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兴奋剂与儿茶酚胺受体:在觉醒和认知中的作用
2013-03-13 12:08:31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动机性和目标导向性行为神经生物学之新见解

背景

觉醒、动机和奖励是与动机性行为的神经生物学有关的因素。 精神兴奋剂可从治疗角度调节这些过程,但也有可能造成滥用。

  •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这些研究探讨了精神兴奋剂加强觉醒以及调节执行作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 高剂量的精神兴奋剂具有唤醒作用,可强化情感和认知习惯的形成,并损害前额叶皮层 (PFC) 自上而下的调控。 该过程由其对儿茶酚胺受体(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能 α1 和 α2 受体、多巴胺能 D1 受体)的作用所介导。
  • 最近的研究表明,低剂量(但仍具有临床相关性)的精神兴奋剂以 PFC 儿茶酚胺为靶标。 它们可改善执行/认知功能和自上而下的行为调控,而不会影响与觉醒、行为激活或强化/成瘾相关的 PFC 区域。
  • 剂量依赖性差异与 PFC 中儿茶酚胺的倒 U 形影响有关,且其是潜在的精神兴奋剂滥用及其在 PFC 相关行为和认知功能障碍中的治疗作用的基础。
  • 低剂量的精神兴奋剂也可用于增强健康人群的认知功能,而并不发挥其医疗靶向行为学或神经化学作用。

结论

动机性和目标导向性行为受到多种亚型的儿茶酚胺受体所介导。 精神兴奋剂可通过作用于 PFC 来发挥倒 U 形调节作用,从而影响功能表现。

Berridge CW, Arnsten AFT. Psychostimulants and motivated behavior: arousal and cognition. Neurosci Biobehav Rev. 2012 [Epub ahead of print 2012 Nov 16].

相关热词搜索:精神 兴奋剂 儿茶酚胺

上一篇:揭示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
下一篇:发作性睡病中的快速眼动 (REM) 睡眠障碍

论坛新帖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