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组织学
2011-12-19 18:41:07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皮肤由三部分组成,由外往里依次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表皮(Epidermis)

  表皮由两大类细胞组成。即角朊细胞(keratinocytes)与树枝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1. 角朊细胞

  可以产生角质蛋白、根据角朊细胞的不同分化过程及细胞形态分为四层,即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颗粒细胞层及角质层。

  ①基底层:仅一层基底细胞,呈长柱状或立方形,核较大,卵圆形,细胞嗜碱性兰染。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于其下的基底膜上。它是生发细胞,代谢活跃,不断有丝状分裂,产生子细胞以更新表皮。基底细胞内尚含有多少不等的黑素,其含量多少与皮肤的颜色是一致的。

  ② 棘层:由4~8层多角形细胞所组成由于胞浆有多个棘状突起故称为棘细胞、胞体比较透明、核染色质比基底细胞核染色质少。在棘细胞间可散有郎格罕细胞(Langerhanˊs cells )。

  ③ 颗粒层:由1~3层扁平或菱形细胞所组成,胞浆内充满粗大,深嗜碱性的透明角质颗粒。其厚度与角质层厚度一般成正比。

  ④角质层:为扁平、无核、嗜酸性染色的角质化细胞。角质层内有时呈网状与切片有关。

  在掌跖皮肤角质层厚的部位,在HE染色切片中,角层下有时可见一均匀一致的嗜酸性带,称为透明带或透明层。

  角朊细胞间依桥粒及细胞间粒合物质相互连接。基底细胞靠真皮侧的胞膜上只有半桥粒在连结表皮真皮上起着重要作用。

  基底膜带:(Basement membrane zone BMZ)

  位于基底细胞层下方,起着连结表皮与真皮的作用、在PAS染色时可见一条均匀一致的紫红色带、呈现PAS反应阳性,说明含有相当多量的中性粘多糖。
  2.树枝状细胞

  ① 黑素细胞(melanocyte)来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具有合成黑色素的作用。其胞浆透明,核较小深染。黑素细胞位于基底细胞层。约8~10个基底细胞间有一个黑素细胞。

  ② 郎格罕细胞(langerhanˊs cell)大多位于棘层中上层、胞浆透明。细胞来源于骨髓,具有吞噬细胞功能,具有摄取、加工并递呈抗原作用。细胞表面具有HLA-DR抗原,IgG的FC段受体及Ia抗原等。近年来用OKT6或Leu6及免疫荧光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是观察此种细胞最好的方法。是与免疫有关的一种细胞。在电镜检查核呈脑回状有切迹。胞浆内有一特征性的网球拍样颗粒(Bibeck颗粒)亦称郎格罕颗粒。

  ③ 未定型细胞(indeterminate cell):常位于表皮下层,其特点是没有黑素体及Langerhanˊs颗粒。此种细胞可能分化为Langerhans细胞。也可能是黑素细胞前身。

  ④ Merkel细胞:(merkel cell)、在光滑皮肤的基底细胞层及有毛皮肤的毛盘,数量很少,目前认为merkel细胞很可能是一个触觉感受器。
  真皮(Dermis)

  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及基质。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毛囊、皮脂腺及大小汗腺均位于真皮结缔组织内。

  真皮厚度约为表皮的15~40倍,有少数细胞成份、如纤维母细胞、肥大细胞、组织细胞及淋巴细胞。

  真皮主要分为两层、即乳头层及网状层,但也有将乳头层再分为真皮乳头及乳头下层。网状层也可以分作真皮中部与真皮下部。两者无明确界限。

  胶原纤维:在真皮结缔组织中,胶原纤维最为丰富。乳头层的胶原纤维纤细,排列紊乱。网状层的胶原纤维束粗厚,多与表皮平行走向。HE染色呈深红色。

  网状纤维:是较幼稚的纤细胶原纤维。在HE染色时,此种纤维不易辩认,但其具有嗜银性,故可以用硝酸银浸染显示。网状纤维在真皮中数量很少,主要位于表皮下,毛细血管及皮肤附属器周围。

  弹力纤维:纤细、呈波浪状,缠绕于胶原束之间,在乳头层它犹如树枝状伸向表皮方向终止于基底膜。需用弹力纤维染色显示。

  基质:是一种无定形物质、由纤维母细胞所生、其主要成份为酸性粘多糖,特别是透明质酸及硫酸软骨素为多。其它成份有中性粘多糖、蛋白质及电解质等。HE染色基质看不到。用阿申兰(Alcian blue)及胶样铁(Colloidiron)等可使其显色。
  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

  又称皮下脂肪层、由脂肪小叶及小叶间隔所组成。脂肪小叶中充满着脂肪细胞,细胞浆中含有脂肪,核被挤至一边。小叶间隔将脂肪细胞分为小叶、间隔的纤维结缔组织与真皮相连续,除胶原束外,还有大的血管网、淋巴管和神经。
  皮肤附属器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毛囊、汗腺、皮脂腺与指(趾)甲等。
  1. 毛发与毛囊(Hair and Hair follicle)

  毛发由角化的角朊细胞所构成,从内到外可分为三层:即髓质、皮质和毛小皮。全身皮肤除掌跖、指(趾)末节伸侧,唇红、龟头、包皮内侧及阴蒂外均有毛发。根据有无髓和有无黑色素可分为毳毛、软毛、硬毛。毳毛无毛髓和黑色素,胎生期未期即脱落,软毛有黑色素但无髓。广泛地分布在皮肤各部。硬毛即含黑色素又有毛髓,只分布在头部,腋窝和阴部。

  毛囊可分为三部分,最上部为毛囊漏斗部,中间为毛囊嵴部。自立毛肌附着点以下为毛囊下部。毛囊由内,外毛根鞘及结缔组织鞘所构成,前两者毛根鞘的细胞均起源于表皮而结缔组织鞘则起源于真皮。

  所有毛囊的活动均呈周期性,即分为生长期(占头发85%),退行期(仅占头发的1%),休止期(占头发14%)。休止期时毛囊下部消失,被一波纹状纤维性结缔组织所代替。因此毛囊下部随不同生长周期而变化。毛囊漏斗和毛囊嵴部则基本上无变化。

  毛母质:由表皮细胞的团块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多样。

  毛乳头:相当于真皮乳头,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及神经的结缔组织。
  2.皮脂腺(sebaceous gland)

  是一种全浆分泌腺,没有腺腔,整个细胞破裂即成为分泌物,皮脂腺与毛囊关系密切,皮脂腺导管大多数开口于毛囊漏斗部。少数皮脂腺与毛囊无关,直接开口于皮肤或粘膜的表面如唇红缘的皮脂腺直接开口于粘膜表面——Fordyce点。不论与毛囊有无关系,其结构基本相同。即为腺体及导管两部分。

  皮脂腺是全分泌腺,皮脂腺细胞自身脂肪脂化之后形成脂质而分泌,脂质成分中最多的是三酸甘油酯,该成分经过皮脂腺导管向表皮排泄过程中分解成为二脂酸甘油酯,单酸甘油酯。在游离脂肪酸中持有C12——C16者发炎性最强,有C16——C18者形成粉刺的作用最明显。

  皮脂腺的发育及分泌活动主要受雄激素的影响,它并不直接受神经的支配。
  小汗腺(Eccrire gland)

  除唇红缘、包皮内侧、龟头、小阴唇、阴蒂及甲床外,小汗腺遍布全身。小汗腺有盘曲的分泌腺,盘曲的真皮导管,垂直的真皮导管及螺旋形表皮内导管所组成。

  腺体:由腺细胞、肌上皮细胞和基底膜带组成,中央有腺腔。腺细胞有两种,即暗细胞和透明细胞。主要依据染色特点而分的。肌上皮细胞呈梭形,排列成一层,位于腺细胞与基底膜带之间。基底膜带位于肌上皮细胞外围PAS反应为阳性。
  大汗腺(Apocrine gland)

  仅见于腋窝、乳晕、脐周、肛周和外阴部。

  腺体:由腺细胞、肌上皮细胞,基底膜带所构成。腺细胞形态不一,随其分泌活动而改变,大致有圆柱形,立方形和扁平形等三种细胞的高度随分泌不同阶级而不同,越活跃细胞越高。分泌时细胞浆顶端脱落至管腔内,所以称为顶浆分泌或断头分泌。

  导管:与小汗腺相同
  甲(Nail)

  包括甲板,甲根及包绕它的组织。甲板由角化的细胞组成。甲根是指甲母即甲母质细胞所在的区域。甲半月的远端是甲床与甲母的分界线。甲板与甲床粘着十分牢固,在甲板的腹侧与甲床间有许多纵行的沟及嵴,使甲床与其下方真皮结缔组织与甲板牢固地粘着。

皮肤的血管,神经与肌肉
  血管系统

  动脉和静脉分别在真皮和皮下组织境界处,乳头下层和乳头层之间形成两个血管网;从肌膜上形成血管网的动静上行至真皮深层的血管网,再向上行至乳头下层血管网,从这里变成终未细动脉再上行至乳头层,形成毛细血管襻(Capillary loop)之后变成毛细血管网静脉段下进行乳头下层的静脉网,再下行经过甚皮深层的静脉性血管网到达下方的皮静脉。
  淋巴系统 

  皮肤的淋巴管分别在乳头下层,真皮深层形成浅网和深网,淋巴管收集流动在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中所有细胞间,纤维间的淋巴液,并与所属淋巴结相联系。
  神经系统

  由知觉神经和植物神经所组成,知觉神经在真皮深层和乳头下层分别形成神经丛,再上行进入乳头。

  (1)知觉神经:游离神经未稍分布在真皮上层,乳头层和毛囊周围,管痛觉。终未小体有①Merkel细胞,②Meissner小体(触觉、压觉),③vater pacini小体(振动感),④Krause小体(冷觉),⑤Raffini小体(温觉)。

  (2)植物神经:皮肤的植物神经为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与知觉神经成为一个神经束而分布于汗腺、立毛肌、血管等。立毛肌、血管受肾上腺素作用的神经支配,小汗腺受胆硷(cholin)作用的神经支配。
  皮肤的肌肉:

  主要为平滑肌。

  (1)立毛肌:始于真皮上层,斜行附着在毛囊的毛囊隆起部分,收缩时皮肤上起鸡皮疙瘩。

  (2)肉样肌:阴囊、乳腺之平滑肌。

  (3)颜面表情肌属于真皮内的横纹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皮肤的生理
下一篇:皮肤解剖学

论坛新帖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