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嗜睡症的根源
2014-01-28 21:28:51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在工作忙碌的日子里打瞌睡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一杯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就会使我们迅速回到正常工作中去。
新的研究显示,一些人患有过度嗜睡症,因为这些人自然地产生一种类似镇静剂的化合物。
原发性嗜睡症的根源
胡德良 译
在工作忙碌的日子里打瞌睡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一杯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就会使我们迅速回到正常工作中去。但是,拥有某种睡眠失调的人,即使在夜晚睡眠时数在十个小时甚至时间更长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极力地克服强烈的睡欲。对于这些人来讲,咖啡因不起作用,药力更大的兴奋剂处方也好不了多少。现在,通过对一小部分病人进行研究表明,这种疾病可能有着一个令人吃惊的病因:一种自然产生的化合物作用于大脑,这种化合物跟安定片和赞安诺之类的镇静剂中的关键成分极为类似。
这种病被称为“原发性嗜睡症”,它不同于大家更为熟悉的睡眠失调性嗜睡。睡眠失调性嗜睡病人往往在白天期间产生更加持续性的睡意,而不是“睡意突袭”。原发性嗜睡症病因不明,治疗方案缺乏。长期以来,亚特兰大市埃默里大学的神经病学家大卫.拉伊对此深感困惑。“我们的病人中有三分之一处于残疾状态,”他说,“而他们都是些二三十岁的人。
拉伊及同事对于正在产生的病情怀有一种预感,他们带着这种预感开始了这项新研究。几种治疗失眠症的药物通过将受体指向γ-氨基丁酸来增进睡眠,而γ-氨基丁酸是一种抑制神经活动的神经递质。拉伊猜测,他的嗜睡病人大脑中可能含有某种起同样作用的未知化合物,增强了所谓的A型γ-氨基丁酸受体的活动。为了发现这种神秘的化合物,拉伊及同事对32个过度嗜睡的病人进行了脊椎穿刺,提取了脑髓液。脑髓液是浸泡并隔离大脑及脊髓的液体。然后,他们将病人的脑髓液添加到遗传工程细胞中,以产生A型γ-氨基丁酸受体,同时观测标志着这种受体活动程度的微电流。
在第一步中,没有任何情况发生。然而,当研究人员往细胞中加入脑髓液以及γ-氨基丁酸时,他们看到电响应的强烈程度为单独加入γ-氨基丁酸时的两倍。今天,研究人员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报道说:所有试验表明,病人的脑髓液不能直接激活A型γ-氨基丁酸受体,但他们的脑髓液的确能够使这种受体对γ-氨基丁酸的敏感度提高将近一倍。这个效应类似于一种叫做苯二氮的药物,苯二氮是安定片之类抗焦虑药物中的活性成分。当研究人员利用睡眠模式正常的人的脑髓液处理这些细胞时,却没有这些效应。
进一步试验表明,病人脑髓液中的这种具有催眠作用的化合物是一种肽,或者说是一种小蛋白,可能是由大脑产生的,但是它在其他方面的特性仍然不为人所知。
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神经科学家克利福德.萨珀说,内源性苯二氮类化合物可能会引起嗜睡的观点是意大利临床治疗睡眠障碍的先驱埃里奥.鲁格雷西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但是后来证实,鲁格雷西的病人中有好几个人当时正在服用苯二氮,这样其论据被削弱了,这个观点也就不再有人关注。萨珀说,这项新研究中的病例是强有力的证据。
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拉伊及同事设计了一项初步研究,研究了7个病人,这些病人正在服用一种叫做“氟马西尼”的药物,该药物可以抵消苯二氮,通常用来治疗苯二氮类药物用药过量的病人。研究人员报道说:为病人注射了氟马西尼之后,利用好几种清醒度测量方法显示,病人均达到接近正常的清醒水平。拉伊称,这些效应可持续多达几个小时。
研究人员希望获得较长时间的药效,他们说服制造这种药物的豪夫迈-罗氏制药公司捐赠了一种粉剂,这种粉剂可以制成片剂在舌下含服,并且还可以制成膏剂涂于皮肤上。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报道说:四年来,一个30岁左右的病人一直在利用这种联合剂型,病情显著好转。这位病人的过度嗜睡曾经迫使她休假,现在她又回到了自己的律师岗位上。
萨珀说:为了真正地使研究结果具有说服力,研究人员还需要在较大规模的双盲试验中进行重复研究,尽管如此,这些发现肯定是令人兴奋的。
伊利诺斯州埃文斯顿市西北大学神经病学家菲利丝齐表示,虽然仍需进行重复研究,这项研究仍然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窗口,使我们重新考虑如何治疗主要的过度嗜睡症问题。“这些病人对于兴奋剂没有良好的反应,”菲利丝齐说,“就像拉伊所说,抑制γ-氨基丁酸的催眠作用或许是更好的策略,相当于只是松开制动器,而不是踩下油门。
拉伊说,下一步该做什么是显而易见的:找到一种更为便捷的办法去发现这种神秘化合物的特性,进行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检测氟马西尼所带来的益处。然而,研究人员首先需要有人来资助这样一项研究,可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承担所需费用。
译自:美国《科学》杂志网站(21 November 2012, 2:35 PM)
原著:Greg Miller


相关热词搜索:原发性嗜睡症

上一篇:睡眠障碍或影响血管性认知衰退
下一篇:说出“头脑的语言”,可以增强记忆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