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抗菌药物概论
2011-06-23 21:41:32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目的要求】
1. 掌握抗菌药的基本概念、抗菌药物作用原理及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2. 熟悉抗菌药合理使用原则;
3. 了解药物、机体与病原体三者间的相互关系。
【时 数】2学时
【讲授内容】
1. 基本概念:抗菌药物、化学治疗、化疗药、抗菌谱、抗菌活性、抑菌药、杀菌药、化疗指数、抗生素后效应。
2. 抗菌药物作用机理:(1)抑制细胞壁的合成;(2)增加胞质膜的通透性;(3)抑制核酸的合成;(4)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3. 耐药性的概念、意义及产生机制。
4.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5. 药物分类。
【讲授重点】
1. 基本概念;
2. 抗菌药物作用机理;
3.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4. 抗菌药合理使用原则。
【讲授难点】
1. 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过程及药物的作用靶点;
2. 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及药物的作用靶点;
3.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其机制。
【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药理学》,周宏灏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第三十九章 抗菌药物概论
(Introduction to antibacterial drugs)

一、基本概念
1. 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drugs):是指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主要用
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疾病的一类药物;属于化疗药的范畴。
2.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是指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以及恶性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过程,简称化疗。
3. 化学治疗药物(chemotherapeutic drugs):是指用于治疗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和恶性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简称化疗药。包括抗(细)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和抗恶性肿瘤药。
4. 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是指药物的抗菌范围,可分为:
① 窄谱(narrow spectrum):仅对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有抗菌作用。如青霉素、红霉素、氨基苷类等。
② 广谱(broad spectrum):对多数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还对某些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等。
5. 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 activity):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
① 抑菌药(bacteriostatic drugs):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药物。如:大环内酯类等。
评价指标: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能够抑制培养基中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② 杀菌药(bacteriocidal drugs):能杀灭细菌的药物。如:b-内酰胺类抗生素等。
评价指标: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表示。指能够杀灭培养基中细菌的最低浓度,其值越小则抗菌活性越强。
6. 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CI):
概念: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即CI = LD50/ED50。
意义:是评价化疗药安全性的指标。化疗指数越大,表明疗效越高,毒性越低,用药越安全。
注意:①化疗指数越大并非绝对安全。
②与治疗指数区别。
7.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抗生素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时,细菌仍受到持久抑制的效应。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抗生素后效应十分明显。PAE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二、抗菌药物的研究内容
抗菌药物是研究药物与病原菌微生物及机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39-1 机体、抗菌药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

病原菌是致病的关键因素,但不能决定疾病发展的全过程,因为机体的防御机能、免疫状态等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亦具有重要作用。抗菌药物的作用是帮助机体阻止疾病的发展,促进机体的康复,以达到最终消灭病原菌、保护机体、恢复健康的目的。

二、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细菌维持其生长繁殖,有赖于其结构完整和代谢功能正常。图39-2显示与药物作用有关的细菌结构。
1. 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细胞壁粘肽合成分为三个阶段(如图39-3)
胞浆内阶段:合成粘肽的前体物质——乙酰胞壁酸五肽,磷霉素、环丝氨酸作用于该环节,阻碍了N-乙酰胞壁酸五肽的合成。
胞浆膜阶段:合成粘附单体——直链十肽细胞膜合成十肽聚合物。万古霉素、杆菌肽作用于该环节。
胞浆膜外阶段:在转肽酶的作用下,将粘肽单体交叉联结。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等b-内酰胺类作用于该环节


图39-2 细菌结构与抗菌药作用部位示意图


图39-3 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过程

2. 增加胞质膜的通透性
多肽类 —— 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如:多粘菌素B、E
多烯类 —— 增加真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如: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
3. 抑制生命物质的合成
① 抑制核酸的合成:
喹诺酮类 ——抑制细菌DNA回旋酶
利福平——抑制依赖DNA的RNA多聚酶
② 抑制叶酸的合成:
磺胺——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甲氧苄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③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药物作用靶点:作用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药物有氨基苷类、四环素类;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药物有氯霉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药物作用环节:氨基苷类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
四环素类阻止氨基酸tRNA进入A位,抑制肽链的延长。氯霉素、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抑制肽酰基转移酶和移位酶活性,阻止肽链的延长,

三、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一)概念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resistance),又称抗药性。
1. 固有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2. 获得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是细菌与药物反复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或消失,大多由质粒介导其耐药性,但亦可由染色体介导。而前者更具临床意义。如:金葡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注意:耐药性:病原体、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耐受性: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1. 产生灭活酶
水解酶:如b-内酰胺酶,可将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分子结构中的b-内酰胺环打开使药物失效;
合成酶(钝化酶):如乙酰化酶、磷酸化酶、核苷化酶等,可将相应的化学基团结合到药物分子上使药物灭活。
2. 改变药物作用的靶位
① 耐药的细菌可改变靶蛋白结构使药物不能与靶蛋白结合,如细菌对利福霉素的耐药;
② 增加靶蛋白的数量,如金葡菌对甲氧西林耐药;
③ 生成新的对抗生素亲和力低的耐药靶蛋白,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的耐药。
3. 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
细菌外膜结构改变,孔蛋白构型改变或缺失导致药物不易渗透至菌体内;如细菌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四环素、氯霉素等的耐药机制。
4. 主动转运泵作用
有些耐药的细菌具有主动转运泵,可将进入细菌体内的药物泵出体外,这是获得性耐药的重要机制的之一。
5. 细菌改变代谢途径
如细菌对磺胺药的耐药,通过产生大量的对氨苯甲酸(PABA),或直接利用叶酸生成二氢叶酸。

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一)抗菌药应用的基本原则是:
1. 尽早确定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
2. 正确选药:根据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活性、药动学过程和不良反应选用合适的抗菌药;
3. 适当的剂量与疗程:根据患者的生理(年龄、性别等)机能状态、
免疫力、肝肾功能等调整给药剂量和时间;
4. 防止抗菌药的滥用:杜绝不必要的用药如病毒感染;避免局部用药;
5. 严格控制预防用药;预防用药的指征为:
① 预防风湿热复发,如用苄星青霉素清除咽喉部的溶血性链球菌;
② 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预防传播,如SD预防流脑;
③ 预防新生儿眼炎,如红霉素或四环素局部应用;
④ 预防外科手术后感染,如新霉素用于肠道术前给药;
⑤ 其他,如青霉素预防复杂的外伤、战伤所致的气性坏疽。
6. 合理地联合用药。
(二)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1. 联合用药的目的:
① 增强疗效
② 减少不良反应
③ 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④ 扩大抗菌谱
2. 联合用药的指征
①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如:急性重症感染
② 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
③ 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混合感染,如:腹腔脏器穿孔
④ 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如抗结核药
⑤ 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的药物减少剂量,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合用
⑥ 药物不易渗入的部位感染,如:青霉素 + SD治疗流脑
3. 联合用药的效果
① 协同作用(增强):1 + 2 > 3
② 相加作用:1 + 2 = 3
③ 无关作用:1 + 2 = 2
④ 拮抗作用:1 + 2 < 2
4. 合理联合用药
抗菌药的分类:
I 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类
II 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类
III 快效抑菌药: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IV 慢效抑菌药:磺胺类
如何正确的联合用药:
I + II 协同
I + III 拮抗
I + IV 无关或相加
II + III 相加或协同
II + IV 无关或相加
III + IV 相加
五、抗菌药物分类
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抗菌药物通常分为下述七类:
(一)b-内酰胺类抗生素
(二)氨基苷类抗生素
(三)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四)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五)人工合成抗菌药
(六)抗结核病及抗麻风病药
(七)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思考题】
1. 比较下列概念:
① 抗菌药与化疗药;② 抗菌谱与抗菌活性;③ 最小抑菌浓度与最小杀菌浓度;④ 化疗指数与治疗指数;耐药性与耐受性;⑤ 抗生素后效应。
2. 阐述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细菌的耐药机制。
3. 如何正确地联合应用抗菌药?

【参考文献】
1. Bassetti M, Melica G, Cenderello G, Rosso R, Di Biagio A, Bassetti D. Gram-positive bacterial resistance. A challenge for the next millennium. Panminerva Med. 2002; 44: 179-184.
2. Coates A, Hu Y, Bax R, Page C. The future challenges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timicrobial drugs. Nat Rev Drug Discov. 2002; 1: 895-910.
3. Labro MT. Antibiotics as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Curr Opin Investig Drugs. 2002; 3: 61-68.
4. Stewart PS, Costerton JW.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bacteria in biofilms. Lancet. 2001; 358: 135-138.

相关热词搜索:抗菌药物 概论

上一篇:第四十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下一篇:第三十六章 作用于凝血系统的药物

论坛新帖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