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隆重召开
2014-11-29 16:19:58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2014-11-28 16:41 来源:丁香园
感染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一类重要疾病,而抗生素耐药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感染疾病的科学诊治与抗感染药物的规范化应用已成为现代医学发展中最重要的热点问题。
今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首份《抗菌素耐药:全球监测报告》,第一次精确的描述了抗生素耐药的严重程度和当前全球性监测的现状。报告明确指出,常见细菌对现有抗菌药物的耐药已经达到令人担忧的程度,在后抗生素时代,普通感染和微小的伤口也能使人致命。因此加强全球性抗生素耐药监测非常重要。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
抗生素耐药趋势不断增加,而新型抗菌药多样且高效的研发又相对缺乏,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中国的耐药形势更加严峻,特别是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可选择的治疗药物非常有限。
在此国际国内形势之下,由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刘又宁教授牵头,在各学科牵头人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半年多的筹备,“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China,IDSC)应运而生。
2014年11月14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IDSC)在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
本次成立大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贾万年研究员主持,来自血液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微生物以及药理等各学科共10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黄正明教授,副会长袁永林少将,解放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刘又宁教授,副所长陈良安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王睿研究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教授,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明贵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胡必杰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陈佰义教授等专家在主席台就坐。
会议通过选举,由解放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刘又宁教授担任IDSC主任委员,黄正明会长为IDSC授牌,并为刘又宁主任委员颁发证书。

贾万年副会长为IDSC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颁发聘书。
IDSC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下属二级机构,是医药感染疾病领域的全国性、专业性社会团体,其成员由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从事感染领域医、教、研工作的临床与基础工作者,医药企事业单位及与感染领域有关的专家学者自愿组成。
与中华医学会及中国医师协会下属的感染病学分会侧重于传染病和肝病不同,IDSC是中国第一个针对细菌感染,专注于感染疾病诊治和抗感染药物应用管理的跨学科学术组织,覆盖微生物、药学/药理、感染、感控、急诊、重症、外科、内科、儿科、CFDA等所有与感染相关的领域。
黄正明会长在讲话中介绍了国家有关政策和发展趋向,以及IDSC发展历程和当前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对IDSC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具体要求,为IDSC做好当前和一段时期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刘又宁教授在工作报告中分析了IDSC与美国感染病学会、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疾病学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的异同点,明确了IDSC的性质、特点、会员专业构成、学术宗旨,并部署了工作任务和计划。
成立大会还就细菌耐药宏观应对策略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刘又宁教授做了“如何应对致病微生物耐药对全人类的威胁”的主旨演讲,分析了我国目前面临的紧迫问题以及抗感染药物开发的困境,并分享了他在合理应用现有药物延缓耐药方面的经验。
来自美国FDA临床药理审评部的官员为大家介绍了FDA对抗生素的审批新策略,而来自中国CDE的赵建中高级审评员则介绍了我国感染新药审评的进展。

最后,大会就“如何应对严峻的细菌耐药形势”这一主题进行了专家组讨论,由IDSC主任委员、解放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刘又宁教授担任主席,血液学专家邵宗鸿教授、重症医学专家马晓春教授、微生物专家徐英春教授、感染专家胡必杰教授、台湾临床微生物和抗感染专家薛博仁教授参与了讨论。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领导与感染专业委员会会员合影留念
IDSC的成立顺应当前形势,为中国抗感染领域创建了一个无比宽阔的学术平台,在协会和刘又宁教授的领导下,将全面开展感染专业医师培训,促进感染专业科研和学术全面进步,必然会对中国未来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以及政府决策、规范化、科学化等带来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感染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一类重要疾病,而抗生素耐药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感染疾病的科学诊治与抗感染药物的规范化应用已成为现代医学发展中最重要的热点问题。
今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首份《抗菌素耐药:全球监测报告》,第一次精确的描述了抗生素耐药的严重程度和当前全球性监测的现状。报告明确指出,常见细菌对现有抗菌药物的耐药已经达到令人担忧的程度,在后抗生素时代,普通感染和微小的伤口也能使人致命。因此加强全球性抗生素耐药监测非常重要。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
抗生素耐药趋势不断增加,而新型抗菌药多样且高效的研发又相对缺乏,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中国的耐药形势更加严峻,特别是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可选择的治疗药物非常有限。
在此国际国内形势之下,由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刘又宁教授牵头,在各学科牵头人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半年多的筹备,“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China,IDSC)应运而生。
2014年11月14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IDSC)在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
本次成立大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贾万年研究员主持,来自血液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微生物以及药理等各学科共10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黄正明教授,副会长袁永林少将,解放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刘又宁教授,副所长陈良安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王睿研究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教授,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明贵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胡必杰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陈佰义教授等专家在主席台就坐。

会议通过选举,由解放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刘又宁教授担任IDSC主任委员,黄正明会长为IDSC授牌,并为刘又宁主任委员颁发证书。

贾万年副会长为IDSC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颁发聘书。
IDSC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下属二级机构,是医药感染疾病领域的全国性、专业性社会团体,其成员由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从事感染领域医、教、研工作的临床与基础工作者,医药企事业单位及与感染领域有关的专家学者自愿组成。
与中华医学会及中国医师协会下属的感染病学分会侧重于传染病和肝病不同,IDSC是中国第一个针对细菌感染,专注于感染疾病诊治和抗感染药物应用管理的跨学科学术组织,覆盖微生物、药学/药理、感染、感控、急诊、重症、外科、内科、儿科、CFDA等所有与感染相关的领域。

黄正明会长在讲话中介绍了国家有关政策和发展趋向,以及IDSC发展历程和当前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对IDSC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具体要求,为IDSC做好当前和一段时期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刘又宁教授在工作报告中分析了IDSC与美国感染病学会、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疾病学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的异同点,明确了IDSC的性质、特点、会员专业构成、学术宗旨,并部署了工作任务和计划。
成立大会还就细菌耐药宏观应对策略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刘又宁教授做了“如何应对致病微生物耐药对全人类的威胁”的主旨演讲,分析了我国目前面临的紧迫问题以及抗感染药物开发的困境,并分享了他在合理应用现有药物延缓耐药方面的经验。
来自美国FDA临床药理审评部的官员为大家介绍了FDA对抗生素的审批新策略,而来自中国CDE的赵建中高级审评员则介绍了我国感染新药审评的进展。

最后,大会就“如何应对严峻的细菌耐药形势”这一主题进行了专家组讨论,由IDSC主任委员、解放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刘又宁教授担任主席,血液学专家邵宗鸿教授、重症医学专家马晓春教授、微生物专家徐英春教授、感染专家胡必杰教授、台湾临床微生物和抗感染专家薛博仁教授参与了讨论。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领导与感染专业委员会会员合影留念
IDSC的成立顺应当前形势,为中国抗感染领域创建了一个无比宽阔的学术平台,在协会和刘又宁教授的领导下,将全面开展感染专业医师培训,促进感染专业科研和学术全面进步,必然会对中国未来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以及政府决策、规范化、科学化等带来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11.28 今日学霸必读
下一篇:深圳艾滋病同性/双性传播比例首超异性
论坛新帖
频道总排行
医学推广
频道本月排行
热门购物
评论排行
- 201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真...(13)
- 腋臭手术视频(11)
- 2008年考研英语真题及参考答案(5)
- 节食挑食最伤女人的免疫系统(5)
- 核辐射的定义和单位(5)
- CKD患者Tm与IMT相关(5)
- 齐鲁医院普外科开展“喉返神经监护...(5)
- windows7激活工具WIN7 Activation v1.7(5)
- 正常微循环(5)
- 美大学性教育课来真的 男女上阵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