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聋儿约占聋病儿童的大多数
2012-03-08 20:09:11   来源:医学论坛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国内统计资料显示,后天性聋儿约占聋病儿童的67% ~86%。该病多发于刚出生~5岁的儿童,因其活泼好动,危险防护意识差,易受伤害。

  药物性耳聋

  药物性耳聋是遗传和环境互相影响所致,该病是因使用某些药物治病或接触某些化学制剂导致位听神经系统受到中毒性损害而引发听力下降、眩晕甚至全 聋。某些儿童因存在母系传递的线粒体基因突变,故对于氨基糖苷类药物极其敏感。由氨基糖苷类引起的药物性耳聋为终身性耳聋,目前尚无治疗良方。

  每年,我国新增聋儿中的60%以上为药物性耳聋。除了人们熟知的链霉素外,临床上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还有卡那霉素、核糖霉素、庆大霉素、妥 布霉素等20余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须注意:①与强利尿药联用可增加耳毒性;②两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用不但抗菌作用不扩大,还可增强对第8对脑神经 的损伤和对肾脏的毒性。

  母亲在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头3个月)应禁用损害胎儿内耳的药物(如链霉素)。儿童必须使用耳毒性药物时,应密切观察,特别注意有无耳鸣、头晕等现象。

  感染性疾病所致耳聋

  某些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病毒感染(如脑膜炎、麻疹、猩红热和白喉等),可引起耳聋或听力迟钝。其中,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见。

  因耳部生理结构的特点,幼儿上呼吸道感染、以平仰位吸吮乳汁或恶心、呕吐时,常发生中耳腔的细菌感染,造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腔内脓液不断 增多,儿童会因耳痛加剧而大哭,脓液增多的压力也会引起鼓膜穿孔或破裂。若不及时就医或治疗不彻底,可造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使鼓膜不断遭到破坏,对听力 的影响将日趋严重。

  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时,应在使用鼻腔收敛剂以使鼻腔通畅的同时应用抗生素,必要时可行咽鼓管吹张或鼓膜穿刺抽液等处理,并治疗诱发因素(如增殖体过度肥大)。因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等,故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是降低中耳炎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外伤性耳聋

  耳部外伤、颅脑外伤、脑震荡或不正确地掏耳等都可引起外伤性耳聋。家长应避免一不当的方法(如猛击其头部)教育子女。对于年幼儿童应细致照顾,以防其头部摔伤。过节放鞭炮时,家长应嘱咐儿童站远些,以免爆炸气浪损伤其鼓膜。

相关热词搜索:后天性聋

上一篇:成人和老年性耳聋的治疗
下一篇:耳聋基本知识简介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