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配合新方法
2009-12-01 23:35:28   来源: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作者:  评论:0 点击:

(本文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周昕等)
    我院药剂科是从2005 年开始参与会诊工作的,涉及的科室有普外、胆道外科、中医外科、骨科等外科病区以及心内、呼吸、急诊、风湿、肾内、中医示范病区等内科病区,主要涉及的用药问题有抗感染药物的合理选用,止血药、抗高血压药、内分泌等药物的使用以及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等,其中大部分为疑难病例。
    以下就我院一例全院会诊的病历进行分析,来探讨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药师在其中可以起的作用。
    1 病例介绍
    患者(病例号192541),女性,77 岁,于2005 年8 月20 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皮肤黄染,全身皮肤瘙痒,无发热、无腹痛、无呕吐,半年内体重下降约15 kg。B 超结果显示,胆囊已切,总胆管有结石可能,左肾囊肿伴结石。8 月22日查肝功能:总胆红素 567.4 μmol·L-1,结合胆红素 460.4μmol·L-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232 U·L-1,予保肝治疗。8 月30 日复查肝功能:总胆红素 350.5 μmol·L-1,结合胆红素 276.1 μmol·L-1,ALT 86 U·L-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76 U·L-1 于当日收治我院外科。
    患者有甲亢史,胃窦炎史,有胆囊切除史二十余年,术后恢复良好,否认其他重要脏器疾病史。询问用药史,患者因甲亢于7 月上旬来我院门诊,口服甲巯咪唑片剂5 mg,bid。入院时患者全身皮肤黏膜明显黄染,皮肤瘙痒,饮食大便正常,小便黄色。专科检查:皮肤巩膜黄染,腹平稍紧,中右上腹压痛,无肌卫反跳痛,未及肌卫及包块,肝脾下未及,肝肾叩痛(-),肠鸣音每分钟3~5 次,移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入院后停用甲巯咪唑,完善各项检查以明确诊断,给予以下治疗:① 20 mL 茵栀黄针剂+250 mL 5%GS,iv qd (8月31 日~9 月26 日),0.6 g 甘草酸二铵(阿拓莫兰)针剂+250 mL 5%GS,iv qd (8 月31 日~10 月20 日),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思泰美)片剂口服(9 月4 日~9 月9 日),100 U辅酶A(Co-A)针剂40 mg+三磷酸腺苷(ATP)针剂20 mg+5mL 10%KCl+10% GS 250 mL,iv qd(8 月31 日~10 月13 日),100 U Co-A 40 mg+ATP+10% GS 250 mL iv qd (10 月14 日~10 月17 日)等保肝;②5% GNS 250 mL+1 g VC+0.1 gVB6+20 mg VK1(8 月31 日~9 月12 日) iv qd,5%GS 250 mL+门冬酸铵钾镁(天甲美)针剂2 g iv qd 补充维生素及电解质;③予2 粒百令胶囊po tid(8 月31 日~9 月30 日),2 粒螺旋藻(施普瑞)po tid (8 月31 日~9 月26 日),2 粒水飞蓟素片(益肝灵)po tid (8 月31 日~10 月13 日)增强免疫保肝,300 mg胰酶(佳宜)胶囊po tid (9 月8 日~10 月20 日)口服帮助消化;④同时给予中药治疗,治则为清热利湿,主要中药为茵陈汤合一贯煎加减。
    9 月2 日患者血常规出现红细胞19.7×10*12 个·L-1,血红蛋白61 g·L-1,出现严重贫血,于9 月4 日,9 月5 日各输少量血浆200 mL 予纠正,8 月30 日白蛋白24.8 g·L-1,予9 月2 日,9 月3 日各予人体白蛋白10 g 纠正低蛋白血症。由于肝损病因不明,在会诊排除其他原因以后,药师提出可能是药物性肝损作为可能的原因被采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肝功能指标多次反复,效果不佳,于9 月13 日再一次会诊后,药师提出可以给予甘草酸二铵(甘利欣)来治疗,并建议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医生采纳了建议,分别于9 月13 日~9 月30 日,10 月1 日~10 月10 日和10 月11 日~10 月17 日给予甘利欣针剂150,100,50 mg qd 静脉滴注,10 月18 以后给予甘利欣 50 mg tid,po 保肝治疗,肝功能得到较好恢复。
    治疗过程中各项主要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见表1,其他指标:甲胎蛋白 3.5,癌胚抗原 1.8 μg·L-1, CA-199 19.2 μg·L-1,甲、丙、丁、戊抗体均(-),影像学示CT 示肝脏无明显异常。


    2 讨 论
    2.1 引起黄疸的原因有几方面: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肝内胆管占位、药物性黄疸等。患者因诊断不明,入院后给予各项理化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B 超,胸片、甲状腺等指标,经过两周治疗患者肝功能指标多次反复,效果不明显,故于9 月13 日 进行大会诊。
    分析患者直接胆红素升高,应有阻塞性黄疸的可能,但两次B 超皆无此迹象,胆管亦未扩张,不符合外科治疗指征,因此可排除阻塞性黄疸可能;溶血性黄疸实验室检查见总胆红素增加,结合胆红素正常,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多小于20%,尿胆红素(-),尿胆原增加,AST、ALT、碱性磷酸酶、血清谷氨酰转肽酶等多为正常,而病人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60%,AST、ALT、碱性磷酸酶、血清谷氨酰转肽酶等亦皆升高,尿胆红素(++),尿胆原(-),故可排除溶血性黄疸的可能;病毒性肝炎也可能引起黄疸,常见肝区疼痛,食欲不振等,且病毒学检测可见相关病毒抗体,该患者甲、丙、丁、戊抗体均(-),且无相关症状,可排除病毒性肝炎可能;CT 示肝脏无明显异常,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及CA-199 均正常,排除了肝脏占位的可能。
    排除以上原因,我们药师认为可能是药物的原因。肝损害指血清ALT 或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至正常值上限的2 倍以上,或AST、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同时升高,且其中1 项指标高于正常值上限的2 倍以上。药物性肝损害诊断参考为:①药物治疗与肝损害症状及肝脏生化异常出现的时间有关联性;②有停药后肝脏生化指标迅速恢复正常的经过;③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的肝损害;④再次用药后谷丙转氨酶水平至少升高至正常值2 倍以上;符合以上标准的①~③,或①~③中有两项符合,加上④,可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
    在本病历符合①③项,故药物性肝损的可能较大。引起肝损伤的药物经分析可能是患者在入院前服用1月余的甲巯咪唑。该药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主要的副反应是皮疹、瘙痒、粒细胞减少和肝功能损害等。目前肝损害的机制尚未明确,有两种可能:①与机体的特异质反应有关,与药物剂量无关,激素应用有一定疗效;②剂量过多药物中毒,甲巯咪唑进入血循环后约60%在肝内破坏,故可引起肝损害,以肝内瘀阻为多见,主要表现为黄疸。该患者之所以会发生肝损,可能与其胆囊切除史有关,加之患者为老年女性,平日工作劳累,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水谷食物难以转化为精卫,阴液失于涵养,以致肝阴不足,湿毒外溢,溢于肌肤为黄疸。后来经上报不良反应中心,本病例亦评价为由甲巯咪唑引起的肝功能损害。
    今后对于有肝胆病史的甲亢患者建议服药前和过程中须监测肝功能,尤其在服药前2 个月,必须每2 周复查1次,服药期间如出现消化道症状,需高度怀疑肝损。轻度肝细胞损伤只需减少用量为5~15 mg·d-1,辅以护肝药物治疗,密切观察,每周复查1 次,如肝功能持续损害,需立即停药选用一般护肝药如联苯双酯、还原性谷胱甘肽、甘利欣、激素等,并加强支持治疗;如甲亢严重,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减轻症状,待肝功能正常后,换另一种抗甲状腺药,小剂量开始,或选用手术治疗。
    2.2 从肝功能变化可以看出,开始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ALT,AST 经治疗改善不明显,但是9 月13 日会诊药师建议加用甘草酸二铵后,肝功能开始逐步改善,在治疗1 周后,甘草酸二铵逐步减量,后转为口服。至于其他药物螺旋藻益气养血、化痰降浊,提高免疫力;百令胶囊主要含有冬虫夏草等成分具有补肺肾、益精气、增强机体抵抗力;水飞蓟素清热利湿,有助于协同甘草酸二铵发挥作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为患者自带药物,其作用机理为它为甲基供体(转甲基作用)和生理性硫基化合物(如半胱氨酸,牛磺酸,谷胱甘肽和辅酶A 等)的前体(转硫基作用)参与体内重要的生化反应,有助于防止肝内胆汁郁积;而中药汤剂利湿清热补肝肾均起到很好辅助治疗作用。
    2.3 在本病例中,该患者一度诊断不明确,是在各科医生排除了其他原因后,药师从药物的角度提出了药物性肝损的可能,得到了医生的认可,并在肝功能控制不好的前提下,提出加用甘草酸二铵治疗的意见,得到了医生的采纳,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个病历说明,药师可以从药学的角度,对临床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尿道 前列腺 护理

上一篇:难得一见的胎儿型多囊肾
下一篇:口干不都是干燥综合征

论坛新帖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