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与抗肿瘤药的心血管毒性
2011-11-17 09:20:30   来源:   作者:  评论:0 点击:

理性分析争议,合理临床应用

  降糖药的心血管安全性话题由来已久,其中涉及增加心血管风险的主要为磺脲类和噻唑烷二酮类。一些新型降糖药物[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暂未见引发无法接受的心血管风险,但得出最终结论须依据上市后的长期监测结果。

  磺脲类:悬案未结,降糖核心药物地位未变

  磺脲类的心血管安全性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世纪难题,最富争议的是格列本脲。多数动物试验显示其与磺脲类受体(SUR)2A(编者注:SUR2A 分布在心肌细胞,与SU结合后导致心肌细胞KATP通道关闭,可削弱心肌缺血预适应能力;胰岛β细胞则分布着SUR1)结合力高,小样本量人体试验也证明 其加重接受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患者的心肌缺血。然而,大型临床试验(如UKPDS)却未证明此说,更出乎意料的是,ADOPT试验甚至得出格列本脲组患者心 衰和心血管死亡最少的结果。

  此外,ADVANCE试验虽未证实强化降糖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却显露了磺脲类具有心血管益处的“端倪”。在该试验中,91%的强化降糖 组患者末次随诊时仍服用格列齐特缓释片,中位随访5年后,该组患者大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和非致死性卒中)较标准降糖组减少6%,且心血管 死亡率也呈下降趋势(降低12%)。尽管上述结果未达统计学差异,但截然有别于提前终止的ACCORD研究(强化降糖升高全因和心血管死亡率)。其 实,ACCORD研究并未以磺脲类为主,且涉及更多高龄和心血管高危患者,混杂因素众多,无法明确磺脲类与全因和心血管死亡增加的关系。强化组死亡增多的 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降糖过于“激进”致低血糖发生率升高等相关。

  由此可见,磺脲类的心血管安全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除备受关注的SUR特异性外,尚有诸多因素掺杂其中。源于动物试验的现象固然值得深思, 但对磺脲类心血管安全性的探索仍要回归人体试验。目前,磺脲类仍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糖尿病治疗一线核心药物,其心血管安全性纷争有待前瞻性、大样本量、长 期随访(5~10年)、设计优良的临床终点试验揭示。我们期待正进行的ADVANCE研究延长期随访结果,可为磺脲类的心血管安全性提供更多证据。

 降糖药与抗肿瘤药的心血管毒性 

  罗格列酮:风波暂平,药物安全性为重

  罗格列酮已在欧洲撤市,在美国被严格限用于其他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但吡格列酮目前尚可用,临床应注意其禁忌证。在我国,尚未见罗格列酮导致 的严重心血管事件,是否因药物代谢酶的种族差异导致心血管毒性不同仍不得而知,进行中的RECORD研究再次分析能否为罗格列酮去留提供更具说服力的证 据,其结果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临床医生:遵循规章,合理应用降糖药为宜

  降糖药物的安全性争议很大程度上存在于理论层面,对于临床医生,重要的是遵循指南和药品说明书建议合理应用降糖药物,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尽 量减少心血管风险。事实上,有效的降糖药物犹如“双刃剑”,应用不当难免会伤及患者,因此除合理选药外,运用得当才能既使患者获益,又将风险降至最低。有 关降糖药物心血管安全性的争议仍将继续,唯有确凿的研究证据才能终结“悬案”。

相关热词搜索:降糖药 抗肿瘤药 心血管

上一篇:筛肺癌 胸片还是CT?
下一篇:淀粉摄入或影响乳腺癌复发风险

论坛新帖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