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滴注莫西沙星致精神异常1例
2013-03-19 10:22:35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68岁,因肺癌术后出现气短、咳嗽、咯痰、倦怠乏力1个月,于2012年7月13日入院。

  1个月余前,患者因右肺肺癌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未接受放射治疗和化疗。术后,患者即出现明显气短,活动后喘憋、咳嗽,并咳大量白痰,倦怠乏力,间断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近1个月体重下降5 kg。

  患者既往患高血压病10余年,间断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血压为100~130/60~80 mmHg。既往口服氨茶碱片后曾出现头晕、恶心。否认其他食物、药物过敏史和精神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99次/分,呼吸为24次/分,血压为120/70 mmHg。神志清楚。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5×109/L,中性粒细胞0.67。

  诊断: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T4N3M0),右肺下叶切除术后。

  入院后给予吉非替尼片0.25 g,1次/天口服,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患者咳嗽、乏力症状逐渐好转。

  7月31日20:00,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体温38.0℃,物理降温无效。21:00,体温达39.3℃,心率122次/分,予吲哚美辛栓0.05 g纳肛及补液治疗,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7.9×109/L,中性粒细胞0.87。23:30,体温降至37.6℃。

  8月1日2:30,患者出现寒战,体温38.0℃,血压125/70 mmHg。咳嗽,咳大量黄白色黏痰,痰中无血。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有湿性音,双肺少量干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率109次/分,律齐。无精神异常症状。诊断为重症肺炎。遂停服吉非替尼,改以静脉滴注美罗培南(0.5 g,Q8h)和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 g,1次/天),并予退热、化痰、补液支持治疗。

  8月2日~4日,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天治疗,以抑制炎性渗出。

  8月4日,患者家属诉患者夜间不自主自言自语。追问患者病史,得知患者在以往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3天后,也曾出现类似情况并伴表情异常,停药后症状消失。遂停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改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0.2 g静脉滴注,2次/天。

  8月7日起,患者夜间不自主言语症状消失,直至患者出院未再复发。

  讨论

  本例患者既往无精神病史,在静脉滴注莫西沙星第4天夜间出现不自主言语症状,以往在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3天后曾出现类似症状,于停药后症状消失。按照评定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纳兰霍(Naranjo)计分推算法,本例患者出现的精神症状很可能与莫西沙星有关。

  关于莫西沙星引起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已有报告。周冰等对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2009年收到的93例莫西沙星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莫西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其中,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主要表现为躁动、幻觉、晕厥、意识丧失、记忆力下降、共济失调、癫痫发作、颅内高压、有自杀企图、嗜睡、头晕等。谭喜莹等曾报告1例高龄女性患者口服莫西沙星1天后改为静脉用药,随后出现烦躁、谵语、神志模糊,应答不切题,停药后症状消失。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为氟喹诺酮类药物,此类药物导致神经精神症状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可能如下。

  1. 氟喹诺酮类药物结构中的氟原子能增加该类药物的亲脂性,使组织渗透力增强,易通过血脑屏障,可抑制γ-氨基丁酸( GABA)与受体结合,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产生精神症状。这与R7侧链取代基有关,尤其是未被取代的哌嗪基(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以及吡咯烷基(如托氟沙星、克林沙星)与GABAA受体有更高的亲和力,可阻断GABA与受体的结合。

  2. 氟喹诺酮类药物能直接激活N-甲基-D-天门冬酸和腺苷受体,产生神经精神症状。

  本案例提示,临床医师应警惕氟喹诺酮类药物对神经精神系统的不良作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史,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予以纠正,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临床用药栏目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合作第21期

相关热词搜索:静脉 注莫西沙星

上一篇:腹部巨瘤摘除记
下一篇:入睡打鼾,夜间憋气伴呼吸暂停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