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疗法浅谈
2012-03-08 20:29:24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天灸疗法简介

  天灸又称“冷灸”、“自然灸”,属于非火热灸法,是采用刺激性的药物贴敷于穴位或患处皮肤表面,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该疗法通过将刺激性的药物贴敷于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

  因该疗法能发泡且稍有发痒、刺激感,故以灸名,也称发泡疗法。

  由于天灸疗法主要是通过外敷药物,使穴位或患部皮肤红赤、发泡而起作用,所以用药有其特殊要求,多选用对皮肤有刺激起泡作用的辛温或有毒之品。常用的有斑蝥、白芥子、甘遂、巴豆、旱莲草等。

  常用方法

  天灸的种类很多,临床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蒜泥灸 将大蒜捣烂如泥,取3~5 g涂敷穴位上,敷灸时间为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变红起泡为度。如敷灸涌泉穴可治疗咯血、衄血;敷灸合谷穴可治扁桃体炎;敷灸鱼际穴可治喉痹等。

  斑蝥灸 取斑蝥适量研为细末。使用时先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小孔如黄豆大,贴在施灸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将斑蝥粉少许置于孔中,上面再 贴胶布固定,以局部发痒、变红、起泡为度,然后去除胶布与药粉;也可用适量斑蝥粉,以甘油调和外敷;或将斑蝥浸于醋或95%酒精中,10天后擦涂患处。该 法适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关节疼痛、黄疸、胃痛等病症。

  白芥子灸 将白芥子末与黄酒或姜汁调为糊膏状,制成硬币大小,敷贴穴位上,胶布固定。敷灸时间为2~4小时,以局部充血、潮红或皮肤起泡为度。该法适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注意事项

  天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妊娠女性、年老体弱者、皮肤过敏患者等应慎用或禁用。

  贴药处避免挤压。贴药后局部皮肤有轻度灼热感为正常现象,一般3~4小时后可将药物自行除去,切忌贴药时间过长。若贴药后,局部灼热难受,可提前除去 药物。贴药后局部起水泡可涂万花油。贴药当日禁食生冷寒凉辛辣之物,忌食海鲜、鹅、鸭等易引起过敏之食物。贴敷当天最好不要洗澡。

  适宜时间

  中医提倡“夏灸三伏,冬灸三九”。三伏天灸疗法是根据自然界三伏天阳气最盛,结合易经阴阳转化和天人相应理论,借助三伏天大自然阳气生发、人体阳气有 随之旺盛之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对冬季易发病患者用药物敷贴于某些特定的穴位,以达扶阳驱寒的目的;同时为秋冬储备阳气,使患者冬季阳气充足、 阴精藏而不外泻,从而调整阴阳,提高抗病能力。

  三九天是数九寒天中天气最寒冷的时候。冬天是万物闭藏的季节,无论是自然还是人体,都开始进入阳气衰微、阴气盛的状态,而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本身 久病必虚,这类患者本身就是虚寒体质,再加上冬季阴寒最盛,易损人体阳气,所以在冬季呼吸道疾病患者最难挨,病情最易出现反复。因此,在这个季节里,“三 九天灸”通过调理“任督”二脉来协调阴阳,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尤其是体质偏阳虚和气虚的患者效果显著。

  三九天灸疗法是三伏天灸疗法的补充。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使机体阴阳平衡,增强抗病能力和病后的自我康复能力。

  天灸的主要作用原理

  天灸的作用原理较为复杂,主要有如下几项。

  局部组织的刺激作用 天灸所采用的药物大都带有较强的刺激性,有使皮肤发泡的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从而起到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的作用;甚者发泡化脓,使渗出液增加,能发挥消炎退肿的效果。

  经络穴位的调衡作用 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相关理论,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不仅能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 点。天灸疗法通过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 态产生良好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使其趋于平衡,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 天灸药物透过特异腧穴的皮肤,其有效成分通过血液循环直达病变部位,发挥其药理效应。更重要的是药物通过经络腧穴吸收、传输、利 用的同时,经络腧穴对药物刺激做出较强反应,将药物作用放大,其疗效是经络腧穴与药物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

  神经调节作用 天灸主要通过药物使作用部位的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进入活动状态,从而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免疫机能调解作用 天灸疗法可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激发机体的调节功能,从而调整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医科 唐青青 王茵萍)

相关热词搜索:天灸 疗法

上一篇:治疗2型糖尿病养阴益气化瘀法的应用方药
下一篇:CAG中医治法首位是健脾益气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