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人操作胆道镜系统:探索与希望
2011-11-21 18:01:00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检查措施相比,胆道镜的主要优势是可直接观察胆道,并在直视下对可疑恶性病变进行活检。对胆道结石的患者,还可在胆道镜下行液电或激光碎石术。但因技术上的缺陷及具体操作的难度,胆道镜在临床上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2005年诞生的一种单人操作胆道镜(SOC)系统据信可克服传统胆道镜的缺陷。这种SOC系统可操作性更强,由单人进行操作,从而能更方便地 用于胆道疾病的诊治。为了进一步验证SOC系统有效性及安全性,美国及欧洲进行了一项相关研究,并发表于《消化内镜》 (Gastrointest Endosc 2011,74: 805)。

inserted image
inserted image
inserted image

  这项前瞻性观察研究共纳入15个内镜中心297例需要接受检查的胆道疾病患者或需要治疗的胆石症患者,其主要观察终点是操作成功率。在诊断性 SOC操作中,观察到目标病变并取到活检用于组织学诊断即认为操作成功;在治疗性SOC操作中,观察到结石并进行碎石及取石治疗即被定义为操作成功。

  结果发现,SOC的总体操作成功率为89%。在140例接受活检的患者中,88%取得足够的标本用于组织学诊断。SOC下的视觉印象和SOC引 导下活检诊断恶性病变的总体敏感性分别为78%和49%,对内向生长型肿瘤的诊断敏感性更高,分别达84%和66%。诊断性SOC操作影响了64%患者的 临床治疗方案。在66例进行治疗性SOC的结石患者中,操作成功率达到92%,并且71%的患者在单次SOC操作中就完全清除了结石。严重的操作相关不良 反应的发生率在诊断性SOC和SOC取石术中分别为7.5%和6.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早发的胆管炎(7例)。

  ■专家点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张澍田

  胆道子母镜系统早在1975年即用于胆道疾病的诊断和胆道结石的治疗,其缺点是价格昂贵、易损坏,并且需要双人操作。用细径内镜进行直接经口胆 道镜检查,需要胆道直径至少达到5.3 mm。用超细内镜进行导丝引导下套管插入术操作难度也很大,而且用于辅助操作的固定球囊后来由于数例空气栓塞的报 告而退市。

  单人操作胆道镜系统据信可以克服传统胆道镜的这些缺陷。这个系统主要包括一次性的输送导管以及可重复使用的光纤探头两部分。输送导管具有两个独 立的冲洗管道,并且末端可以向四个方向偏转,从而大大提高了可操作性。输送导管经十二指肠镜的工作孔道插入,因此可以由单人进行操作。光纤探头可以提供 6000像素的图像。与以往的胆道镜系统相比,SOC系统的优势在于单人操作、增强的可操作性以及专用的冲洗管道。单人操作可以使十二指肠镜与胆道镜协同 运动,从而避免配合不当对内镜的损伤。四个方向偏转的导管末端可以更容易地接近目标位置。而专用冲洗管道的冲洗流速是传统工作孔道的4~5倍,可以迅速清 除血液、碎石、胆泥以及脓液,从而确保胆道镜视野的清洁。另外,持续冲洗对液电或激光碎石术也是必须的。

  SOC用于胆道疾病诊治的可行性以往有过报告,为了进一步验证SOC系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美国及欧洲的15个内镜转诊中心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 观察性研究。这项研究共纳入了15个内镜中心的297例患者,是迄今最大型的一项经口胆道镜的临床研究。研究结果发现,SOC的总体操作成功率为89%。 在140例接受活检的患者中,88%取得足够的标本用于组织学诊断。诊断性SOC操作诊断恶性病变的总体敏感性达78%,影响了64%患者的临床治疗方 案。治疗性SOC的操作成功率达到92%,并且71%的患者在单次SOC操作中就完全清除了结石。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早发的胆管炎,没有操作相关的死亡事 件发生。

  这项大型研究的结果与以往可行性研究的结果类似,提示SOC可以安全地用于胆道疾病的诊治。胆道良性及恶性病变的鉴别通常都很困难,从而影响了 后续治疗的选择。SO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ERCP,可以更准确地对胆道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另外,SOC在处理难治性结石患者方面也显示 了独特的优势,在66例进行SOC引导下液电或激光碎石术的患者中,11%具有1 块以上的结石只被SOC检测到,而ERCP没有检测到。

  总之,这项研究呈现了令人振奋的结果,但这只是一项观察性的研究,没有设立对照组,无法直接对比SOC与其他胆道镜系统的差异。而且,SOC系统的成像质量和操作的灵活性也有待提高。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刘春涛 整理

相关热词搜索:单人 操作 胆道

上一篇:肝病成公务员第一职业病
下一篇:巴雷特食管监测指南遭遇“信任危机”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