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误诊病例汇总5
2012-10-29 21:03:16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 患儿 男 14岁,因“呕吐半天”就诊,呕吐约10余次,为胃内容物,既往体健,查体:T37.2 P100bpm 急性面容,同时有剑突下压痛,自觉腹部不适,急诊B超:腹腔肠管,阑尾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急性胃炎”,给予“奥美拉唑”同时补液对症治疗。患儿呕吐少许好转,但仍自觉不适,同时有咽部不适感。体检气稍促,咽部少许充血,扁桃体未见红肿,肺部听诊无明显异常,后患儿夜间再次来就诊,仍感咽部不适,同时气促明显,不能平卧,颈部触诊颈部有踏雪感,胸片和胸部CT提示纵隔气肿。
 
  • 半岁,女,发热半呕吐2天,家人带着一家三甲 院看,考虑“手足口”治疗1天好转,第二天患儿再次出现呕吐,发热,到另一间医院,咽荚部可见滤泡,考虑上呼吸道感染。就这样过来7个小时患儿来我院,出现休克的表现,腹胀明显,给予胃肠减压,引出粪渣样引流液,给予积极生理盐水扩容,拍腹平片示:气腹。急诊手术:胃大弯穿孔。术中引出1200ml的粪渣样液体。术后还是全身花斑纹,入住PICU,经积极抗休克等一系列处理后3天,先患儿病情才暂时算是稳定了。
    教训:像这种发热伴呕吐的小婴儿,不能单纯考虑急性胃肠炎,刚开始可能腹膜刺激征,腹胀不明显,但一定要仔细查体。 还有不能收上次别家医院的影响。像这种误诊,真的教训很大。
 
  • 我是个新手,说说前两个夜班碰见的俩个阑尾炎,教训啊 ,郁闷了
    1.第一个夜班:患儿下午住院,家长开始要求保守治疗,5点多做的B超显示阑尾没有肿大,结果静滴完液体后患儿腹痛加剧,强迫体位,这可是我第一个夜班啊,赶紧叫外科会诊,8点多复查B 超显示阑尾已经肿起来了,然后果断动员她家长转院做手术了。(我们医院比较小,不能做腹腔镜的)
    我的教训就是原来阑尾炎的时候说肿肿这么快啊,才三个多小时就肿的跟个小鸡蛋是的,所以碰见了赶紧做,别拖沓。
    2.第二个夜班:患儿,女,入院时发热,腹痛,腹泻,自诉腰痛,未予特别注意。查血常规:WBC 14.0 B超:腹部大量胀气。患儿入院后诊为肠炎,予抗炎处理,结果患儿腹痛症状减轻,体温不稳定,第三天的时候家长要求下午出院,我当时正开会,让他第二天查房在说。结果晚上22:00家长就把她抱回来了,家长说19:00孩子玩着玩着就突然开始疼了,患儿自诉双胁肋部疼痛,呼吸时疼痛加剧,不敢呼吸,查体体温37.2,全腹肌紧张,麦氏点压痛不明显,我又傻了,考虑胸膜或腹膜炎,于是又让他转了......
    第二天晚上打电话关心一下,人家说是阑尾炎,已经动完手术了,我郁闷了,感情就没想过阑尾炎......
 
  • 我遇到一个病倒:2岁男患儿,发热4天入院,为中高热,伴咳嗽。双肺闻湿罗音,左阴囊见一小疱疹,开始结痂,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刚开始怀疑败血病,经抗感染治疗无效。后经主任及一位退休返聘医师会诊后是恙虫病,治愈出院。如果没见过真的会误诊。
 
  • 5个月,肠套叠:
    患儿因“面色苍白伴哭闹不安半小时”入院,患儿1小时前吃奶时有呛咳史,半小时前睡觉时突然出现面色苍白,伴哭闹不安,阵发性,无发热,无咳嗽,无呕吐,无腹泻;急诊拟“上呼吸道感染?”。中午入院。入院后查体:精神差,时有哭闹,面色稍苍白,咽部充血不明显,呼吸尚平稳,两肺呼吸音粗,无罗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腹平软,无包块,无肌卫,无拒按。入院诊断考虑“面色苍白待查:吸入性肺炎?肠痉挛?”;家长较着急,立即予摄胸片,胸片示“心肺无异常;腹部可见软组织影,肠套叠?建议B超”,当时汗颜!再次查体腹部未见明显异常!肛门指检未见异常。急诊B超示“肠套叠”。转上级医院就诊。电话回访,转院后患儿出现呕吐,解果酱样血便,经两次灌肠后复位。
    教训一:该患儿病程短,症状不典型,易误诊。
    教训二:该患儿吃奶时有呛咳史,易误导。
    教训三:面色苍白伴阵发性哭闹不安、精神萎靡的婴幼儿,找不到其他原因解释时,应考虑本病可能,及时行胸腹立位片或腹部B超助诊!
 
  • 我知道的一个误诊病例,我觉得有意思。
    一个女性患儿以“右下腹痛1天"就诊,无呕吐,无腹泻,无发,发热、皮疹等症状,门诊查体发现右下腹压痛明显,反跳痛等典型阑尾炎体征,外科医生检查后考虑为阑尾炎,于是急诊做阑尾切除术,术中发现阑尾并无炎症,肠粘膜见瘀点,追问病史,患儿两2-3天前双下肢曾出现过几粒瘀点,故考虑为过敏性紫癜。
    误诊原因:1.病史采集不详细,2,不典型过敏性紫癜有时易不受重视。

    好久不来了,来说一例
    前一阵收了一个2个月的男孩,36周早产,主因发现肛周脓肿2天,发热1天来院,查体:呼吸促,双肺可闻及罗音, 胸片可见片影,查脑脊液外观清晰,细胞数正常,蛋白1209mg/,糖1.5。诊断化脑、肺炎,给予相应的治疗。3天后复查脑脊液外观清晰,细胞数正常,蛋白1690mg/,糖2.1。患儿精神反应一直很好。住院第14天复查脑脊液外观清晰,细胞数正常,蛋白1730mg/,糖2.7,氯化物一直正常。很是不解,请教新生儿主任。结果是早产孩子目前2个月脑脊液可以是这个样子的。
 
  • 上月,有一男性患儿1y,发热一天来诊,查体:体温38.5°,咽充血,无疱疹及溃疡,呼吸促,48次/分,双肺未闻干湿罗音,心律160次/分,心音有力,无杂音。腹软,肝脾未及,肢端稍凉,无皮疹。考虑小儿肺炎,予抗感染,吸氧等对症处理,第二天早上突发肺出血,立即上呼吸机机械通气,病情变化快,考虑重症手足口病可能,检查皮肤未见皮疹,口腔无溃疡。当天下午肺出血得到控制,循环改善,在手掌发现二处疱疹,确诊手足口病。

    提醒各位儿科同道:值此手足口病流行季节,有发热患儿,一定要检查口腔及手足有无皮疹,有无手足口病接触史,以防漏诊本病。因本病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易引起患儿死亡,引发医疗纠纷。
 
  • 新生儿败血症,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
    患儿,男,生后28小时,胎龄36周,主因发现皮肤黄染6小时入院,入院诊断:新生儿黄疸原因待查。住院后给与蓝光照射,入院第2天,查房时询问病史,1.早破水6小时,2.生后一直吃奶差,无明显呕吐,3.无吐沫,并且家长一直在说小孩生的快,进一步追问从阵发性腹痛到孩子出生多长时间?家长支支吾吾说不上来。查体发现,患儿反应差,皮肤黄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低。觅食、吸吮、拥抱反射未引出,早晨血糖6.9mmol/L。产前检查时曾2次胎心异常并吸氧。考虑 1宫内缺氧。2急产?3.胎膜早破感染?先做个脑CT看看有没有脑出血。做CT回来,突然呼吸心跳停止,经复苏后恢复,鼻导管吸氧经皮血氧可达98%,脑CT回报:缺氧缺血性脑病。但是出现周期性呼吸,口中吐沫,嗜睡,拒奶。双肺呼吸音粗糙,无罗音。考虑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并建议患儿转院治疗。血常规回报:WBC 4*109/L
    随访结果:转院第二天除用抗生素外,还用了血浆,考虑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化脑不除外,病情危重,家长想放弃治疗,第三天家长放弃,患儿死亡。
    该患儿实际存活4天多一点。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症状不典型,不容易引起重视,而且进展迅速后果严重。
    应该吸取的教训:
    1.该患儿胎膜早破是感染的一个因素并未引起重视。
    2.患儿生后吃奶差,几乎没有觅食和吸吮反射,肌张力低,黄疸。任何一项都可以是新生儿败血症的唯一早期表现
    3.患儿血WBC只有4000,提示感染严重,预后差。入院当时未查,是第二天才查的,患儿转院走后结果才回来。提示我们遇到这种孩子应该早点及时的查一个血常规,看看WBC值怎样,对病情的评估有益。
    4.询问病史中,家长一直强调生的快,对我们的诊断也是一个错误的诱导。
    新生儿败血症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需要我们提高认识,仔细鉴别,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挽救患儿生命。
 
  • 说说这样一个误诊病例。
    患儿,男,5岁左右,述膝关节痛1天,无其他症状,来我院就诊,检查患儿关节无红肿,考虑为小儿生长痛,开了口服药回家,半天后患儿病情急剧加重,出现高热,意识不清,再次来院时,患儿已处于休克状态,经抢救无效死亡,后尸解结果:化脓性关节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
    误诊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没有做X线检查,因体征不明显,容易误诊。
 
  • 进修时遇到的一例病例,患儿女,6月因为“发热、咳嗽3天”门诊就诊,当时查血常规wbc4.1*109,N11%,CRP70mg/L,胸片提示支气管肺炎,当时体检“一般情况尚好,呼吸平稳,两肺散在湿罗音”,诊断为肺炎,门诊抗感染,输液等治疗后,重观留院观察,次日凌晨3:AM患儿突然出现面色发绀,呼吸促,四肢末梢冰冷,可见花纹,心率速,立即转入PICU,当时予以气管插管,扩容抗休克,抗感染、静脉丙种球蛋白,血浆等一次系列处理次日患儿生命体征才稳定,诊断肺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感染性休克,感觉真是太险了,个人体会粒缺合并感染真是非常凶险,一定要早期强有力的抗感染,密切注意患儿生命体征尿量等变化,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休克,稍有疏忽后果很严重
 
  • 收了一个10岁的患儿,主诉胸闷2天,心率快1天(当地医院发现心率快);查体:血压125/82mmHg,精神烦躁,颈软,呼吸深快,呼吸双侧对称,未及啰音,心率130次/分,心音低钝,腹部软,无压痛,病理征阴性;拟诊胸闷待查:心肌炎?收心血管科住院;入院查血糖500mg/dL,PH7.0,考虑酮症酸中毒。
 
  • 不完全川崎病有时在临床上很容易误诊,有一4岁女孩,因发热5天入院,体温中度热,热峰38.5℃。双眼球结膜轻度充血,有一过性皮疹,但不明显,无颈淋巴结肿大,无杨莓舌及口唇干裂无手足硬性水肿,无肛周潮红及脱皮,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血小板450*10^9/L。血沉80mm/h,crp40mg/l,ALT130mmol/l,AST240mmol/l,B超未发现冠扩张及辉度改变,考虑病毒感染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查各项病毒抗体均阴性,给予抗病毒及保肝治疗,热退,病程第十天出现指未端脱皮,但不甚明显,复查各项异常指标,均较前下降,仍未考虑不完全川崎病。但但病程后期指未端脱皮渐加重,复查心超未见异常,科内会诊认真为不完全川崎病可能性较大,虽然目前临床症状只有四点符合,但血小板升高,血沉、CRP异常不好用病毒感染来解释,且病毒抗体均阴性,川崎病可出现肝功能损害,给予小剂量阿斯匹林口服,目前正在随诊。
 
  • 说一个我在门诊遇到的病例,女,13岁,因“右下腹痛一天”来门诊就诊,无发热,无呕吐,大小便正常。查体:神志清,痛苦面容,心肺无异常,右下腹有压痛,反跳痛。腹股沟区无肿块,双下肢无紫癜。外院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偏高,血色素,血小板正常。本来就想给患者做个腹腔消化系统B超排除阑尾炎,后来考虑到患儿已 13岁,已来月经,有妇科疾患的可能,加做了一个妇科盆腔B超。结果B超未提示阑尾炎,提示右侧附件肿块,转妇科就诊。提示对于大年龄女孩,腹痛在考虑常见疾患的同时,应警惕妇科疾患的可能,尤其是避免右下腹痛先入为主仅简单考虑阑尾炎,否则就会导致误诊。
 
  • 患儿,男,2天,以“纳差2天”入院,胎龄40周,羊水清,出生Apgar评分6分-8分-9分,生后一直纳差,“吸吮吞咽不协调”,当地医院考虑HIE。门诊医生看的时候没有详细体检就拟HIE收住院了。第2天查房发现除了不太会吞咽以外没有明显神经系统体征,认真检查口腔,发现是腭裂。
    教训是:体检要仔细,不要太过相信转诊医院的诊断,尤其是HIE不要诊断的过宽,吃奶不好的小孩一定要看看口腔。
 
  • 34w臀位产,wt1.9kg,生后有窒息,在暖箱中已经住了9天,第二天经皮测胆红素10,第八天16,第九天17.患儿一般情况可,鼻饲早产配方奶耐受良好,呼吸比较平稳,心率140,无腹胀及肝脾肿大。血第二天wbc19.8x109,第九天8.2x109,红细胞hb和plt均正常,血型ab,crp小于0.49.
    主任说注意排除肝炎综合征和甲低,则查了肝功肾功心肌酶k,na,cl,ca,t3,t4,tsh等均显示正常,总胆红素253umol,间接胆红素238,白蛋白球蛋白也在正常范围
    仔细的再翻病例再给患儿查体,发现一,患儿身体小纸尿裤大、胸前三个电极片,导致五天来患儿蓝光照射效果不佳。第二该患儿竟然四天未解大便,大意啊,肝肠循环,给予温盐水灌肠灌出大量的深绿色稀便
    以上为黄疸的两大原因,等待继续治疗效果,或许还需要待排其他黄疸原因
 
  • 昨天收治一病例,男,3岁,腹痛半呕吐频繁一天,呕吐胆汁样液体,早上6点40入院,入院查体右侧腹部压痛明显,无明显反跳痛,腹肌软,B超仅见少量腹腔积液,阑尾未见异常,患儿入院是请外科会诊,外科竟然说没问题,收入儿内科,予以补液等对症治疗,患儿症状一直未改善,11点行腹部立卧位片,未见明显异常,下午患儿腹痛缓解,但精神差一直未改善。再次行B超检查,示肠蠕动减慢,怀疑肠梗阻可能 ,18点转上级医院,检查一直无明显异常,但呕吐症状及精神差一直无缓解,有加重趋势。24点行剖腹探查,患儿盲肠扭转,形成绞轧性肠梗死吗,小肠坏死四分之一。该例病例示患儿即使出现了梗阻也不一定很典型,不一定都有典型的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症状 。
 
  • 最近碰到几个腹痛的孩子挺有意思。第一个,患儿,3岁,既往体健,无腹痛病史,主诉是腹痛、呕吐2天,腹痛脐周为著,呕吐剧烈含胆汁,当地应用开塞露后解黄色成形便1次,无粘液脓血,无腹胀,无发热,无皮疹紫癜,无咳嗽、气促,在当地查腹部CT平扫未见异常,应用西咪替丁及头孢噻肟、补液等治疗无好转来我院,查体:精软,无黄疸,腹部平软,未见胃肠型,未及包块,中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立即查腹部直立位片未见异常,B超腹腔淋巴结肿大,血象CRP无异常,脂肪酶、血尿淀粉酶均正常,肝肾功能正常,与头孢噻肟针、潘托拉唑钠针、补液、禁食1天,无好转,仔细观察发现患儿喜欢胸膝位和左侧卧位,考虑可能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急诊查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12°,查上消化道造影提示“笔杆征”和“钟摆征”,确诊该诊断。
    这个病例的主诉其实我们工作中常常遇到,但常规治疗无好转,仔细的观察还是可以找到诊断的线索,另外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虽然属于外科疾病,但患儿往往现在内科就诊,大多数可能有反复腹痛呕吐发作病史,但急性病人也不能忽略。
 
  • 患儿,男,3天,以“反复抽搐半天”入院,胎龄40周,出生无窒息,无胎膜早破史,羊水2度浑浊,产前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生后60小时左右出现四肢阵挛性抽搐,抽搐时伴肤色青紫,入院时发热,39度,双肺呼吸音粗,心音钝,心率160次/分,(抽搐时更快),神经征明显。入院初步诊断:新生儿惊厥:化脑可能?脑损伤?予镇静、脱水降颅压、补液等治疗无好转,仍频繁抽搐。后来循环情况越来越差,心率升高到200次/分,接心电监护发现室速。最后诊断是心肌炎,心脑综合征,心源性休克。
    教训:抽搐的病人要注意心律、心率,特别是惊厥原因不明确的,要警惕心脑综合征的可能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接个心电监护,查查心电图。
 
  • 昨天新收了一个患儿,9岁大,出现咳嗽10天,加重伴喘息2天,胸片:肺炎;曾在当地医院住院给予抗感染无缓解就诊于我院。家族无哮喘病史,无过敏史,1年前有吞铅笔史,(后自行排出),这次来住院上级医生查房建议行胸部透视排除异物吸入。结果出来的确让人吃惊:右下肺叶呼气相延迟。考虑异物。请耳鼻喉科行纤支镜取出1年前的铅笔套!
    考虑当时食入铅笔时有呕吐,导致中空性的套子呛入肺中,又正好恰在支气管口,所以无明显窒息等不适,本次感染诱发了。
 
  • 昨天门诊,一婴儿,4个月余,家属代主诉“自出生发现患儿口唇四肢末梢发绀自今”,持续性,查体可见口唇,四肢末梢轻度发绀,当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其次是高铁血红蛋白增多症,可是心脏反复听诊未发现明显杂音,再次询问家属,患儿紫绀是否在患儿哭闹或吃奶时加重,患儿家属诉无差别,并了解患儿平素体质好,无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于是我几乎否定了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患儿家长诉天冷时,患儿紫绀加重,让我想起见过的雷诺氏综合症,但该病多见于成人,而且发病率很低。于是我开了血常规,看是否是高铁血红蛋白增多症,随便开了心脏彩超。结果没有回来之前我觉得高铁血红蛋白增多症可能性大些。检查结果回来后,血红蛋白187g/L,心脏彩超示:法氏四联症。血红蛋白增多是继发性增高,后来我分析,虽然诊断思路不算复杂,但假如我没检查心脏彩超可能会误诊:所得经验1、不能因为未闻及心脏杂音就轻易否定心脏病 心脏杂音取决于右室流出道的狭窄程度,当狭窄极严重时可以听不到杂音,家属诉天冷患儿紫绀家长,可能病情一步恶化有关。2、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小,活动量不大,不容易表现太多的临床症状,当怀疑心脏病可能时,应借助必要的辅助检查。3、患儿家长毕竟不是学医的,他们观察患儿有局限性,应用医生的眼光去看问题,用医生的思维去分析问题。(第一次发言,望加分,以方便看更有价值的发言,谢谢)
 

相关热词搜索:儿科 常见 误诊 病例

上一篇:儿科常见误诊病例汇总4
下一篇:儿科常见误诊病例汇总6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