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挑战:顽固性烧心伴体重进行性下降一例
2015-01-26 21:48:52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白色海绵状斑痣是一种遗传性或家族性疾病,多表现为口腔粘膜病变。来自意大利博洛尼亚M.F.Toniolo医院内镜中心Gizzi医生等报道了一例罕见的食管远端白色海绵状斑痣,文章发表在最近的Gut上。
患者,男性,52岁,顽固性烧心3个月,体重进行性下降约5kg。早期曾给予经验性治疗奥美拉唑20mg/日,症状仍反复发作,PPI治疗效果不佳。既往体健,无特殊用药史,体格检查无异常。所有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巨细胞病毒、疱疹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均为阴性。
胃镜检查,在食管的远端部分可见一厚实的白色膜,延伸并穿过贲门,周围粘膜略扁平,无发红(图1A)。初步诊断食管念珠菌病,给予制霉菌素治疗,效果差。活检组织学检查示,无明显异常,尤其是无炎症迹象。再行胃镜检查并广泛活检取样。
图1.A.胃镜显示在食管远端部分可见一厚实的白色膜,延伸穿过贲门。B.活检组织学检查,HE染色,可见过度角化,角质细胞胞膜突起,胞质内有清晰的液泡,呈典型的“编织”状。
诊断及讨论:
活检病理显示,食管上皮角化过度增厚,放大后可见角质细胞胞膜突起,胞质可见清晰的液泡,细胞交织在一起呈典型的“编织”状(图1B)。反复观察未发现分化不良和炎症表现。碘酸淀粉酶消化后,未发现胞质内糖原。
尽管没有特征性表现,结合胃镜所见和组织学检查,可以推定诊断为白色海绵状斑痣。
白色海绵状斑痣,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表现为鳞状上皮细胞变异,多见于口腔粘膜,口外病变少见,曾报道过的有鼻粘膜、直肠、外阴、阴道和食管。致病性角蛋白突变已确定为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尤其是与KRT4和KRT13基因突变有关。
本例特别之处在于,表现为食管病变,而无口腔病变,另外,与以往报道的病变位于近端食管不同,本例病变部分位于食管的远端。在一些报道的病例中,食管白色海绵状斑痣临床表现,多为严重的吞咽痛和吞咽困难,本例以顽固性烧心为主要表现。
针对患者症状,给予大剂量硫糖铝混悬液和海藻酸钠口服,患者诉烧心症状较前改善,并出现体重增加。治疗3个月后,症状控制良好,再次给予胃镜检查,结果较前无明显改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01.20 今日学霸必读
下一篇:地中海式饮食有望降低脂肪肝发生率
论坛新帖
频道总排行
医学推广
频道本月排行
热门购物
评论排行
- 201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真...(13)
- 腋臭手术视频(11)
- 2008年考研英语真题及参考答案(5)
- 节食挑食最伤女人的免疫系统(5)
- 核辐射的定义和单位(5)
- CKD患者Tm与IMT相关(5)
- 齐鲁医院普外科开展“喉返神经监护...(5)
- windows7激活工具WIN7 Activation v1.7(5)
- 正常微循环(5)
- 美大学性教育课来真的 男女上阵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