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堵住了救命通道
2012-09-07 08:36:23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当遇到突发情况或遭遇意外伤害时,拨打120、110、119这些“救命电话”是我们的第一选择,这些号码也因此成了我们教导孩子要牢记的常识。它 们所构建的“救命通道”,就像和死神比速度的赛场,对挽救生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一分钟就能挽回生命,晚一分钟却能酿成悲剧。在这条救命通道里,除拨 打求救电话外,前往救援、现场施救,都是缺一不可的环节。但不幸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条救命通道常常被无端“堵”住,导致救援不及,生命流逝。那么,究 竟什么给救命通道设置了障碍呢?

  骚扰、无声、错播电话侵占着救命的120

  “您好,这里是120,您是否需要救护车?”在北京急救中心调度指挥室的电话分流台,这样的询问每天要几千次。分流台的作用是初步“排查”救援 信息,在这里每天会过滤掉四五千个恶意、骚扰、咨询或者无声电话。进行初步筛选后,急救电话将转入调度台进一步核实,可即便经过一次筛选,调度台每天仍会 接入上千个无效甚至是骚扰电话。

  8月31日上午,《生命时报》记者来到北京急救中心,体验救援调度工作。短短一个小时里,每台分流电话几乎每隔3秒就要响起一次,但遗憾的是, 超过2/3的电话都是骚扰电话。有的人打120来查电话费,还有人在电话接通后,大喊一声就挂掉,非常影响工作。“我们一天中大半工作时间都浪费在骚扰电 话上面。120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资源,是为了保证市民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获得及时帮助的救命电话。骚扰电话过多会严重阻塞线路并耽误时间,不仅浪费资源,甚 至可能延误挽救生命的时机。”正在紧张接线的工作人员抽空告诉记者。

  与骚扰电话相比,更令人着急的,是太多因不会“说”而出现的无效电话。9点31分,调度台接到了这样一则电话:“他晕了!快来一单元402!” 电话那端的女人带着哭腔大声叫嚷着。“您别慌,是哪个区的哪里?”调度员神色紧张地安抚说,“昌平区,快点来啊!”“是什么小区的一单元,房间是多少 号?”“402,不对,是414!”女子继续失声大喊,突然间就把电话挂了。调度员赶紧重拨电话,电话中的女子依然慌乱,在稳定了情绪后,调度员终于弄清 了具体信息,可经过一番折腾,足足过去了5分多钟。北京急救中心调度员单冬冬告诉记者,这是典型的因不会说而延误救援时间的案例。类似的电话他们每天都能 接到很多,需要多次核实信息才能确保救援的准确性。

  记者了解到,8月30日早8时到8月31日早8时,整整24小时内,北京急救中心共接入救援电话6356个,在初步排查后转入调度的电话共有1979个,除去催车或者无车电话,中心当天共派车918次。这些数字意味着,每天大量的无用电话“抢占”着救援电话通道。

  在北京急救中心医师李贝看来,老百姓在认识上对打120存在缺失,不知何时该打,何时不该打。“当出现与健康相关、危及生命、自己不能处理的情 况时,应拨打120。我们会根据情况进行分流,把资源留给最需要的人,人们应理解排位和等待。如果病人有活动能力,且离医院不远,可以自己去医院,这比等 待更有效。” 正确的求救表述更至关重要,北京急救中心调度指挥中心副主任鲁强指出,拨打120时,地址、简要病情、病人信息最重要。在危急关头,人们应 尽量冷静,表达清晰、简练。

  在拨通电话后,首先应说清具体地址,区(县)、街道、小区、楼号、门牌号信息,一个都不能少。城市外来人口多,很多人不清楚所处方位,所以必须 搞清地址,牢记重点建筑物。其次要简要描述病情,告知发病情况、既往病史和个人信息。发病情况的表达越细越好,有助于医生判断疾病。最后要保持通话畅通, 以便救援人员随时联系。

  120遭遇的问题,同样也发生在110和119。据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接处警介绍,仅成都市平均每天能接到7000—8000个 110报警电话,但其中40%—50%是骚扰和无声电话。此外,还有不了解110职责,要求警察解决“马桶堵了”、“水龙头坏了”等琐碎小事的电话。而在 火警电话119中,说不清地址等情况也非常普遍。

  占线、堵车、家属急等常延误抢救

  正确拨通救援电话仅是“救命通道”的起点,挽救生命的下一步是前往救援,然而这个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阻碍。李贝表示,救援中常出现当事人准备不足,延误救援开展的情况。

  联系人电话接不通。救援人员在赶往现场时,会第一时间联系当事人核实信息,但往往遇到无法接通的问题。李贝表示,急救人员在救援途中和病人家属 联系,目的在于确认地址,问清病情,计划治疗方案并配备相关设备。可有些人在挂掉急救电话后,会继续打电话求助他人,导致救援电话怎么也打不进来。李贝建 议,除了保持手机畅通外,若只有座机,应守在电话旁,避免占线,随时听从医生的指导。

  室内外救援通道不畅。“救命通道”的畅通与否影响着抢救生命的最佳时机。在救援中,救援人员经常会遇到门禁坏了、电梯没开、担架进不去电梯等阻 碍。李贝表示,家属及病人应留心居住地环境,如果小区在深夜电梯就停运,等待救援时应提前让物业把电梯打开。有急救需求的家庭,如果知道电梯空间并不能放 下担架车,最好能提早自备轮椅。若要走楼梯,家属应尽量提前清理楼道、走廊,移除影响搬运的杂物,方便担架快速通行。此外,家中空间也应保持畅通,避免家 具等阻碍搬运病人。救援途中遭遇堵车、应急车道被占等,更是延误施救的常见现象。

  病历准备不足。有些家属在病人突发状况后,不能及时、准确告知病人的具体情况和病史。因此,有急救需求的病人,应在等待时把病历准备好,备在身边,当自己无法说清时,急救人员也能根据病历判断病情。

  不配合急救人员。鲁强表示,急救人员到现场后,会针对患者情况进行量血压、测脉搏等检查,但家属往往着急送病人到医院,对医护人员的行为表示不 理解。在“送往哪家医院”和“何时送往医院”的问题上也经常出现意见不一的情况。有些病人家属希望将病人送到有熟人在的医院,但可能因路途较远而易延误病 情。

  在火灾救援中,客观条件的准备就更为重要了。北京市海淀区公安消防支队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救援中常面临的客观阻碍首先是地区消防配套设施 不完善或管理不当,导致救火车无法到现场进行救援。比如有些小区里的消防车道被私家车占用,消防车无法接近失火点。还有些居民在楼梯、安全出口等处,堆放 杂物,甚至设闸上锁,不仅堵住了逃生通道,也增加了救援难度。

  在所有救援中,最令救援人员头疼的难题是群众围观,不仅增加救援人员的顾虑,还会阻挡救援通道的畅通。

  错误自救反为救援帮倒忙

  生死攸关时,人们一方面会求救,另一方面也会选择紧急自救。《生命时报》曾联合北京急救中心、新浪网等进行了一项17553人参与的网络调查, 在10道急救测试题中,大部分人只能做对4道题,这表明国人缺乏急救知识。李贝表示,由于缺乏经验,错误的自救常常加重病情,增加救援难度。

  乱用药物。很多人因不了解药物特性和用法,自行乱吃后加重病情。比如在患者不太舒服时,家属情急下会给患者服下安宫牛黄丸,不但效果不好,还会呛到病人。还有些患者因中暑出现头晕、心慌,立即吃下大量硝酸甘油,却因为服药量过大,出现严重低血压。

  出血盲目包扎。外伤出血,立即止血是第一选择。可有些人会用粉末、香灰盖在伤口上,甚至用缝衣线、鱼线、铁丝等错误道具当止血带使用,结果反而加重失血、延误救治。

  骨伤后随意移动。外伤、车祸等对骨骼造成伤害后,最重要的是保持原位,不要随意挪动,因为有些内伤不会表现出来,进一步活动时会恶化。如果怀疑自己出现关节扭伤、脱位或骨折时,也尽量不要移动,不要自己复位。

  针对常见意外和错误自救,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医师蒋小燕介绍了一些应对方法。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先吃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药物,有条件的及时吸 氧,禁止来回走动或搬动病人。一旦发生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昏迷、脑中风:让病人平躺,将头部侧向一边,以便呕吐物、分泌物流出,防止窒息;不要 使劲摇动患者头部,以免出现颈部错位或脑外伤加重。出血:初步判断出血速度、出血量,是否为动脉出血,如出血量小,可采用加压包扎法止血,即清洗完伤口 后,用较厚的纱布等物盖好伤口,再用绷带紧紧缠绕。骨折:伤者本人不宜随意移动身体,家人也不要随意挪动伤者,避免骨折错位。

  畅通的救援通道是生命的重要保障,李贝表示,“救援电话”、“救援通道”、“救援现场”,这三个环节看似独立,实际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共同 决定了“救命通道”是否畅通。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大家在意识上不要将救援工作完全交付给救援人员,只有共同协作,才能 为挽救生命争分夺秒。

相关热词搜索:救命通道

上一篇:墨西哥的医疗保险全民覆盖之路
下一篇:食品安全,查1万次都不多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