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发病东西方有异,治疗依国情决策
2012-03-30 11:38:41   来源:医学论坛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发病率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 对20~79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统计显示,欧洲糖尿病患病人数2011年达5280万,2030年将达6420万,增长21.7%;东南亚糖尿病患病人 数2011年达7140万,2030年将超过1亿2千万,增长69.3%。杨文英教授2010年发表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年龄标化糖尿病患病率 已达9.7%,据此推算患病人数达9240万,据IDF估计,2030年这一数字将接近1亿3千万,增长约40%。

  可见,亚洲和欧洲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升高,且未来几十年亚洲增长速度将远超欧洲,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危险因素

  糖尿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城市化、肥胖、不合理饮食和缺乏运动,但东西方也有差异。纳卡加米(Nakagami)等的研究显示,年龄和体质指数 (BMI)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有明显种族差异。与欧洲人群相比,印度和马耳他人群年龄与糖尿病的相关性较高;在印度和马耳他人群中,BMI为 15~20 kg/m2时糖尿病患病率开始升高,而欧洲人群BMI为25 kg/m2时患病率才开始升高。因此,西方指南制定的理想BMI可能并不适用于 亚洲人群。此外,东西方人群肥胖也存在差异,研究显示,相对白种人,日本人更易出现内脏脂肪堆积。

  发病机制

  2型糖尿病发 病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遗传和环境因素也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亚洲人虽肥胖程度较轻,但2型糖尿病易感程度较高,源于亚洲人胰岛素水 平低于白种人。詹森(Jensen)等的研究显示,与高加索人相比,亚裔美国人胰岛素分泌减少。纳入日本人群的研究显示,在糖耐量受损到糖耐量减低最后进 展至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胰岛素分泌能力降低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且主要源于早相分泌减少。

  了解差异,根据“国情”治疗糖尿病

  东西方糖尿病发病率、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均存在差异,尤其发病机制的差异将直接影响治疗原则及疗效。西方2型糖尿病多由胰岛素抵抗引起,而东方以β细胞功能受损为主,胰岛素早相分泌缺失显著,临床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为主。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将逐年攀升,在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同时,β细胞功能受损更为突出。因此,西方常用疗法可能并不普遍适用。针对发病机制,我国2型糖尿病 患者在≥2种口服降糖药治疗仍不达标时,可尽早使用胰岛素。然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调查显示,与西方相比,我国患者血糖达标率仍较低,仅35%。原因 分析显示,75%须调整治疗方案,但因担心低血糖,医生常不愿或延迟使用胰岛素。这表明,我国2型糖尿病治疗应平衡安全性及有效性。

  为满足更高的治疗需求,可更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低血糖风险低于人胰岛素的胰岛素类似物应运而生,使胰岛素治疗更安全,2010年《中国2型糖尿 病防治指南》、2011年《IDF餐后血糖控制指南》及2011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指南》均肯定了其治疗优势。

  (丹麦南方大学和南方地区卫生保健质量研究中心克努特·博克-约翰森(Knut Borch-Johnsen)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糖尿病

上一篇:A1chieve研究从中国亚组结果看胰岛素类似物的治疗优势
下一篇:饮酒和糖尿病的关系是一“U型曲线”

论坛新帖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