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向口服抗凝剂患者提供自我管理选项
2011-12-15 10:42:01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背景
尽管有效性的证据充分,但是对口服抗凝剂自我测试和自我管理的理解仍然不一致。为了阐明口服抗凝剂自我监测的价值,我们开展了独立研究原始数据荟萃分析,填补多个重要的证据缺口,其中包括估计自我监测对死亡、首次大出血及血栓栓塞时间的影响。
方法
我们检索了 Ovid 版的 Embase (医学文摘资料库) (1980—2009) 及 Medline (1966—2009),并使用最大灵敏度策略将检索限定为随机试验。我们联系了纳入试验的所有作者,并请求获得独立研究原始数据:主要结果指标为发生死 亡、首次大出血和首次血栓栓塞事件的时间。 我们根据年龄、对照组治疗的类型(抗凝诊所治疗 vs 基础医疗机构治疗)、单独的自我测试 vs.自我管理和性别因素,进行了预设亚组分析。 我们分别分析了心脏机械瓣膜患者或房颤患者。 我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方法计算了汇总的风险比,进行了相互作用和异质性测试,并计算了治疗需要的具体时间。
结果
从 1357 篇摘要中,我们纳入了包含 6417 名参与者及 12,800 人年随访数据的 11 项试验。 我们报告自我监测组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显著减少(风险比 0·51;95% 置信区间 [CI] 0·31—0·850),但是大出血事件 (0·88, 0·74—1·06) 或死亡 (0·82, 0·62—1·09) 无显著减少。 年龄小于 55 岁的参与者(风险比 0·33,95% CI 0·17—0·66)及具有心脏机械瓣膜的参与者 (0·52, 0·35—0·77) 显示血栓性事件的发生显著减少。 高龄老人(年龄 ≥85 岁,n=99)的主要结果指标分析表明,干预措施对所有结果指标无显著不良影响。
结果解读
我们的分析表明,口服抗凝剂的自我监测和自我管理是所有年龄段适合患者的安全选项。还应向患者提供具有适当医疗保健支持作后盾的疾病自我管理选项。
Heneghan C, Ward A, Perera R. Self-monitoring of oral anticoagula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The Lancet. 2011;doi:10.1016/S0140-6736(11)61294-4.
上一篇:诊断白血病的常见误区
下一篇: 抗血小板剂用于间歇性跛行的系统性回顾
论坛新帖
频道总排行
医学推广
频道本月排行
热门购物
评论排行
- 201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真...(13)
- 腋臭手术视频(11)
- 2008年考研英语真题及参考答案(5)
- 节食挑食最伤女人的免疫系统(5)
- 核辐射的定义和单位(5)
- CKD患者Tm与IMT相关(5)
- 齐鲁医院普外科开展“喉返神经监护...(5)
- windows7激活工具WIN7 Activation v1.7(5)
- 正常微循环(5)
- 美大学性教育课来真的 男女上阵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