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血液循环
2011-06-08 18:14:57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血压持久升高可引起心、脑、肾、血管等器官的继发性病变。当血压增高时,外周血管阻力升高,心室压力负荷(后负荷)加重。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最终可发展为心力衰竭;长期高血压也会导致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时易引发脑血管意外,如脑血栓、脑溢血等。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凡是参与形成动脉血压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动脉血压。只要其中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其他因素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某种情况下动脉血压的变化,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在研究各种因素时,常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而单独讨论某一因素变化时对动脉血压可能产生的影响。
(1)心脏每搏输出量 当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时,在收缩期射入主动脉的血液增多,动脉管壁的侧压力也就增大,故收缩压明显升高。由于动脉血压升高,血流速度随之加快,大动脉内增多的血量仍可在心脏舒张期流至外周,在舒张期末存留在大动脉内的血液增加相对不多,因而舒张压增加的程度也较小,脉压增大。平均动脉压也升高。另一方面当每搏输出量减少时,收缩压降低明显,脉压减小。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2)心率 心率直接影响心动周期,其变化可影响收缩期和舒张期的时程。心率加快时,心舒期明显缩短,在心舒期内流到外周的血液减少,故在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动脉内的血量增多,致使舒张压升高。而动脉血压升高可使血流速度加快,因此在心缩期内有较多的血液流到外周,收缩压升高的程度较小,脉压减小。反之,当心率减慢时,舒张压下降的幅度较大而收缩压下降的幅度较小,因而脉压增大。
(3)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peripheral resistance)增大时,心舒期内血液外流的速度减慢,因而舒张压升高。心脏收缩期,动脉血压升高使得血流速度加快,因而收缩压升高不如舒张压升高明显,脉压相应减小。当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和收缩压都减小,但是舒张压降低得更为明显,脉压加大。可见,一般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功能 如前所述,由于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功能,使得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心室内压力的波动幅度。老年人由于动脉管壁硬化,管壁的胶原纤维增多而弹性纤维减少,导致血管顺应性降低,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减弱,对血压的缓冲作用也就减弱,因而收缩压增高而舒张压降低,脉压明显加大。
(5)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正常情况下,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积是相适应的,产生一定的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血管系统的充盈程度变化不大。失血后,循环血量减少,此时如果血管系统容量变化不大,那么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会降低,使动脉血压降低。其他情况下,如果循环血量不变而血管系统容积增大,也会导致动脉血压下降。
(二)动脉脉搏
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搏动,称为动脉脉搏(arterial pulse)。用手指可以触到身体浅表部位的脉搏。中医的"切脉"就是通过感触桡动脉搏动情况来判断机体的某些变化。
1.动脉脉搏的波形
用脉搏描记仪记录到的浅表动脉脉搏波形的图称为脉搏图。一般来说,动脉脉搏的波形由上升支和下降支组成。
(1)上升支:在心室快速射血期,动脉血压迅速上升,血管壁被扩张,构成了脉搏曲线的上升支。其斜率和幅度受射血速度、心输出量以及射血所遇阻力的影响。阻力大、心输出量小、射血速度慢,则斜率小、幅度低;反之则斜率大、幅度高。
(2)下降支:心室射血后期,射血速度减慢,进入主动脉的血量少于流向外周的量,因而被扩张的大动脉开始回缩,动脉血压逐渐降低,这构成了脉搏曲线的下降支的前段。随后,心室舒张,动脉血压继续下降,这就是脉搏曲线下降支的后段。其中在心室舒张、主动脉瓣关闭的瞬间,主动脉内的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管壁回缩使下降支有一切迹,称为降中峡(dicrotic notch)。返流的血液使主动脉瓣迅速关闭,同时使主动脉的根部容积增大,还受到闭合的主动脉瓣的阻挡,因而形成一个折返波,在脉搏图上表现为降中峡后面一个短暂向上的小波,称为降中波。下降支的形状可大致反映外周阻力的高低。外周阻力高,则脉搏曲线下降支的下降速率慢、切迹的位置则较高;反之,则下降速度快、切迹位置较低。切迹以后的下降支坡度小,较为平坦。
某些心血管系统疾病会导致动脉脉搏波形的异常。如主动脉粥样硬化时,顺应性减少,弹性贮器作用减弱,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增大,脉搏波上升支的斜率和幅度也加大。而主动脉狭窄时,射血阻力大,上升支的斜率和幅度均较小,见图4-19;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由于心舒期主动脉内血液返流,主动脉内血压急剧降低,降支不出现降中峡。

图4-19 正常及病理情况下的主动脉脉搏图
2.动脉脉搏波向外周动脉的传播速度
动脉脉搏沿着动脉管壁传向末梢血管。其传播速度远比血流速度要快。动脉管壁的顺应性越大,脉搏传播速度就越慢。大动脉脉搏波的传播速度为7~10m/s,小动脉为15~35m/s。由于小动脉和微动脉的血流阻力最大,所以微动脉之后脉搏搏动大大减弱,到毛细血管段,脉搏基本消失。老年人因动脉硬化,顺应性降低,其脉搏传播速度可增高到10m/s。
四、静脉血压、静脉回心血量
(Venous pressure and venous return)
静脉是血液回流到心脏的通道,同时又被称为容量血管,起着血液贮存库的作用。安静状态下体循环的60~70%的血液量容纳在静脉部分。静脉的收缩和舒张可有效调节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使循环功能适应不同生理条件下的需要。
(一)静脉血压
体循环的血液经动脉、毛细血管到达微静脉时,血压降低到15~20mmHg。进入右心房时,血压最低,接近于零。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而将各器官静脉的血压称为外周静脉压(peripheral venous pressure)。中心静脉压数值较低,正常变动范围为4~12cmH2O。其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若心脏射血能力强,能及时将回流入心脏的血液射入动脉,中心静脉压就较低。如果心脏射血能力减弱,右心房和腔静脉淤血,中心静脉压就升高。另一方面,如果静脉回流速度加快,中心静脉压也会升高。中心静脉压升高时,静脉回流将会减慢,较多的血液滞留在外周静脉,外周静脉压随之升高。由于中心静脉压可以反映回心血量和心脏的射血功能,故在临床上常作为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的指标。如在输液过程中中心静脉压偏低或有下降趋势,提示输液量不足;如中心静脉压高于正常或有升高趋势,提示输液过多过快或心脏射血功能不全。
(二)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
因为地球重力场的影响,血管内血液本身的重力作用于血管壁,产生一定的静水压。各部分血管静水压的高低取决于人体所取的体位。平卧时由于身体各个部分的位置大都处于和心脏相同的水平,因而静水压也就大致相同。然而,当人体由平卧转为直立时,足部血管内的血压就比卧位时高,增高的部分相当于从足到心脏这一段血柱所产生的静水压,约为90mmHg(12kPa),见图4-20。而心脏水平以上部分血管内的压力则比卧位时低,例如颅顶脑膜矢状窦内压力可降到-10mmHg(-1.33kPa)。重力形成的静水压的高低对于处于同一个水平的动脉和静脉而言是相同的,但是它对静脉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动脉的影响,这是因为静脉壁薄,其充盈程度受到跨壁压的影响较大。跨壁压(transmural pressure)指血液对管壁的压力与血管外组织对管壁的压力之差。一定的跨壁压是保持血管充盈扩张的必要条件,当跨壁压减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血管就不能保持膨胀状态而发生塌陷。静脉管壁较薄,管壁中弹性纤维和平滑肌都较少,因此当跨壁压降低时就容易发生塌陷,此时静脉容积也减少;相反,当跨壁压增大时,静脉充盈扩张,容积增大。人在直立时,身体心脏水平以下部位的静脉充盈扩张,可以比卧位时多容纳大约500ml血液,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减少、中心静脉压降低、搏出量与心输出量减少,收缩压降低。这些变化会引发机体的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使阻力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很快可以恢复。许多动物由于四足站立,多数容量血管都处于心脏水平以上,所以体位改变时血量分配的变化就不像人类那么明显。
(三)静脉回心血量
1.静脉对血流的阻力
血液从微静脉回流到右心房,压力仅降低约15mmHg,可见静脉对血流的阻力很小,约占整个体循环总阻力的15%。血流阻力小是与静脉的功能相适应的。
微静脉是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其舒缩活动可影响毛细血管前阻力和毛细血管后阻力的比值,继而改变毛细血管的血压。微静脉收缩,毛细血管后阻力升高,如果毛细血管前阻力不变,则毛细血管前阻力和后阻力的比值变小,于是毛细血管血压升高。因而,微静脉的舒缩活动可以决定毛细血管压力和体液在血管和组织间隙的分布情况,并间接地调节循环血量。
当静脉跨壁压改变的时候,静脉的扩张状态发生改变,因而静脉对血流的阻力也随之改变。大静脉处于扩张状态时,对血流的阻力很小;但是当血管塌陷时,其管腔截面积减少,血流阻力增大。此外,血管周围组织对静脉的压迫作用也可增加静脉对血流的阻力。例如颈部皮下的颈外静脉直接受到外界大气压的压迫;锁骨下静脉在跨越第一肋骨时受肋骨的压迫;腹腔内的大静脉受到腹腔器官的压迫等。
2.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单位时间内的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因而,凡是能影响外周静脉压、中心静脉压以及静脉阻力的因素,都能够影响静脉回心血量。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这是反映血管系统充盈程度的指标。实验证明,血管系统内血液充盈程度愈高,静脉回心血量就愈多。当血量增加或者容量血管收缩时,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静脉回心血量就增多;反之,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2)心收缩力 心脏收缩时,将血液射入动脉,舒张时,则将血液抽吸回心脏。心脏收缩力强时,射血时心脏排空就较完全,在心舒期室内压力就较低,因而对心房和静脉内血液的抽吸力量就较大,回心血量较多。反之,则回心血量较少。右心衰竭时,右心室射血能力显著减弱,心舒期右心室内压较高,血液于是淤积在右心房和大静脉内,回心血量显著减少,患者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充血肿大、下肢浮肿等体征。左心衰竭时,左心房压和肺静脉压升高,于是血液淤积在肺部,造成肺淤血和肺水肿。
(3)体位改变 当体位由卧位变为立位时,身体低垂部分的静脉因跨壁压增大而扩张,容纳的血液增多,回心血量减少。站立时,下肢静脉容纳血量增加的多少受到静脉瓣、肌肉收缩运动和呼吸运动等的影响。体位改变对静脉回心血量的影响,在高温环境中更加明显。高温时,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血管容纳的血液增多,此时若长时间站立不动,回心血量就会明显减少,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和脑血供不足,可引起头晕甚至昏厥。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静脉管壁的紧张性较低、可扩张性较高,同时腹壁和下肢肌肉的收缩力减弱,对静脉的挤压作用减小,因而由平卧位突然站立时,可因大量的血液淤滞于下肢,回心血量过少而发生昏厥。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人体在立位的情况下,如果下肢进行肌肉运动,肌肉收缩时可对肌肉内和肌肉间的静脉产生挤压作用,因而静脉回流加快;同时静脉内的瓣膜使血液只能向心脏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因此,骨骼肌和静脉瓣膜对静脉回流起着"泵"的作用,称为"静脉泵"或者"肌肉泵"。当下肢肌肉进行节律性的舒缩活动比如步行时,肌肉泵的作用就能很好地发挥。因为肌肉收缩可将静脉内的血液挤向心脏,而肌肉舒张时,静脉内压力降低,有利于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流入静脉并使之充盈。肌肉泵的这种作用对于立位时降低下肢静脉压和减少血液在下肢静脉内的潴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站立不动时,足部的静脉压为90mmHg(12kPa),步行时则降低到25mmHg(3.3kPa)以下;跑步时,两下肢肌肉泵每分钟挤出的血液可以达到数升。在这种情况下,下肢肌肉泵的作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全身的血液循环,辅助了心脏的泵血。但是,如果肌肉维持在紧张性的收缩状态而不是节律性的舒缩状态,那么静脉持续受压,静脉回流反而减少。
(5)呼吸运动 由于胸膜腔内压为负压,因此胸腔内大静脉的跨壁压较大,经常处于充盈扩张状态。吸气时,胸腔容积加大,胸膜腔负压值进一步增大,使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心房更加扩张,压力也进一步降低,这有利于外周静脉内的血液回流至右心房,回心血量于是增加。呼气时,胸膜腔负压减小,由静脉回流入右心房的血量也就相应减少。因此,呼吸运动对静脉回流也起着"泵"的作用。然而,呼吸运动对肺循环静脉回流的影响和对体循环的影响不同。吸气时,随着肺的扩张,肺部的血管容积增大,能贮留较多的血液,因而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的血量减少,左心室的输出量也就相应地减少。呼气时的情况则相反。
五、微循环
(Microcirculation)
血液循环最基本的功能是运输营养物质到组织,并带走组织中的代谢废物。这一功能是在微循环部分实现的。
(一)微循环的组成
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部分组成。身体各个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微循环的结构也就不同。人手指甲皱皮肤的微循环形态比较简单,微动静脉之间仅由呈袢状的毛细血管相连。骨骼肌和肠系膜的微循环形态则复杂得多(图4-21)。
微动脉管壁有环行的平滑肌,其舒缩活动可控制微循环的血流量。微动脉分支成为管径更细的动脉,称为后微动脉(metareriole)。每根后微动脉供血给一根至数根真毛细血管。在真毛细血管起始端通常有1~2个平滑肌细胞,形成环状的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其收缩状态决定进入真毛细血管的血流量。毛细血管的血液经微静脉进入静脉,最细的微静脉管径不超过20~30μm,管壁没有平滑肌,属于交换血管。较大的微静脉则有平滑肌,属于毛细血

图4-21 肠系膜微循环模式图
管后阻力血管。微静脉的功能在于其舒缩状态可以影响毛细血管血压,从而影响体液交换和静脉回心血量。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还可以通过直捷通路(thoroughfare channel)和动-静脉吻合支相互沟通。直捷通路指血液经后微动脉和通血毛细血管进入微静脉的通路,通血毛细血管即为后微动脉的移行,其管壁平滑肌逐渐减少至消失。直捷通路常见于骨骼肌中,它通常处于开放状态,血流速度较快,其功能在于使血液快速、直捷地通过微循环而进入静脉。
(二)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
1.毛细血管压
血液在各级动脉中流动时,由于不断克服阻力,当进入真毛细血管后,血压明显降低。据测量,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血压为30~40mmHg,毛细血管中段血压为25mmHg,静脉端为10~15mmHg。这为组织液在毛细血管处的生成和回流提供了动力。
2.毛细血管血流和血流阻力
微循环中的血流一般为层流,其血流量与微动静脉血压差成正比,与微循环中总血流阻力成反比。由于微动脉占总血流阻力的比例较大,因此微动脉的阻力在控制微循环血流量方面起主要作用。
3.毛细血管运动
通常情况下,流过毛细血管的血液是不连续的。因为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不断发生每分钟约5~10次的交替性、间歇性的收缩和舒张活动,称为血管舒缩活动(vasomotion),它控制毛细血管的开放和关闭。当其收缩时,毛细血管关闭,导致毛细血管周围组织代谢产物积聚、氧分压降低。而积聚的代谢产物和低氧状态,尤其是后者反过来可以导致局部的后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于是毛细血管开放,局部组织积聚的代谢产物被血流清除。随后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又收缩,使毛细血管关闭。可见,舒缩活动主要与局部组织的代谢活动有关。安静状态下,骨骼肌组织同一时间内只有20%~35%的毛细血管处于开放状态。而组织代谢活动增强时,更多的毛细血管开放,使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交换的面积增大,交换的距离缩短,从而满足组织的代谢需求。
(三)微循环的功能
微循环的基本功能就是进行物质交换。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组织液作为中介进行的。组织液充满组织、细胞之间的空隙(组织间隙),是组织、细胞直接所处的环境。组织、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发生物质交换,而组织液和血液之间则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扩散是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最重要的方式。滤过和重吸收虽然在物质交换中只占很小一部分,但在组织液的生成中起重要的作用。
1.扩散
扩散(diffusion)指液体中溶质分子的热运动。毛细血管内外液体中的分子,只要其直径小于毛细血管壁的孔隙,就能够通过管壁进行扩散。分子的扩散是随机方向的杂乱运动,因而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血液内的分子可以扩散入组织液,组织液内的分子也可以扩散入血液。某种物质在管壁两侧的浓度差是该物质进行扩散的驱动力,即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发生净移动。
溶质分子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扩散的速率与该分子在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浓度差、毛细血管壁对该分子的通透性、毛细血管壁的有效交换面积等因素成正比,与毛细血管壁的厚度(即扩散距离)成反比。脂溶性物质,例如O2和CO2,可以直接通过毛细血管的细胞膜扩散,因而扩散速率极快。非脂溶性物质,例如钠离子、氯离子和葡萄糖等,则不能直接通过细胞膜,而需要通过毛细血管壁孔隙,因此毛细血管壁对这些溶质的通透性则与其分子大小有关。分子愈小、通透性愈大。尽管毛细血管壁孔隙的总面积不超过毛细血管壁总面积的千分之一,但由于分子热运动的速度非常快,高于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数十倍,因此血液在流经毛细血管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溶质分子仍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物质交换。
2.滤过和重吸收
由于管壁两侧静水压和胶体渗透压的差异引起的液体由毛细血管从内向外的移动称为滤过(filtration),而液体的反向移动则称为重吸收(reabsorption)。当毛细血管壁两侧的静水压不等时,水分子就会通过毛细血管壁由压力高的一侧向压力低的一侧移动,水中的溶质分子,如果分子直径小于毛细血管壁的孔隙,也可以随同水分子一起滤过。当胶体渗透压不等时,水分子可由渗透压低的一侧向渗透压高的一侧移动,由于血浆蛋白质等胶体物质较难以通过毛细血管壁的孔隙,因此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可以限制血浆的水分子向毛细血管外移动。
3.吞饮
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一侧的液体可以被内皮细胞膜包围并吞饮(pinocytosis)入细胞,形成吞饮囊泡,继而通过毛细血管壁被运送至细胞的另外一侧,并被排至细胞外。一般认为,较大的分子如血浆蛋白等可通过这种交换方式进行交换。
六、组织液
(Interstitial fluid)
组织、细胞之间的空隙称为组织间隙,其内液体称为组织液。组织液绝大部分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因而不会因重力作用而流到身体的低垂部分。组织液中也有极小一部分呈液态,可自由流动。组织液凝胶的基质是由胶原纤维及透明质酸细丝构成的。由于毛细血管具有选择性的通透性,组织液中各种离子的成分与血浆相同,但是血浆蛋白质的浓度明显低于血浆。
(一)组织液的生成
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生成的,同时组织液也可被毛细血管重吸收。滤过和重吸收取决于四种因素:毛细血管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其中,毛细血管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是促使液体由毛细血管内向外滤过的力量,而组织液静水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则是将液体由毛细血管外向内重吸收的力量(图4-22)。滤过的力量和重吸收的力量之差,称为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可用下式表示: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如有效滤过压为正值,则液体滤过毛细血管;如为负值,则发生重吸收。单位时间内通过毛细血管壁滤过的液体量等于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系数Kf的乘积。滤过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毛细血管壁对液体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不同组织的毛细血管滤过系数差别很大,脑和肌肉的滤过系数都很小,而肝脏和肾小球的滤过系数很大。总的来说,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浆,约有0.5%~2%在动脉端以滤过的方式进入组织间隙,约有90%在静脉端被重吸收,其余约10%(包括滤过的白蛋白分子)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正常情况下,血浆滤过和重吸收之间保持动态平衡,故血量和组织液量能保持相对稳定。如果组织液生成过多或者重吸收减少,组织间隙就有过多的液体潴留,形成组织水肿。上述的四种因素以及滤过系数都可以影响组织液量。如静脉回流受阻时,毛细血管压增高,组织液生成增多;如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部分血浆蛋白质外漏,组织液胶体渗透压随之升高,组织液生成也会增多,从而引起水肿。
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Formation and return of lymphatic fluid)
淋巴系统是组织液回流入血的一条重要的旁路。毛细淋巴管的盲端起始于组织间隙,相互吻合成网,并逐渐汇合成大的淋巴管,淋巴管收集全身的淋巴液,最后由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导入静脉。其生理功能在于淋巴液可以将组织液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大分子物质以及组织中的红细胞和细菌等带回到血液中。淋巴系统也是从胃肠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之一,对脂肪的吸收起着重要的作用,由肠道吸收的脂肪的80%~90%都经由这一途径被输送入血。同时淋巴回流可调节体液平衡,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
(一)毛细淋巴管的结构和通透性
图4-23显示毛细淋巴管的内皮细胞通过结合细丝连接到外周结缔组织,在毛细淋巴管起始处,内皮细胞的边缘相互覆盖,形成只能向管腔内开启的单向活瓣,阻止进入淋巴管的组织液返流入组织间隙。组织间隙中的胶原纤维和毛细淋巴管之间的胶原细丝可以拉开相互重叠的内皮细胞边缘,使内皮细胞之间出现较大的缝隙,便于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
(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淋巴液来源于组织液,通过毛细淋巴管稍膨大的盲端吸收,其吸收的动力来源于组织液与毛细淋巴管内淋巴液之间的压力差。压力差升高则淋巴液产生的速度加快。组织液一旦进入淋巴管就成为淋巴液,因而其成分与该处的组织液非常相近。毛细淋巴管彼此吻合成网,逐渐汇合成较大的集合淋巴管,集合淋巴管壁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和淋巴管腔内的瓣膜共同构成"淋巴管泵",可促进淋巴回流。
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小时大约有120ml的淋巴液进入血液循环。来自右侧头颈部、右臂和右胸部的约20ml的淋巴液经由右淋巴导管导入静脉,其余100ml的淋巴液都通过胸导管导入静脉。人体每天大约生成2~4L的淋巴液,大致相当于全身的血浆总量。
(三)影响淋巴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
组织液和毛细淋巴管内淋巴液之间的压力差是促进组织液进入淋巴管的动力。因此,凡是能增加组织液压力的因素都能增加淋巴液的生成。如毛细血管血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以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等。"淋巴管泵"可促进淋巴回流。此外,外周骨骼肌的节律性收缩、相邻动脉的搏动以及外部物体对组织的压迫等,都可以促进淋巴回流。而淋巴管和淋巴结急慢性炎症、肉芽肿形成、丝虫虫体等均可引起淋巴系统阻塞,引起淋巴窦和淋巴管扩张。"象皮肿"是晚期丝虫病时皮肤的突出病变,多见于下肢、阴囊等处。由于丝虫虫体阻塞淋巴管,淋巴液回流受阻,阻塞部位的下端发生淋巴水肿,组织间隙内有多量淋巴液贮积。由于淋巴液含蛋白质,可刺激纤维组织增生,而增生的纤维组织又可加重淋巴液的滞留。这样反复作用的结果,造成皮下组织增生,皮肤粗糙增厚,与幼象的皮肤相似,故称"象皮肿"。
Summary
The circulatory system consists of two subdivisions: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and the lymphatic system.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consists of the heart and blood vessels, and the lymphatic system consists of lymphatic vessels and lymphoid tissues within the spleen, thymus, tonsils, and lymph nodes.
Blood vessels form a tubular network that permits blood to flow from the heart to all the living cells of the body and then back to the heart. Arteries carry blood away from the heart whereas veins return blood to the heart. Arteries branch extensively to form a "tree" of progressively smaller vessels. The smallest of the arteries are called arterioles. Blood passes from the arterial to the venous system in microscopic capillaries, which are the thinnest and most numerous of the blood vessels. All exchanges of fluid,nutrients, and wastes between the blood and tissues occur across the walls of capillaries. Blood flows through capillaries into microscopic veins called venules, which deliver blood into progressively larger veins that eventually return the blood to the heart.
The walls of arteries and veins are composed of three coats: tunica externa, tunica media, and tunica interna, which consists of endothelium and subendothelial layer. The endothelial cells not only provide a smooth surface for blood flow but also synthesize several substances that, when released, can affect the degree of relaxation or contraction of the arterial wall.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se is a vasodilator substance called nitric oxide(NO). Once formed in the endothelium,NO rapidly diffuses into the vascular smooth muscle, which it causes to relax. The endothelium also releases prostacyclin (a vasodilator) and endothelin (a vasoconstrictor).
The blood flow that passes through a given blood vessel depends directly upon the hydrostatic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the blood vessel, and indirectly upon the resistance that is offered to the movement of blood. The rate of blood flow to an organ can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Poiseuille's law. Blood flow can change from laminar flow to turbulent flow when Reynolds number exceeds 2 000.
The pressure of the arterial blood is regulated by the blood volume, total peripheral resistance, and the cardiac rate. For each artery, the maximum pressure during systole when blood is being ejected through its valve is known as the systolic pressure and the minimum pressure that is reached at the end of diastole and immediately before the valve opens again is known as the diastolic pressure. The average pressure present in the aorta over systole and diastole is known as 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Blood pressure is measured in units of millimeters of mercury. Hypertension, which is dangerous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means a person's arterial pressure is greater than the upper range of the accepted normal measure.
Veins have a higher compliance so that they can hold more blood. Approximately two-thirds of the total blood volume is located in the veins. The venous pressure is highest in the venules (15~20 mmHg) and lowest in the right atrium (4~12 cmH2O). In addition to this pressure difference, the venous return to the heart is assisted by venomotor tone, venous valves, the skeletal muscle pump, the respiratory pump and suction by the heart.
The most purposeful function of the circulation occurs in the microcirculation: transport of nutrients to the tissues and removal of cellular excreta. The capillaries are extremely thin structures with tubular walls of single-layer, highly permeable endothelial cells. Here, interchange of nutrients and cellular excreta occurs between the tissues and the circulating blood. The physical processes that bring about exchange between blood and tissue fluid are mainly: diffusion; filtration and absorption; pinocytosis.
The fluid in interstitium is the interstitial fluid. There are four primary forces that determine fluid movement through the capillary membrane. The capillary pressure and the interstitial fluid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force fluid outward through capillary membrane. On the contrary, the interstitial fluid pressure and the plasma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force fluid inward through the capillary membrane.
The lymphatic system represents an accessory route by which fluid can flow from the interstitial spaces into the blood. Most importantly, the lymphatics can carry proteins and large particulate matter away from the tissue spaces, neither of which can be removed by absorption directly into the blood capillaries.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王庭槐)

相关热词搜索:血液循环

上一篇:第三章 血液
下一篇:第五章 呼吸

精彩图文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