥阴经相接。(见图10-43)
2.主要病候:口苦、目眩、疟疾、头痛、颌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腋下、胸胁、股及下肢外侧、足外侧痛等。
3主治概要: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4.常用腧穴:
听会
[定位]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呈凹陷处。(图10-42)
[主治]耳鸣耳聋、齿痛、口歪。
[操作]张口、直刺0.5-1寸。
阳白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图10-42)
[主治]头痛、目痛、视物模糊、眼睑动。
[操作]平刺0.3-0.5寸。
图10-42 足少阳胆经穴位图
图10-43 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示意图
风池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处。(图10-44)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衄、耳鸣、颈强项痛、感冒、癫痫、中风、热病、疾、瘿气。
[操作]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
[附注]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角度与深度。
图10-44 风池穴
图10-45 环跳穴
肩井
[定位]大椎穴(督脉)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图10-42)
[主治]头项强痛,上肢不遂,乳房病、难产、瘰疠。
[操作]直刺0.5-0.8寸。
[附注]内为肺尖,不可深刺;孕妇禁针。
环跳
[定位]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图10-45)
[主治]下肢痿痹、腰痛。
[操作]直刺2-3寸。
风市
[定位]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图10-42)
简便取法:患者以手贴于腿外,中指尖下是穴。
[主治]下肢痿痹、遍身瘙、脚气。
[操作]直刺1-2寸。
阳陵泉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图10-42)
[主治]胁痛、口苦、呕吐、下肢瘘痹、黄疸、脚气、小儿惊风。
[操作]直刺1-1.5寸。
[附注]参考资料:据报道,在X线观察下,发现针刺无胆囊疾患的健康人阳陵泉穴,可使大部分(75.7%)人的胆囊明显缩小,表明针刺能增加胆囊的运动和排空能力,此种作用在起针后10分钟更加明显。
光明
[定位]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图10-42)
[主治]目痛、夜盲、下肢痿痹、乳房痛。
[操作]直刺1-1.5寸。
绝骨(悬钟)
[定位]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图10-42)
[主治]项强、胸肋胀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1.5寸。
丘墟
[定位]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图10-42)
[主治]胸胁胀痛、下肢痿痹、疟疾。
[操作]直刺0.5-0.8寸。
侠溪
[定位]足背,第四、五趾间缝纹端。(图10-42)
[主治]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胸胁疼痛、热病、乳痛。
[操作]直刺0.3-0.5寸。
表10-16 足少阳胆经穴位表(44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瞳子髎
听会
上关
颌厌
悬颅目外眦旁0.5寸
见常用穴
下关上方,颧骨弓上缘凹陷处
鬓发上,当头维与悬颅之间
鬓发中,头维与典鬓之中点眼病
耳聋颞部病症
悬厘
曲鬓
率谷
天冲
浮白
头窍阴
完骨
本神
阳白
头临泣
目窗
正营
承灵
脑空
风池鬓发中,当悬颅与曲鬓之间
平耳尖前方的鬓发内,角孙前一横指
耳廓尖上方,入发际1.5寸
耳廓后上方,率谷后0.5寸
乳突后上方,当天冲与头窍阴之间
乳突后方,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乳突后下方凹陷处
前额外侧发际,当神庭与头维联系1/3处
见常用穴
前发际上0.5寸,当神经庭与头维之间
头监注后1寸
目窗后1寸
正营后1寸
外粗隆外侧,下对风池
见常用穴 颞部病症
肩井
渊腋
辄筋
日月
京门见常用穴
当腋中线上的第四肋间
渊腋前1寸
期门直下,第七肋间
第十二肋端下 肩部,侧胸,胁肋部病症
带脉
五枢
维道 第十一肋直下,与脐相平处
髂前前方的侧腹部,平关元
髂前上棘前下方,五枢前下0.5寸妇科病证
居髎
环跳
风市
中渎
膝阳关
阳陵泉髂前上棘与大转子连线中点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风市下2寸
阳陵泉上3寸
见常用穴肝脏、胆道病症,胁肋病胆道病症下肢部外侧病症
阳交
外丘
光明外髁上7寸,腓骨前缘
外髁7寸,腓骨后缘
见常用穴
眼病
阳辅
悬钟光明下1寸
见常用穴落枕下肢部外侧病症
丘墟
足临泣
地五会
侠溪
足窍阴见常用穴
第四、五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第四、五跖骨之间,足临泣前0.5寸
见常用穴
第四趾外侧端,趾甲角后约0.1寸胆道病症,胁肋痛
胁肋痛,乳腺炎
耳聋,头痛足跗部病症
(十二)足厥阴肝经(共14穴,图10-46)
1.经脉循行: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大敦),经内踝前向上至内踝上八寸外处交出于足太阴经之后,上行沿股内侧,进入阴毛中,绕阴器,上达小腹,挟胃旁,属肝络胆,过膈,分布于胁肋,沿喉咙后面,向上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
“目系”支脉,下行颊里、环绕唇内。
肝部支脉:从肝分出,过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图10-47)
2.主要病候: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症。
3.主要概要;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4.常用腧穴:
大敦
[定位]指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图10-48)
[主治]疝气、遗尿、经闭、崩漏、阴挺、癫痫。
[操作]斜刺0.1-0.1寸或点刺出血。
行间
[定位]足背、第一、二趾间缝纹端。(图10-48)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胁痛、疝气、小便不利、崩漏、癫痫、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中风。
[操作]斜刺0.5-0.8寸。
太冲
[定位]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图10-48)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歪、胁痛、遗尿、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癫痫、呕逆、小儿惊风、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5-0.8寸。
[附注]参考资料:据报道,对施行胆囊切除术和胆总管探查术的急性胆道疾病患者,针刺足三里,阳陵泉或单刺太冲,都能使注射吗啡后胆道压力不仅停止上升,而且迅速下降。针刺太冲缓解胆道口(奥狄氏)括约肌痉挛的作用大于足三里、阳陵泉。
章门
[定位]第十一肋端。(图10-46)
[主治]腹胀、泄泻、胁痛、痞块。
[操作]直刺0.8-1寸。
期门
[定位]乳头下下,第六肋间隙。(图10-49)
[主治]胸肋胀痛、腹胀、呕吐、乳痈。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二、奇经八脉
(一)督脉(共28穴,图10-50)
1.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图10-51)
2.主要病候: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证。
3.主治概要: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
4.常用腧穴:
长强
[定位]尾骨尖下0.5寸,约当尾骨尖端与肛门的中点。(图10-50)
[主治]泄泻、便血、便秘、痔疮、脱肛、癫狂痫等。
[操作]紧靠尾骨前面斜刺0.8-1寸,直刺易伤直肠。
图10-46 足厥阴肝经穴位图
图10-47 足厥阴肝经循行示意图
图10-48 大敦、行间、太冲穴
图10-49 期门穴
图10-50 督脉穴位图
图10-51 督脉循行示意图
图10-52 大椎穴
表10-17 足厥阴肝经穴位表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大敦
行间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腹股沟疝,睾丸炎
头痛,眩晕,小儿惊风,眼科病症
太冲见常用穴
中封内踝前面、当胫骨肌健与长伸肌健之间
蠡沟
中都内髁上5寸
内踝尖上7寸月经不调,盆腔炎
月经不调生殖,泌尿系统病症
膝关
曲泉胫骨内髁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
屈膝,膝关节内侧横纹上方痛经
阴包
五里
阴廉
急脉股骨内上髁上4寸,当股薄肌与缝匠肌之间
气冲下3寸,当长收肌外侧
气冲下2寸
耻骨结节外下方
章门
期门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黄疸,胁痛、脾肿大
黄疸,胁痛
命门
[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图10-50)
[主治]阳痿、遗精、带下、月经不调、泄泻、腰脊强痛等。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大椎
[定位]第七颈椎棘突下。(图10-52)
[主治]热病、疟疾、喘咳、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风疹。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哑门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图10-50)
[主治]暴暗、舌强不语、癫狂痫、头痛、项强。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不可深刺或向上斜刺,以免伤及延髓。
风府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图10-50)
[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癫狂、中风。
[操作]直刺或向下刺0.5-1寸,不可深刺或向上斜刺,以免伤及延髓。
百会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图10-50)
简便取法:耳尖直上,头项正中。
[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癫狂、脱肛、阴挺、不寐。
[操作]平刺0.5-0.8寸。
水沟(人中)
[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界处。(图10-50)
[主治]癫狂病、小儿惊风、昏迷、口眼歪斜、腰脊强痛。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
(二)任脉(共24穴,图10-53)
1.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阴毛部,沿腹内向上经前正中线到达咽喉部,再向上环绕口唇,经面部入目眶下。(图10-54)
2.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
3.主治概要: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神志病。
4.常用腧穴:
表10-18 督脉穴位表(28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长强见常用穴脱肛,痔
腰俞骶管裂孔中癫痫
腰阳关第四腰椎棘突下
命门见常用穴遗精,阳痿,月经不调
悬枢第一腰椎棘突下
脊中第十一胸椎棘突下 背部病症
中枢第九胸椎棘突下
筋缩第九胸椎棘突下
至阳第七胸椎棘突下黄疸,疟疾
灵如第六胸椎棘突下
神道第五胸椎棘突下
身柱第三胸椎棘突下咳嗽
陶道第二胸椎棘突下发热、疟疾
大椎见常用穴发热,疟疾、有强壮作用
哑门见常用穴聋,哑,精神病颈部,上肢部病症
风府见常用穴精神病
脑户枕骨粗隆上缘 头部病症
强间脑户上1.5寸
后顶强间上1.5寸
百会见常用穴昏厥,子宫脱垂
前顶百会前1.5寸
囟会前顶前1.5寸
上星入前发际1寸鼻胸病症
神庭前发际正中
素髎鼻头尖端休克,呼吸衰竭鼻,唇病症
水沟见常用穴休克,昏迷、急性腰扭伤
兑端人中沟的尖端 口唇部病症
龈交上唇系带的下端
图10-53 任脉穴位图
图10-54 任脉循行示意图
中极
[定位]脐下4寸。(图10-53)
[主治]遗尿、尿频、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孕、虚芳赢瘦。
[操作]直刺1-2寸。
[附注]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关元
[定位]脐下3寸。(图10-53)
[主治]遗尿、尿频、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孕、虚劳赢瘦。
[操作]直刺1-2寸。
[附注]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气海
[定位]脐下1.5寸。(图10-53)
[主治]腹痛、泄泻、便秘、遗尿、疝气、遗精、月经不调、经闭、虚脱。
[操作]直刺1-2寸。
[附注]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神阙
[定位]脐的中间。
[主治]腹痛肠鸣,腹胀水肿,久痢脱肛,溺水及中风等各种脱证。
[操作]禁针。多取隔盐大艾柱灸5-1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附注]《针灸甲乙经》谓不可刺。
下脘
[定位]脐上2寸。(图10-53)
[主治]腹痛、腹胀、泄泻、呕吐、食谷不化、痞块。
[操作]直刺1-2寸。
中脘
[定位]脐上4寸。(图10-53)
[主治]胃痛、呕吐、吞酸、泄泻、黄疸、癫狂。
[操作]直刺1-1.5寸。
[附注]参考资料:据实验观察,针刺中脘穴可使健康人的胃蠕动增强。表现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空肠粘膜皱襞增深,增密,空肠动力增强,上段尤为明显。
上脘
[定位]脐上5寸。(图10-53)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癫痫。
[操作]直刺1-1.5寸。
天突
[定位]胸骨上窝中央。(图10-53)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大,暴暗、瘿气,梅核气、喳膈。
[操作]先直刺0.2寸,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紧靠胸骨后方刺入1-1.5寸。
[附注]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肺和有关动、静脉。
廉臭
[定位]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图10-53)
[主治]舌下肿痛、舌缓流涎、舌强不语、暴喑、吞咽困难。
[操作]向舌根斜刺0.5-0.8寸。
承浆
[定位]颏唇沟的中点。
[主治]口歪、齿龈肿痛、流涎、暴暗、癫狂。
表10-19 任脉穴位表(24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会阴男性在阴囊根部与肛门中间,女性在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中间窒息,呼吸衰竭生殖,泌水系统病症
曲度耻骨联合上方
中极见常用穴
关元见常用穴虚脱症(有强壮作用)
石门脐下2寸
气海见常用穴虚脱症(有强壮作用)
阴交脐下1寸
神阙见常用穴虚脱症肠、胃病症
水分脐上1寸浮肿,腹水
下脘见常用穴
建里脐上3寸
中脘见常用穴
上脘见常用穴
巨阙脐上6寸精神病
鸠尾脐上7寸精神病
中庭平第五肋间的胸骨中线上 胸、病症
膻中见常用穴心绞痛
玉堂平第三肋间的胸骨中线上
紫堂平第二肋间的胸骨中线上
华盖平第一胁间的胸骨中线上
璇肌胸骨正中线,平第一肋上缘
天突见常用穴
廉泉见常用穴哑、失语,吞咽困难
承浆见常用穴面瘫,三叉神经痛
(三)冲脉
1.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之内,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口唇。(图10-55)
2.主要病候:腹部气逆而拘急。
3.交会腧穴:会阴、阴交(任脉)、气冲(足阳明经)、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盲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足少阴经)。
(四)带脉
1.经脉循行:起于季肋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穴、横行绕身一周。(图10-56)
2.主要病候:腹满,腰部觉冷如坐水中。
3.交会腧穴:带脉、五枢、维道(足少阴经)。
(五)阴维脉
1.经脉循行: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合于面部。(图10-57)
2.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3.交会腧穴:筑宾(足少阴经)、府舍、大横、腹衰(足太阴经)、期门(足厥阴经)、天突、廉泉(任脉)。
(六)阳维脉(图10-57)
1.经脉循行: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2.主要病候:恶寒发热,腰痛。
3.交会腧穴:金门(足太阳经)、阳交(足少阳经)、俞臑(手太阳经)、天髎(手少阳经),肩井(足少阳经)、头维(足阳明经)、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足少阳经)、风府、哑门(督脉)。
图10-55 冲脉
图10-56 带脉
图10-57
图10-58
(七)阴跷脉
1.经脉循行:起于足舟骨后方,上行的内踝上,直上沿大腿内侧,经阴部,上行沿胸部内侧,进入锁骨上窝,进颧部到目内眦,与足太阴经和阳跷脉相会合(图10-58)。
2.主要病候:多眠、癃闭。
3.交会腧穴;照海、交信(足少阴经)、晴明(足太阳经)。
(八)阳跷脉
1.经脉循行;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和肋后上肩,过颈上挟口角,入目内眦,与阴跷脉相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图10-58)。
2.主要病候:目痛从内眦始,不眠。
3.交会腧穴:申脉、仆参、跗阳(足太阳经)、居髎(足少阳经)、臑俞(手太阳经)、肩髃、巨骨(手阳明经)、天髎(手少阳经)、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经)、晴明(足太阳经)。
三、奇穴
四神聪
[定位]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
[操作]平刺0.5-0.8寸。
印堂
[定位]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图10-59)
[主治]头痛、眩晕、鼻衄、鼻渊、小儿惊风、失眠。
[操作]平刺0.3-0.8寸。
鱼腰
[定位]眉毛的中心。(图10-59)
图10-59 印堂、鱼腰穴
图10-60 太阳穴
[主治]眉棱骨痛、眼睑、动、眼睑下垂、目赤肿痛、目翳。
[操作]平刺0.3-0.5寸。
太阳
[定位]眉梢与目外眦之间的向后约1寸过凹陷中。(图10-60)
[主治]头痛、目疾。
[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金津、玉液。
金津、玉液
[定位]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主治]口疮、舌肿、呕吐、消渴。
[操作]点刺出血。
定喘
[定位]大椎穴旁开0.5寸(图10-61)
[主治]咳嗽、气喘。
[操作]直刺0.5-0.8寸。
图10-61 奇穴(3)
夹脊
[定位]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
[主治]见下表。
[操作]斜刺0.5-1寸。
腰眼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4寸凹陷中。
[主治]腰痛、月经不调、带下。
[操作]直刺1-1.5寸。
十宣
[定位]手十指尖端,距指甲0.1寸。(图10-62)
[主治]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
[操作]浅刺0.1-0.2寸。
四缝
[定位]第二、三、四、五掌指面,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图10-62)
[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操作]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白色透明液体。
[附注]参考资料:据报道,营养不良小儿合佝偻病者,针四缝后血清钙、磷均上升,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结果钙、磷活性增加,大大有助于患儿的骨骼发育与成长;针刺蛔虫病患儿四缝穴,可使肠中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含量(消化强度)增加。
图10-62 十宣、四缝穴
中魁
[定位]手背,中指近端指关节中点。
[主治]呕吐,食欲不振,呃递。
[操作]艾柱灸5-7壮,针刺0.2-0.3寸。
鹤顶
[定位]髌骨上缘正中凹陷中。
[主治]膝痛、足胫无力、瘫痪。
[操作]直刺1-1.5寸。
阑尾穴
[定位]足三里穴下约2寸处。(图10-63)
[主治]急慢性阑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瘫痪。
[操作]直刺1.5-2寸。
胆囊穴
[定位]阳陵泉穴下1-2寸处。
[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2寸。
图10-63 阑尾穴
(一)手太阴肺经(共11穴,图10-4)
1.经脉循环: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胃口过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沿上臂内侧下行,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经肘窝入寸口,沿鱼际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手腕后方支脉,从列缺处分出,走向食指内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图10-5)
2.脏腑经脉病候:咳嗽气喘气短、咳血咽痛,外感伤风,循环部位痛麻或活动受限等。
3.主治概要:主治外感、头痛、项强、咳痰喘等证。
4.常用腧穴:
图10-4 手太阴肺经穴位图
图10-5 手太阴肺经循行图
尺泽
[定位]肘横纹中,肘二头肌腱桡侧(图10-6)。
[主治]咳嗽、咳血、气喘、咽喉肿痛、小儿惊风、乳痛、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8-1.2寸。
孔最
[定位]在尺泽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见图10-6)。
[主治]咳喘、咳血、咽痛、痔疮、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列缺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图10-7)。
[主治]头痛项强、咳喘、咽痛、手腕无力、齿痛、口眼歪斜。
[操作]向上斜刺0.3-0.5。
太渊
[定位]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图10-6)。
[主治]咳喘、咳血、咽痛、腕臂痛。
[操作]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少商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图10-8)。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昏迷、癫狂。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图10-6 尺泽、孔最、太渊穴
图10-7 列缺穴
图10-8 少商穴
表10-6 手太阴肺经穴位表(11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中府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
云门锁骨外端下方凹陷中,距任脉六寸
天府肱二头肌桡侧,尺泽上6寸
侠白肱二头肌桡侧,尺侧上5寸
尺泽见常用穴咳嗽、哮喘
孔最见常用穴咯血、胸痛、咳嗽、哮喘肺,胸部病症
列缺见常用穴头痛
经渠太渊上1寸,桡动脉的桡侧
太渊见常用穴
鱼际第一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内际发热
少商常见穴咽喉肿痛,呼吸衰弱
(二)手阳明大肠经(共20穴,图10-9)。
1.经脉循行:起于食指末端(商阳),沿食指内(桡)侧向上,通过一、二掌骨之间(合谷)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健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沿前臂前方,并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肩髃),沿肩峰前缘向上出于颈椎(大椎),再向下入缺盆(锁骨上窝)部,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鼻孔两侧(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图10-10)。
2.主要病候:腹痛、肠鸣、泄泻、便秘、咽喉肿痛、齿痛。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麻木等。
3.主治概要: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常用腧穴:
商阳
[定位]食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图10-11)。
[主治]耳聋、齿痛、咽喉肿痛、热病、昏迷、青盲、手指麻木。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三间
[定位]握拳。当第二掌骨小头桡侧后凹陷中。(图10-11)
[主治]目痛、齿痛、咽喉肿痛、腹满、肠鸣等。
[操作]直刺0.5-0.8寸。
合谷
[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简便取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尖下即为核穴。(图10-12、13)。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牙痛、鼻衄、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热病无汗、多汗、腹痛经闭滞产等。
[操作]直刺0.5-1寸。
曲池
[定位]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图10-14)。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疠、瘾疹、热病、上肢下遂。
[操作]直刺1-1.5寸。
臂臑
[定位]在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七寸处,当三角肌下端。(图10-15)
[主治]肩臂痛、项颈拘挛、瘰疣、目疾。
[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肩髃
[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上臂外展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中是本穴。(图10-15)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瘰疠、瘾疹。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扶突
[定位]喉结旁开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之间(图10-9)。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暗、瘰疠、瘿气。
[操作]直刺0.5-0.8寸。
迎香
[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图10-16)
[主治]鼻塞、鼽衄、口歪。
[操作]斜刺或平刺0.3-0.5寸。
(三)足阳明胃经(共45穴,图10-17)
1.经脉循行: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处,再向后沿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上关,沿发际,到达前额(前庭)。
图10-9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图
图10-10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
图10-11 商阳、三间穴
图10-12 合谷穴
图10-13 合谷穴
图10-14 曲池穴
图10-15 肩髃、臂臑穴
图10-16 迎香穴
表10-7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表(20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商阳见常用穴咽喉肿痛
二间第二掌关节前的桡侧凹陷中
三间见常用穴
合谷见常用穴头痛,眼,鼻咽喉,口齿病症
阳溪
偏历
温溜
下廉
上廉腕关节桡侧凹陷中
阳溪穴上3寸
阳溪上5寸
曲池下4寸
曲池下3寸 头面,五官及上肢部病症
手三里曲池下2寸腰痛
曲池见常用穴发热、高血压,荨麻疹
肘髎
手五里
臂臑
肩髃
巨骨曲池外上方1寸
曲池上3寸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锁骨与肩胛岗之间凹陷部眼病肩臂部病症
天鼎
扶突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当扶突下1寸许
见常用穴咽喉肿痛,甲状腺肿颈部病症
禾髎
迎香水沟旁0.5寸当鼻孔外缘直下
见常用穴鼻塞,鼻出血鼻腔病症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过膈,属于胃,联络脾脏。
缺盘部直行的脉:经乳头,向下挟剂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
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到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厉兑);
胫部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
足跗部支脉:从跗上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图10-18)。
2.主要病候: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
3.主治概要: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常用腧穴:
图10-17 足阳明胃经穴位图
图10-18 足阳明胃经循行图
四白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图10-19)
[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润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不可深刺)。
地仓
[定位]口角旁0.4寸。(图10-19)
[主治]口歪、流涎、眼睑润动。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大迎
[定位]下颌角前1.3寸凹陷中,咬肌附着部前缘,闭口鼓气时即出现一沟形凹陷,即于凹陷下端取之(图10-20)。
[主治]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操作]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
图10-19 四白、地仓穴
图10-20 大迎、颊车、下关、头维穴
颊车
[定位]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图10-20)
[主治]口歪、齿痛、颊肿、口噤不语。
[操作]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寸。
下关
[定位]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图10-20)。
[主治]耳聋、耳鸣、聤耳、齿痛、口噤、口眼歪斜。
[操作]直刺0.5-1寸。
头维
[定位]额角发际直上1.5寸(图10-20)
[主治]头痛、目眩、口痛、流泪,眼睑闪动。
[操作]平刺0.5~1寸。
屋翳
[定位]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图10-17)
[主治]咳、喘、胸肋胀痛,乳房病。
[操作]斜或平刺0.5-0.8寸。
天枢
[定位]脐旁2寸(图10-21)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泻泄、痢疾、月经不调,症瘕。
[操作]直刺1-1.5寸。
伏兔
[定位]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图10-17)
[主治]腰痛膝冷、下肢麻痹、疝气、脚气。
[操作]直刺1-2寸。
犊鼻
[定位]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图10-22)
[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
[操作]向后内斜刺0.5-1寸。
图10-21 天枢穴
图10-22 犊鼻穴
足三里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图10-23)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泄泻痢疾、便秘、乳痈、水肿、癫狂、下肢痿痹、虚劳羸瘦。
[操作]直刺1-2寸。
图10-23 足三里穴
[附注]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参考资料:据报道,刺激健康人和胃病患者的足三里,观察发现胃弛缓时针刺使之收缩加强,胃紧张时变为弛缓,并可解除幽门痉挛;针刺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患儿的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可使原来低下的胃游离酸,总酸度和胃脂肪酶活性迅速升高;针刺人及家兔足三里,发现裂解素都能增加,人增加17.85单位,兔增加62.1单位;针刺家兔足三里、大椎可使其调理素明显增加,从而促进白细胞吞噬指数上升,增强其免疫能力。
上巨虚
[定位]足三里穴下3寸。(图10-17)
[主治]肠鸣、腹泻、腹痛、便秘、肠痈、下肢痿痹、脚气。
[操作]直刺1-2寸。
下巨虚
[定位]上巨虚穴下3寸(图10-17)
[主治]小腹痛、泄泻、痢疾、乳痈、下肢痿痹、腰脊痛引睾丸。
[操作]直刺1-1.5寸。
丰隆
[定位]外踝高点上8寸,条口穴(上巨虚下2寸)外1寸。(图10-17)
[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水肿、癫狂病、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1.5寸。
解溪
[定位]足背踝关节横纹的中央,母长伸肌健与趾长伸肌健之间(图10-17)。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5-1寸。
内庭
[定位]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图10-17)。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口歪、鼻衄、胃痛吐酸、腹胀、泄泻、便秘、热病、足背肿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厉兑
[定位]第二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图10-17)。
[主治]鼽衄、齿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多梦、癫狂。
[操作]浅刺0.1寸。
穴名定位主治提高
承泣目直视,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眼病头面部病症
四白见常用穴面瘫,三叉神经痛
巨髎四白直下方,鼻孔旁8分面瘫,三叉神经痛
地仓见常用穴面瘫
大迎见常用穴三叉神经痛
颊车见常用穴牙痛
下关见常用穴牙痛,下颌关节炎,耳聋
头维见常用穴头痛
人迎喉结旁开1.5寸,颈总动脉后方
胸锁乳突肌前缘高血压,甲状腺肿颈部,胸肺部病症
水突在人迎与气舍之间,当胸锁乳突肌前缘
气舍人迎穴直下锁骨上缘
缺盆锁骨上窝中点
气户在乳中线上,第一肋骨上缘
库房
在乳中线上第一肋间隙
屋翳见常用穴
膺窗在乳中线上第三肋间隙
乳中乳头正中不针灸
乳根在乳中线上第五、六肋间隙乳腺炎,乳汁分泌过少
不容脐上6寸,任脉旁2寸
胃病肠道病
胃,肠道病症
承满脐上5寸,任脉旁2寸
梁门脐上4寸,旁开2寸
胃病肠道病
关门脐上3寸,任脉旁2寸
胃病肠道病
太乙脐 上2寸,任脉旁2寸
滑肉门脐上1寸,任脉旁2寸
天枢见常用穴胃病肠道病
外陵天枢下1寸胃病肠道病
大巨天枢下2寸 生殖、泌尿系统病症
水道关元旁2寸
归来
中极旁2寸
生殖、泌尿系统病症
气冲在腹股沟部,当天枢垂直线与耻骨联合
上缘水平线交点
髀关髂前上棘直下,缝匠肌外侧,平肝阴处胃痛
大腿及膝关节病症
伏兔髌骨外上缘6寸
阴市髌骨外上缘上3寸
梁丘髌骨外上缘上2寸胃痛
犊鼻见常用穴
足三里见常用穴胃肠道病症胃,肠道病症及下肢前面病症
上巨虚见常用穴肠道病症
条口上巨虚下2寸肩关节周围炎
下巨虚见常用穴
丰隆见常用穴痰多、眩晕、精神病
解溪见常用穴头痛踝关节及足背部病症
冲阳解溪下约2横指
陷谷第二、三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内庭见常用穴牙痛,三叉神经痛,发热
历兑见常用穴失明,癔病
(四)足太阴脾经(共21穴,图10-24)
1.经脉循环: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第一跖趾关节向上行至内踝前,上行腿肚,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过膈上行,挟咽旁系舌根,散舌下。(图10-25)
胃部支脉:过膈流注于心中,与心经相接。
2.主要病候: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
3.主要概要: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常用腧穴:
隐白
[定位]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1寸(图10-24)
[主治]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
[操作]浅刺0.1寸。
太白
[定位]第一趾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图10-24)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瘘、脚气、体重节痛。
[操作]直刺0.5-0.8寸。
图10-24 足太阴脾经穴位图
图10-25 足太阴脾经循行图
图10-26 三阴交穴
图10-27 阴陵泉穴
图10-28 血海穴
三阴交
[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图10-26)
[主治]腹胀肠鸣、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操作]直刺1-1.5寸。
[附注]孕妇禁针。
阴陵泉
[定位]胫骨内侧踝下缘凹陷中。(图10-27)
[主治]腹胀、泻泄、水肿、黄疽、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操作]直刺1-2寸。
血海
[定位]髌骨内上缘上2寸(图10-28)
简便取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膑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0角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同。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经闭、瘾疹、湿疹、丹毒。
[操作]直刺1-1.5寸。
表10-9 足太阴脾经穴位表(21穴)
穴名定位主要提要
隐白
大都
太白
公孙
商丘见常用穴
趾内侧,第一趾骨小头后下方
见常用穴
第一跖骨底前缘赤白肉际
内踝前下方凹陷处月经过多、癔病
腹痛,腹泻胃肠病症
三阴交
漏谷
地机见常用穴
内踝上6寸
阴陵泉下3寸月经不调,痛经
遗精,阳痿生殖、泌尿系统病症
阴陵泉
血海
箕门
冲门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血海上6寸,缝匠肌内侧
曲骨旁3.5寸,股动脉外侧尿潴留,尿路感染
月经不调,荨麻疹尿潴留,遗尿
府舍
腹结
大横
腹哀冲门上0.7寸
大横下1.3寸
脐旁4寸
大横上3寸 肠道病症
食窦
天溪
胸乡
周荣
大包任脉旁6寸的第五肋间
任脉旁6寸的第四肋间
任脉旁6寸的第三肋间
任脉旁6寸的第二肋间
腋中线上,第六肋间隙中全身疼痛,四肢无力侧胸部病症
(五)手少阴心经(共9穴,图10-29)
1.经脉循行: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部位),过膈,联络小肠。
“心系”向上支脉:挟咽喉上行,连系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
“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和手厥阴经的后面,至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交于手太阳小肠经。(图10-30)
2.主要病候: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
3.主治概要:主治心、胸、神经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常用腧穴:
图10-29 手少阴心经穴位图
图10-30 手少阴心经脉循行示意图
少海
[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内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图10-29)
[主治]心痛、头项痛、腋胁痛、瘰疠、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阴郄
[定位]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图10-29)
[主治]心痛、惊悸、骨蒸盗汗、吐血、衄血、暴喑。
[操作]直刺0.3-0.5寸。
神门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图10-29)
[主治]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癫狂痫、胸胁痛。
[操作]直刺0.3-0.5寸。
[参考资料]据报道,给犬注射垂体素造成垂体性高血压,针刺神门穴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针刺癫痫病人的神门、阴郄等穴,可使部分大发作的患者的脑电图趋向规则或使病理性脑电流电位降低。
少冲
[定位]小指桡侧端指甲角旁约0.1寸。(图10-29)
[主治]心悸、心痛、癫狂、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表10-10 手少阴心经穴位表(9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极泉青灵腋窝正中
少海上3寸 上臂部掌侧病症
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见常用穴
神门上1.5寸
神门上1寸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劳宫的尺侧,当第四、五掌骨间
见常用穴前臂震颤
失语
癔病,失语
心绞痛,盗汗
失眠,精神病,癫痫
心绞痛
昏迷,精神病心脏病,神志病
前臂部掌侧病症
(六)手太阳小肠经(共19穴,图10-31)
1.经脉循行:起于手小指外侧端(少泽),沿手背外侧至腕部直上沿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于大椎(督脉)向下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食管过膈达胃,属于小肠。
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交于足太阳膀胱经。(图10-31)
2.主要病候: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肩臂外侧后缘痛等。
3.主治概要:主治头、项、耳、目、喉咽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4.常用腧穴:
图10-31 手太阳小肠经脉循行及穴位示意图
少泽
[定位]小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图10-31)
[主治]头痛、目翳、咽喉肿痛、乳痛、缺乳、昏迷、热病。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后溪
[定位]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赤白肉际。(图10-31)
[主治]头项强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腰背痛,癫痫狂、疾、手指及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0.8寸。
养老
[定位]以掌向胸,当尺骨茎突桡侧缘凹陷中。(图10-31)
[主治]目视不明,肩、背、肘,臂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小海
[定位]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中。(图10-31)
[主治]肘臂挛痛,癫痫。
[操作]直刺0.3-0.5寸。
臑俞
[定位]腋后皱襞直上,肩胛骨下缘凹陷中。(图10-31)
[主治]肩臂疼痛,瘰疠。
天宗
[定位]肩胛骨岗下窝的中央。
[主治]肩胛痛,气喘、乳房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
听宫
[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图10-31)。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癫狂痫。
[操作]张口、直刺0.5-1寸。
表10-11 手太阳小肠经穴位表(19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少泽
前谷
后溪
腕骨
阳谷
养老
支正
小海见常用穴
第五指掌关节前尺侧凹陷中
见常用穴
手掌尺侧,第五掌骨基底与三角间的凹陷中
腕关节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
见常用穴
阳保穴与小海穴的边线上,阳谷穴上5寸
见常用穴乳汁分泌过少
耳聋、疟疾
黄疸
视力减退头项、肩背部及上肢尺侧病症
肩贞
臑俞
天宗
秉风
曲垣
肩外俞
肩中俞腋后纹端上1寸处
肩贞直上,肩胛岗下缘外侧凹陷中
见常用穴
肩胛岗上窝的中点
肩胛骨冈上窝内侧凹陷中
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大椎旁开2寸 肩背部病症
天窗
天容胸锁乳突肌后缘,在肤突的后方
下颌角后方,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中咽喉肿痛颈项,咽喉部病症
颧髎
听宫眼外角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
见常见穴顶瘫,三叉神经痛耳聋,耳鸣
(七)足太阴膀胱经(共67穴,图10-32)
1.经脉循行:起于目内眦,上额交会于巅顶(百会)。
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
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肩胛部内侧,挟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腰部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窝内;
后项部支脉:通过肩胛骨内缘直下,经过臀部下行,沿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疟窝中。从此向下,出于外踝后, 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与足少阴经相接。(图10-33)
2.主要病候: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见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项、背、臀部及下肢循行部位痛麻等。
3.主治概要: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症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
4.常用腧穴:
图10-32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
图10-33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示意图
睛明
[定位]目内眦旁0.1寸。(图10-34)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清,目率,近视,夜盲、色盲。
[操作]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右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8-1寸。不捻转,不提插,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本穴禁灸)
攒竹
[定位]眉头凹陷中(图10-32)
[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动,眼睑下垂。
[操作]平刺0.5-0.8寸。禁灸。
天柱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图10-32)
[主治]头痛、颈强、鼻塞、癫狂痫、肩背痛、热病。
[操作]直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风门
[定位]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0-32、35)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操作]斜刺0.5-0.8寸。
肺俞
[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0-32,35)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操作]斜刺0.5-0.8寸。
心俞
[定位]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0-32、35)
[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
[操作]斜刺0.5-0.8寸。
肝俞
[定位]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0-32、35)
[主治]黄疽、肋痛、吐血、目赤、目眩、雀目、乳腺病、癫狂病、脊背痛。
[操作]斜刺0.5-0.8寸。
脾俞
[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0-32、35)
[主治]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
[操作]斜刺0.5-0.8寸。
肾俞
[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0-32、35)
[主治]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操作]直刺0.5-1寸。
[附注]实验观察针刺对正常人水负荷后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发现在多数情况下,针刺肾俞或京门穴时可抑制肾脏的泌尿功能。
图10-35 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穴
次髎
[定位]第二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督脉的中点。(图10-32)
[主治]疝气、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精、腰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1.5寸。
承扶
[定位]臀横纹中央。(图10-32)
[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疮。
[操作]直刺1-2寸。
殷门
[定位]承扶与委中连接上,承扶下6寸。(图10-32)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2寸。
委中
[定位]腘横纹中央。(图10-32)
[主治]腰痛、背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操作]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
志室
[定位]第二腰推棘突下,旁开3寸。(图10-32)
[主治]遗 精、阳痿、小便不利、水肿、腰脊强痛。
[操作]斜刺0.5-0.8寸。
承山
[定位]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图10-32)
[主治]痔疾、便秘、腰腿拘急挛痛等。
[操作]直刺1-2寸。
昆仑
[定位]外踝高点与跟健的凹陷中。(图10-32)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痫、难产、腰骶疼痛、脚跟肿痛。
[操作]直刺0.5-0.8寸。
[附注]《针灸大成》:“妊妇刺之落胎”。
申脉
[定位]外踝下缘凹陷中(图10-32)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麻痛,目赤痛,失眠。
[操作]直刺0.3-0.5寸。
至阴
[定位]足小趾外侧甲角旁约0.1寸。
[主治]头痛、目痛、鼻塞、鼻衄、胎位不下、难产。
[操作]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表10-12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表(67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睛明见常用穴 眼科病症
攒竹见常用穴头痛
眉冲
曲差
五处
承光
通天
络却
玉枕
天柱
大杼
风门前发标上0.5寸,当神庭与曲差之间
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
前发际上1寸,曲差的上方
五处后1.5寸
承光后1.5寸
通天后1.5寸
枕骨粗隆上缘外侧,下对天柱
见常用穴
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见常用穴咳嗽,哮喘,鼻塞等病症
心脏病症
精神病,心脏病症
慢性出血性病症
肝病,眼科病症
胆道病症,肋痛
消化不良,胃病,慢性出血性病症
胃病,消化不良
肾病,耳聋,耳鸣头项部病症
肺俞见常用穴
厥阴俞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半
心俞见常用穴
督俞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见常用穴背腰部病症:其中一些“背俞”穴,主治各有关脏腑以及与这些功能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
胆俞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见常用穴
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三焦俞肾俞每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见常用穴
气海俞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腹泻,痢疾,腰痛
遗尿,尿潴留
关元俞小肠俞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膀胱俞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膂俞白环俞上髎
次髎
中髎
下髎第三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第一骶后孔中
见常用穴
第三骶后孔中
第四骶后孔中 生殖,泌尿系统及腰骶部、下肢后面病症
会阴
承扶
殷门
浮郄
委阳
委中尾骨尖旁0.5寸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窝外侧,委阳上1寸
委中外侧,股二头肌健内缘
见常用穴 腰骶部及下肢后面病症
附分
魄户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慢性咳嗽,哮喘及全身虚弱病症心、肺及背腰部病症
膏盲俞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神堂
意喜
膈关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第六胸椎棘突间下旁开3寸
第七胸椎棘间下旁开3寸 心、肺及背部病症
魂门
阳纲
意舍
胃仓
盲门
志室
胞盲
秩边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第十胸椎棘突间下旁开3寸
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见常用穴
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
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 脾、胃、肝、胆及背腰部病症生殖,泌尿系统及腰骶部病变
合阳
承筋
承山委中下2寸
合阳与承山之间
见常用穴
腓肠肌痉挛,便秘,肛门病症
飞扬昆仑穴直上7寸见常用穴 腰背部及下肢后面病症
跗阳昆仑直上3寸头痛
昆仑见常用穴头痛
仆参昆仑下方,当跟骨凹陷中
申脉见常用穴头痛,癫痫,精神病
金门申脉前下方癫痫,精神病
京骨
束骨
通谷第五跖骨粗隆后下方
第五跖骨小头后下方
第五趾跖关节前下方凹陷处
至阴见常用穴胎位不正,滞产,头痛
(八)足少阴肾经(共27穴,图10-36)
1.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向上行于腿肚内侧,经股内后缘,通过脊住(长强)属于肾脏,联络膀胱。
肾脏部直行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部。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络心,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络心,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图10-37)
2.主要病候: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便秘结、泄泻、腰痛、脊股内后侧痛,痿弱无力,足心热等证。
3.主治概要: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常用腧穴
涌泉
[定位]足底中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图10-36)
[主治]头痛、头昏、失眠、目眩、失音、便秘、小便不利、小儿惊风、癫狂、昏厥。
[操作]直刺0.5-1寸。
太溪
[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图10-38)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便秘、消渴、咳血、气喘、失眠、腰痛、耳鸣、耳聋及足跟痛。
[操作]直刺0.5-1寸。
图10-36 足少阴肾经穴位
图10-37 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示意图
图10-38 太溪、照海穴
照海
[定位]内踝下缘凹陷中。(图10-38)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尿频、癃闭、便秘、咽干、癫痫、失眠。
[操作]直刺0.3-0.5寸
[附注]参考资料:据报道针刺健康人照海穴,有明显促进泌尿作用。
复溜
[定位]太溪穴上2寸。(图10-36)
[主治]水肿、腹胀、泄泻、盗汗、热病汗不起,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5-1寸。
阴谷
[定位]屈膝、腘窝内侧,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图10-36)
[主治]阳痿、疝气、崩漏、尿少、膝酸痛。
[操作]直刺1-1.5寸。
表10-13 足少阴肾经穴位表(27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涌泉见常用穴昏迷,休克,窒息,小儿惊见,头顶痛
然谷太溪
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
见常用穴
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假凹陷处
太溪下1寸
见常用穴
复溜前方,胫骨内侧缘的后方
太溪上5寸许
见常用穴
脐下5寸,旁开0.5寸
脐下4寸,旁开0.5寸
脐下3寸,旁开0.5寸
脐下2寸,旁开0.5寸
脐下1寸,旁开0.5寸小儿惊风,糖尿病、
眩晕,耳鸣,牙痛
慢性喉咽痛
慢性咽喉痛,失语,吞咽困难生殖、泌尿系统病症
育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脐旁0.5寸
脐下2寸旁开0.5寸
脐下3寸旁开0.5寸
脐下4寸旁开0.5寸
脐下5寸旁开0.5寸
脐下6寸旁开0.5寸 肠、胃病症
步廓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第五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胸、肺病症
(九)手厥阴心包经(共9穴,图10-39)
1.经脉循行: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通膈,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胸部支脉:沿胸中,出于胁肋至腋下(天地),上行至腋窝中,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经之间,经肘窝下行于前臂中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到指端(中冲)。
掌中支脉:从劳宫分出,沿无名指到指端(关冲),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图10-40)
2.主治病候:心痛、胸闷、心惊、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痛、掌心发热等。
3.主要概要:主治心、胸、胃、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4.常用腧穴:
图10-39 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图
图10-40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示意图
风泽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图10-39)
[主治]心痛、心烦、胃痛、呕吐、泻泄、热病、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
间使
[定位]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图10-39)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疟疾、热病、癫狂痫。
[操作]直刺0.5-1寸。
内关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图10-39)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癫痫、热病、上肢痹痛、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痛。
[操作]直刺0.5-1寸。
[附注]参考资料:据报道,电针刺激正常人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血清淀粉酶无明显改变,但针治急性胰腺炎患者时,其血清淀粉酶常可迅速下降。
劳宫
[定位]第二、三掌骨间、握掌、中指尖下是穴。(图10-39)
[主治]心痛、呕吐、癫狂痫、口疮、口臭。
[操作]直刺0.3-0.5寸。
中冲
[定位]中指尖端中央。(图10-39)
[主治]心痛、昏迷、舌强肿痛、热病、小儿夜啼、中暑、昏厥。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表10-14 手厥阴心包经穴位表(9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天池天泉第四肋间隙乳头外侧1寸
腋前线下2寸,当肱二头肌二头之间
曲泽郄门 见常用穴
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急性吐泻
心动过速,心绞痛
间使见常用穴疾心,血管病症
内关见常用穴呕吐休克
大陵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劳宫中冲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精神病
昏迷
(十)手少阳三焦经(共32穴,图10-4)
1.经脉循行: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上行于第四、五掌骨间,沿腕背、出于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经肘尖沿上臂外侧达肩部,交大椎,再向前入缺盆部,分布于胸中,络心包,过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脉:从胸向上出于缺盆部,上走项部,沿耳后直上至额角,再下行经面颊部至目眶下。
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到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图10-41)
2.主要病候: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聋、喉咽肿痛、目赤肿痛、颊肿、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痛等。
3.主治概要:主治侧头、耳、目、胸胁、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4.常用腧穴:
液门
[定位]握掌,第四、五指间,指掌关节前凹陷中。(图10-41)
[主治]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疟疾。
[操作]直刺0.3-0.5寸。
中渚
[定位]握掌,第四、五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液门穴后1寸。(图10-4)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热病、手指不能屈伸。
[操作]直刺0.3-0.5寸。
外关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桡尺骨之间。(图10-41)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瘰疠、胁肋痛、上肢痹痛。
[操作]直刺0.5-1寸。
天井
[定位]屈肘,尺骨鹰嘴上1寸许凹陷中。(图10-41)
[主治]偏头痛、耳聋、瘰疠、癫痫。
[操作]直刺0.5-1寸。
臑会
[定位]在尺骨鹰嘴与肩髃穴连线上,肩髎穴下3寸,当三角肌的后缘。(见图10-41)
[主治]瘿气、瘰疠、上肢痹痛。
[操作]直刺1-1.5寸。
肩髎
[定位]肩峰后上方,上臂外展,当肩髃穴后寸许的凹陷中。(图10-41)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
[操作]向肩关节直刺1-1.5寸。
翳风
[定位]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中。(图10-41)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齿痛、颊肿、瘰疠。
[操作]直刺0.8-1.2寸。
耳门
[定位]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凹陷中。(图10-41)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
[操作]张口,直刺0.5-1寸。
图10-41 手少阳三焦经经脉循行及穴位图
表10-22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表(23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关冲
液门
中渚第四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外眼、咽喉炎症
耳聋,耳鸣
阳池腕背第三、四掌骨间直上,腕横纹中凹陷处
外关
支沟见常用穴
外关上1寸发热,偏头痛,落枕
胁肋痛
会宗
三阳络
四渎
天井
清冷渊
消泺
臑会
肩髎
天髎
片牖支沟的尺侧,当尺骨之桡侧缘
阳池上4寸
肘尖下方5寸
见常用穴
天井上1寸
清冷渊与臑会之间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肩胛骨上角处,当肩井与曲垣之间
乳突后下部,胸锁乳突肌后缘 肩臂部病症
翳风
阗脉见常见穴
乳突之中央耳聋,耳鸣
耳聋,耳鸣
颅息
角孙
耳门
和髎当阗脉与角孙弧线的中点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平耳廓根上缘的前方,当颞浅动脉的后方
丝竹空眉梢处凹陷中 头痛,眼病
(十一)足少阳胆经(共44穴,图10-42)
1.经脉循行:起于目外眦(瞳子髎),向上到额角返回下行至耳后,沿颈部向后交会大椎穴再向前入缺盆部入胸过膈,联络肝脏,属胆,沿胁肋部,出于腹股沟,经外阴毛际,横行入髋关节(环跳)。
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眦处后向下经颊部会合前脉于缺盆部。下行腋部 侧胸部,经季肋和前脉会于髋关节后,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行于足阳明和足太阴经之间,经腓骨前直下到外踝前,进入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明);
足背部支脉:从足临泣处分出,沿第一、二跖骨之间,至大趾端(大敦)与足厥阴经相接。(见图10-43)
2.主要病候:口苦、目眩、疟疾、头痛、颌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腋下、胸胁、股及下肢外侧、足外侧痛等。
3主治概要: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4.常用腧穴:
听会
[定位]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呈凹陷处。(图10-42)
[主治]耳鸣耳聋、齿痛、口歪。
[操作]张口、直刺0.5-1寸。
阳白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图10-42)
[主治]头痛、目痛、视物模糊、眼睑动。
[操作]平刺0.3-0.5寸。
图10-42 足少阳胆经穴位图
图10-43 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示意图
风池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处。(图10-44)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衄、耳鸣、颈强项痛、感冒、癫痫、中风、热病、疾、瘿气。
[操作]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
[附注]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角度与深度。
图10-44 风池穴
图10-45 环跳穴
肩井
[定位]大椎穴(督脉)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图10-42)
[主治]头项强痛,上肢不遂,乳房病、难产、瘰疠。
[操作]直刺0.5-0.8寸。
[附注]内为肺尖,不可深刺;孕妇禁针。
环跳
[定位]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图10-45)
[主治]下肢痿痹、腰痛。
[操作]直刺2-3寸。
风市
[定位]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图10-42)
简便取法:患者以手贴于腿外,中指尖下是穴。
[主治]下肢痿痹、遍身瘙、脚气。
[操作]直刺1-2寸。
阳陵泉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图10-42)
[主治]胁痛、口苦、呕吐、下肢瘘痹、黄疸、脚气、小儿惊风。
[操作]直刺1-1.5寸。
[附注]参考资料:据报道,在X线观察下,发现针刺无胆囊疾患的健康人阳陵泉穴,可使大部分(75.7%)人的胆囊明显缩小,表明针刺能增加胆囊的运动和排空能力,此种作用在起针后10分钟更加明显。
光明
[定位]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图10-42)
[主治]目痛、夜盲、下肢痿痹、乳房痛。
[操作]直刺1-1.5寸。
绝骨(悬钟)
[定位]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图10-42)
[主治]项强、胸肋胀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1.5寸。
丘墟
[定位]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图10-42)
[主治]胸胁胀痛、下肢痿痹、疟疾。
[操作]直刺0.5-0.8寸。
侠溪
[定位]足背,第四、五趾间缝纹端。(图10-42)
[主治]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胸胁疼痛、热病、乳痛。
[操作]直刺0.3-0.5寸。
表10-16 足少阳胆经穴位表(44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瞳子髎
听会
上关
颌厌
悬颅目外眦旁0.5寸
见常用穴
下关上方,颧骨弓上缘凹陷处
鬓发上,当头维与悬颅之间
鬓发中,头维与典鬓之中点眼病
耳聋颞部病症
悬厘
曲鬓
率谷
天冲
浮白
头窍阴
完骨
本神
阳白
头临泣
目窗
正营
承灵
脑空
风池鬓发中,当悬颅与曲鬓之间
平耳尖前方的鬓发内,角孙前一横指
耳廓尖上方,入发际1.5寸
耳廓后上方,率谷后0.5寸
乳突后上方,当天冲与头窍阴之间
乳突后方,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乳突后下方凹陷处
前额外侧发际,当神庭与头维联系1/3处
见常用穴
前发际上0.5寸,当神经庭与头维之间
头监注后1寸
目窗后1寸
正营后1寸
外粗隆外侧,下对风池
见常用穴 颞部病症
肩井
渊腋
辄筋
日月
京门见常用穴
当腋中线上的第四肋间
渊腋前1寸
期门直下,第七肋间
第十二肋端下 肩部,侧胸,胁肋部病症
带脉
五枢
维道 第十一肋直下,与脐相平处
髂前前方的侧腹部,平关元
髂前上棘前下方,五枢前下0.5寸妇科病证
居髎
环跳
风市
中渎
膝阳关
阳陵泉髂前上棘与大转子连线中点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风市下2寸
阳陵泉上3寸
见常用穴肝脏、胆道病症,胁肋病胆道病症下肢部外侧病症
阳交
外丘
光明外髁上7寸,腓骨前缘
外髁7寸,腓骨后缘
见常用穴
眼病
阳辅
悬钟光明下1寸
见常用穴落枕下肢部外侧病症
丘墟
足临泣
地五会
侠溪
足窍阴见常用穴
第四、五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第四、五跖骨之间,足临泣前0.5寸
见常用穴
第四趾外侧端,趾甲角后约0.1寸胆道病症,胁肋痛
胁肋痛,乳腺炎
耳聋,头痛足跗部病症
(十二)足厥阴肝经(共14穴,图10-46)
1.经脉循行: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大敦),经内踝前向上至内踝上八寸外处交出于足太阴经之后,上行沿股内侧,进入阴毛中,绕阴器,上达小腹,挟胃旁,属肝络胆,过膈,分布于胁肋,沿喉咙后面,向上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
“目系”支脉,下行颊里、环绕唇内。
肝部支脉:从肝分出,过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图10-47)
2.主要病候: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症。
3.主要概要;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4.常用腧穴:
大敦
[定位]指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图10-48)
[主治]疝气、遗尿、经闭、崩漏、阴挺、癫痫。
[操作]斜刺0.1-0.1寸或点刺出血。
行间
[定位]足背、第一、二趾间缝纹端。(图10-48)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胁痛、疝气、小便不利、崩漏、癫痫、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中风。
[操作]斜刺0.5-0.8寸。
太冲
[定位]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图10-48)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歪、胁痛、遗尿、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癫痫、呕逆、小儿惊风、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5-0.8寸。
[附注]参考资料:据报道,对施行胆囊切除术和胆总管探查术的急性胆道疾病患者,针刺足三里,阳陵泉或单刺太冲,都能使注射吗啡后胆道压力不仅停止上升,而且迅速下降。针刺太冲缓解胆道口(奥狄氏)括约肌痉挛的作用大于足三里、阳陵泉。
章门
[定位]第十一肋端。(图10-46)
[主治]腹胀、泄泻、胁痛、痞块。
[操作]直刺0.8-1寸。
期门
[定位]乳头下下,第六肋间隙。(图10-49)
[主治]胸肋胀痛、腹胀、呕吐、乳痈。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二、奇经八脉
(一)督脉(共28穴,图10-50)
1.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图10-51)
2.主要病候: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证。
3.主治概要: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
4.常用腧穴:
长强
[定位]尾骨尖下0.5寸,约当尾骨尖端与肛门的中点。(图10-50)
[主治]泄泻、便血、便秘、痔疮、脱肛、癫狂痫等。
[操作]紧靠尾骨前面斜刺0.8-1寸,直刺易伤直肠。
图10-46 足厥阴肝经穴位图
图10-47 足厥阴肝经循行示意图
图10-48 大敦、行间、太冲穴
图10-49 期门穴
图10-50 督脉穴位图
图10-51 督脉循行示意图
图10-52 大椎穴
表10-17 足厥阴肝经穴位表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大敦
行间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腹股沟疝,睾丸炎
头痛,眩晕,小儿惊风,眼科病症
太冲见常用穴
中封内踝前面、当胫骨肌健与长伸肌健之间
蠡沟
中都内髁上5寸
内踝尖上7寸月经不调,盆腔炎
月经不调生殖,泌尿系统病症
膝关
曲泉胫骨内髁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
屈膝,膝关节内侧横纹上方痛经
阴包
五里
阴廉
急脉股骨内上髁上4寸,当股薄肌与缝匠肌之间
气冲下3寸,当长收肌外侧
气冲下2寸
耻骨结节外下方
章门
期门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黄疸,胁痛、脾肿大
黄疸,胁痛
命门
[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图10-50)
[主治]阳痿、遗精、带下、月经不调、泄泻、腰脊强痛等。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大椎
[定位]第七颈椎棘突下。(图10-52)
[主治]热病、疟疾、喘咳、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风疹。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哑门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图10-50)
[主治]暴暗、舌强不语、癫狂痫、头痛、项强。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不可深刺或向上斜刺,以免伤及延髓。
风府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图10-50)
[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癫狂、中风。
[操作]直刺或向下刺0.5-1寸,不可深刺或向上斜刺,以免伤及延髓。
百会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图10-50)
简便取法:耳尖直上,头项正中。
[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癫狂、脱肛、阴挺、不寐。
[操作]平刺0.5-0.8寸。
水沟(人中)
[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界处。(图10-50)
[主治]癫狂病、小儿惊风、昏迷、口眼歪斜、腰脊强痛。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
(二)任脉(共24穴,图10-53)
1.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阴毛部,沿腹内向上经前正中线到达咽喉部,再向上环绕口唇,经面部入目眶下。(图10-54)
2.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
3.主治概要: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神志病。
4.常用腧穴:
表10-18 督脉穴位表(28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长强见常用穴脱肛,痔
腰俞骶管裂孔中癫痫
腰阳关第四腰椎棘突下
命门见常用穴遗精,阳痿,月经不调
悬枢第一腰椎棘突下
脊中第十一胸椎棘突下 背部病症
中枢第九胸椎棘突下
筋缩第九胸椎棘突下
至阳第七胸椎棘突下黄疸,疟疾
灵如第六胸椎棘突下
神道第五胸椎棘突下
身柱第三胸椎棘突下咳嗽
陶道第二胸椎棘突下发热、疟疾
大椎见常用穴发热,疟疾、有强壮作用
哑门见常用穴聋,哑,精神病颈部,上肢部病症
风府见常用穴精神病
脑户枕骨粗隆上缘 头部病症
强间脑户上1.5寸
后顶强间上1.5寸
百会见常用穴昏厥,子宫脱垂
前顶百会前1.5寸
囟会前顶前1.5寸
上星入前发际1寸鼻胸病症
神庭前发际正中
素髎鼻头尖端休克,呼吸衰竭鼻,唇病症
水沟见常用穴休克,昏迷、急性腰扭伤
兑端人中沟的尖端 口唇部病症
龈交上唇系带的下端
图10-53 任脉穴位图
图10-54 任脉循行示意图
中极
[定位]脐下4寸。(图10-53)
[主治]遗尿、尿频、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孕、虚芳赢瘦。
[操作]直刺1-2寸。
[附注]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关元
[定位]脐下3寸。(图10-53)
[主治]遗尿、尿频、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孕、虚劳赢瘦。
[操作]直刺1-2寸。
[附注]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气海
[定位]脐下1.5寸。(图10-53)
[主治]腹痛、泄泻、便秘、遗尿、疝气、遗精、月经不调、经闭、虚脱。
[操作]直刺1-2寸。
[附注]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神阙
[定位]脐的中间。
[主治]腹痛肠鸣,腹胀水肿,久痢脱肛,溺水及中风等各种脱证。
[操作]禁针。多取隔盐大艾柱灸5-1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附注]《针灸甲乙经》谓不可刺。
下脘
[定位]脐上2寸。(图10-53)
[主治]腹痛、腹胀、泄泻、呕吐、食谷不化、痞块。
[操作]直刺1-2寸。
中脘
[定位]脐上4寸。(图10-53)
[主治]胃痛、呕吐、吞酸、泄泻、黄疸、癫狂。
[操作]直刺1-1.5寸。
[附注]参考资料:据实验观察,针刺中脘穴可使健康人的胃蠕动增强。表现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空肠粘膜皱襞增深,增密,空肠动力增强,上段尤为明显。
上脘
[定位]脐上5寸。(图10-53)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癫痫。
[操作]直刺1-1.5寸。
天突
[定位]胸骨上窝中央。(图10-53)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大,暴暗、瘿气,梅核气、喳膈。
[操作]先直刺0.2寸,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紧靠胸骨后方刺入1-1.5寸。
[附注]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肺和有关动、静脉。
廉臭
[定位]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图10-53)
[主治]舌下肿痛、舌缓流涎、舌强不语、暴喑、吞咽困难。
[操作]向舌根斜刺0.5-0.8寸。
承浆
[定位]颏唇沟的中点。
[主治]口歪、齿龈肿痛、流涎、暴暗、癫狂。
表10-19 任脉穴位表(24穴)
穴名定位主治提要
会阴男性在阴囊根部与肛门中间,女性在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中间窒息,呼吸衰竭生殖,泌水系统病症
曲度耻骨联合上方
中极见常用穴
关元见常用穴虚脱症(有强壮作用)
石门脐下2寸
气海见常用穴虚脱症(有强壮作用)
阴交脐下1寸
神阙见常用穴虚脱症肠、胃病症
水分脐上1寸浮肿,腹水
下脘见常用穴
建里脐上3寸
中脘见常用穴
上脘见常用穴
巨阙脐上6寸精神病
鸠尾脐上7寸精神病
中庭平第五肋间的胸骨中线上 胸、病症
膻中见常用穴心绞痛
玉堂平第三肋间的胸骨中线上
紫堂平第二肋间的胸骨中线上
华盖平第一胁间的胸骨中线上
璇肌胸骨正中线,平第一肋上缘
天突见常用穴
廉泉见常用穴哑、失语,吞咽困难
承浆见常用穴面瘫,三叉神经痛
(三)冲脉
1.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之内,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口唇。(图10-55)
2.主要病候:腹部气逆而拘急。
3.交会腧穴:会阴、阴交(任脉)、气冲(足阳明经)、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盲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足少阴经)。
(四)带脉
1.经脉循行:起于季肋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穴、横行绕身一周。(图10-56)
2.主要病候:腹满,腰部觉冷如坐水中。
3.交会腧穴:带脉、五枢、维道(足少阴经)。
(五)阴维脉
1.经脉循行: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合于面部。(图10-57)
2.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3.交会腧穴:筑宾(足少阴经)、府舍、大横、腹衰(足太阴经)、期门(足厥阴经)、天突、廉泉(任脉)。
(六)阳维脉(图10-57)
1.经脉循行: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2.主要病候:恶寒发热,腰痛。
3.交会腧穴:金门(足太阳经)、阳交(足少阳经)、俞臑(手太阳经)、天髎(手少阳经),肩井(足少阳经)、头维(足阳明经)、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足少阳经)、风府、哑门(督脉)。
图10-55 冲脉
图10-56 带脉
图10-57
图10-58
(七)阴跷脉
1.经脉循行:起于足舟骨后方,上行的内踝上,直上沿大腿内侧,经阴部,上行沿胸部内侧,进入锁骨上窝,进颧部到目内眦,与足太阴经和阳跷脉相会合(图10-58)。
2.主要病候:多眠、癃闭。
3.交会腧穴;照海、交信(足少阴经)、晴明(足太阳经)。
(八)阳跷脉
1.经脉循行;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和肋后上肩,过颈上挟口角,入目内眦,与阴跷脉相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图10-58)。
2.主要病候:目痛从内眦始,不眠。
3.交会腧穴:申脉、仆参、跗阳(足太阳经)、居髎(足少阳经)、臑俞(手太阳经)、肩髃、巨骨(手阳明经)、天髎(手少阳经)、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经)、晴明(足太阳经)。
三、奇穴
四神聪
[定位]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
[操作]平刺0.5-0.8寸。
印堂
[定位]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图10-59)
[主治]头痛、眩晕、鼻衄、鼻渊、小儿惊风、失眠。
[操作]平刺0.3-0.8寸。
鱼腰
[定位]眉毛的中心。(图10-59)
图10-59 印堂、鱼腰穴
图10-60 太阳穴
[主治]眉棱骨痛、眼睑、动、眼睑下垂、目赤肿痛、目翳。
[操作]平刺0.3-0.5寸。
太阳
[定位]眉梢与目外眦之间的向后约1寸过凹陷中。(图10-60)
[主治]头痛、目疾。
[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金津、玉液。
金津、玉液
[定位]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主治]口疮、舌肿、呕吐、消渴。
[操作]点刺出血。
定喘
[定位]大椎穴旁开0.5寸(图10-61)
[主治]咳嗽、气喘。
[操作]直刺0.5-0.8寸。
图10-61 奇穴(3)
夹脊
[定位]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
[主治]见下表。
[操作]斜刺0.5-1寸。
腰眼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4寸凹陷中。
[主治]腰痛、月经不调、带下。
[操作]直刺1-1.5寸。
十宣
[定位]手十指尖端,距指甲0.1寸。(图10-62)
[主治]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
[操作]浅刺0.1-0.2寸。
四缝
[定位]第二、三、四、五掌指面,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图10-62)
[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操作]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白色透明液体。
[附注]参考资料:据报道,营养不良小儿合佝偻病者,针四缝后血清钙、磷均上升,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结果钙、磷活性增加,大大有助于患儿的骨骼发育与成长;针刺蛔虫病患儿四缝穴,可使肠中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含量(消化强度)增加。
图10-62 十宣、四缝穴
中魁
[定位]手背,中指近端指关节中点。
[主治]呕吐,食欲不振,呃递。
[操作]艾柱灸5-7壮,针刺0.2-0.3寸。
鹤顶
[定位]髌骨上缘正中凹陷中。
[主治]膝痛、足胫无力、瘫痪。
[操作]直刺1-1.5寸。
阑尾穴
[定位]足三里穴下约2寸处。(图10-63)
[主治]急慢性阑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瘫痪。
[操作]直刺1.5-2寸。
胆囊穴
[定位]阳陵泉穴下1-2寸处。
[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2寸。
图10-63 阑尾穴
相关热词搜索:
论坛新帖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
评论排行
- 201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真...(13)
- 腋臭手术视频(11)
- 2008年考研英语真题及参考答案(5)
- 节食挑食最伤女人的免疫系统(5)
- 核辐射的定义和单位(5)
- CKD患者Tm与IMT相关(5)
- 齐鲁医院普外科开展“喉返神经监护...(5)
- windows7激活工具WIN7 Activation v1.7(5)
- 正常微循环(5)
- 美大学性教育课来真的 男女上阵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