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疾病治疗进入“微创时代”
2012-08-27 19:42:22   来源:医学论坛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8月25日,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承办的2012消化内镜微创诊治新进展学术研讨暨手术演示会在南京举办,多位国内著名消化内镜专家都参加会议并做了高水平的手术演示。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已经有过超过半数的消化道疾病可以通过内镜进行微创治疗,不再需要到外科开刀手术。可以说,消化道疾病的治疗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微创时代”。

  消化内镜从单纯检查发展到诊治两用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病中心杨云生教授告诉记者,消化内镜技术广泛应用于微创治疗还是近十年的事情。原来食管 平滑肌瘤、食管黏膜下肿瘤、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胃肠道良性病变等消化道疾病主要依靠胸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胸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患者需要承受较大 痛苦,而且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费用也会相对高,还会留下手术疤痕。

  随着医疗技术和器械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中来。而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胃镜、胆道镜等消化内镜不仅 仅是用于检查,同样可以进行微创手术。从最初的胃肠道息肉摘除,到现在的胆总管取石、胰胆管支架放置、食管黏膜下肿瘤隧道内镜切除术等一系列的复杂微创手 术,消化内镜下的微创技术临床应用已经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科主任夏金荣教授指出,目前,已经超过50%的消化道疾病可以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凭借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体 表不留任何疤痕等优势,微创技术也被广大患者所接受。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US(超声内镜术)、ESD(黏膜剥离术)等专业术语也被普通 老百姓所熟知,食管平滑肌瘤、食道黏膜下肿瘤、贲门失驰缓症、胃间质瘤、消化道息肉、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胆总管结石、胆管 癌、胆管狭窄、胰管结石、胰头癌晚期、胰腺癌、胰腺假性囊肿、胰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等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选择微创治疗。因此,可以说消化道疾病的“微创时 代”已经来临。

  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安全可靠

  夏金荣教授说,虽然大多数患者都已经接受了微创手术,不过还是有一部分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心存疑虑。有的患者会担心微创手术不能把肿瘤完全切干净,留下后患;有的患者担心术中术后会出现穿孔、出血等情况。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

  专家介绍说,消化内镜下的微创治疗有严格的流程。首先要通过相应的内镜检查来发现病灶,然后对其进行染色处理,进而确定病灶的范围,再利用超声 内镜明确病灶深度,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然后施行微创手术。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经过多中心随机双盲对比研究,证实微创手术的疗效与外科手术等同,没有明显 差异。至于术中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的几率很小,即便出现了这类情况,也有相应的处理方法。

  如何早期发现消化道疾病

  夏金荣教授特别提醒说,疾病的治疗是一方面,但是预防和早期发现更加重要,在中晚期肿瘤等的治疗上,无论是外科手术还是微创治疗的效果都会打折扣。

  那么如何及早发现消化道疾病呢?首先规律饮食,合理作息是前提,常规的定期体检是不可或缺的。其次就是对身体的一些症状和表现要引起警惕。

  食道肿瘤常常会表现为胸骨后疼痛、胸骨后有阻塞感,进食不畅、轻度吞咽困难等;胃部疾病可能会表现有一段时间无食欲、腹胀、消瘦、体重明显下降 等,还有时间较长的上腹部疼痛且对症药物治疗没有效果的要特别注意;肠道的病变往往表现为大便性状的改变如黑便、血便等,还有出现较长时间的腹泻或者便秘 且治疗效果不佳的,大便潜血阳性的都应该警惕。

  夏金荣教授提醒说,一旦出现上述的一些症状和表现,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必要时可以进行肿瘤标志物和消化内镜等检查,争取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相关热词搜索:消化道 疾病 治疗

上一篇:干扰素-α的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成消化道疾病患者未能接受内镜微创治疗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