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临床和研究:困境与出路
2012-09-27 20:43:55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9月21~23日,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召开。本次会议盛况空前,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00位临床医师参加了会议,就神经科学研究进展及临床诊疗难点与热点进行了分享与讨论。此外,本次会议还举 办了香港分会场,邀请香港学者与参会医师进行了交流。

  本次年会开幕日恰逢国际阿尔茨海默病(AD)日,尽管从今年开始,国际AD协会将每年的9月定为国际AD月,但十几年来,AD日已深入人心。在本次大会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在大会报告和专题发言中分别就AD临床和科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及我国轻度认知障碍(MCI)和痴呆流行病学现状进行了介绍。我们在此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刊出。

AD临床和研究:困境与出路

  AD是最常见的老年神经变性病。201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有1.13亿,AD患病率超过5%,AD患者数量超过600万,预计到2040年,我国AD患者数量将超过2600万。

  AD的致残率高,且因患者须专人长期照料和终生药物治疗,花费巨大,2010年全球用于AD的花费超过6000亿美元,约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

  AD诊断标准变迁(1984-2011)

AD临床和研究:困境与出路

  AD在中国

  目前,我国已出版了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建立了痴呆注册登记系统和国家AD资源库,并开展了遗传学基础研究,建立了自己的AD转基因模型, 进行了多个多中心临床实验,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对AD的认识和重视不足、有诊断能力的医师队伍不足、综合医院记忆门诊不足等,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 的差距。

  国内外现状分析和今后策略

  目前,AD发病机制的主流学说包括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神经元变性死亡等。现有的AD治疗药物有限,且均为针对其主要发病机制的治疗,即为对症治疗,并不能改变疾病进程,治疗状况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迄今的AD治疗研究主要针对痴呆阶段,在这一阶段,神经元已经大量死亡,治疗难以逆转疾病进程。研究显示,在痴呆前阶段,即MCI和 MCI前期(极轻微的认知功能下降,尚未达到MCI诊断标准),已出现Aβ、tau蛋白等AD病理生理改变,而近年来遗传学分析、脑脊液标志物和分子影像 诊断技术的发展,使AD临床前阶段的识别成为可能。因此,应将AD治疗研究的重点转移到痴呆前阶段。今年5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了“国家AD计划”,其 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将AD的防治研究转移到痴呆前阶段。

  总之,对AD痴呆前阶段发病机制、标志物和药物靶标的研究有助于实现AD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从而阻止AD的发生和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临床 研究 困境 AD

上一篇:我国MCI与痴呆流行病学现状
下一篇:腹侧被盖区尾部的功能为何?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