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与生物技术:郎情妾意?
2010-05-30 18:10:45 来源:丁香园 作者: 评论:0 点击:
全世界的药品研发渠道眼下已真正实现联姻。这是上周在芝加哥举行的生物技术工业组织(BIO)年会上传递出的重要信息。
至少过去10年内,任何关注生命科学行业的人,都注意到了两个赤裸裸的事实。
其一,制药巨头无不争先恐后地拓宽研发渠道,因为其销售额高达数十亿美元的畅销药品面临专利失效,而内部研发项目也运转不畅,尽管它们已经砸了数十亿美元。
其二,生物技术公司往往怀揣制造新药的良方,但又苦于现金短缺。
这已不是什么新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制药业与生物技术业就开始眉来眼去,主要原因在于制药公司为了缩小内部研发水平短期内存在的差距,于是借助外力,暂时弥补先天的不足。然而最近,这种恋爱关系开始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全世界的药品研发渠道眼下已真正实现联姻。这是上周在芝加哥举行的生物技术工业组织(BIO)年会上传递出的重要信息。
“我们开始认识到,自己并非全能。”美国制药企业默克公司(Merck)全球临床研究高级副总裁巴利 格尔兹(Barry Gertz)表示。自2004年被迫从市场上召回止痛药伟克适(Vioxx)之后,默克公司的营业收入持续下滑。与其他公司一样,默克公司有些药品未能通过人体试验,或是专利已失效。“放眼默克以外,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格尔兹表示:“借助外力,我们成功的机率会更大。”
“绝大多数制药新理念都源于制药行业之外。”强生公司(Johnson &Johnson)首席生物技术官杰伊 西格尔(Jay Siegel)表示。强生公司最近刚刚设置了首席生物技术官一职。
生物技术领域善于创新,这一方面是因为该领域的多数公司都规模不大,从而减少了官僚作风和复杂性,另一方面是由于资金长期不足,也促使它们在研究和早期开发阶段反应更为敏捷、更具创新性。而药品研发渠道的另一端——最后阶段的人体临床试验以及制造、销售和营销阶段,则是制药巨头的拿手好戏。
这不仅是二者联姻的基础,也是重建药品研发渠道的基础。过去几年来,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只是现在才正式完婚罢了。
“坦率地说,过去当生产线出现失误时,我们也不禁向外眺望,寻找权宜之计。”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AstraZeneca)企业发展副总裁肖恩 格莱迪(Shaun Grady)表示:“现在,这在公司董事会已经是公认的战略了。”
确实,BIO年会期间,制药业大胆示爱,派出了业务拓展大军,向生物技术领域的明日之星频频展开追求攻势,4天内,双方就举行了上千次速配会谈。
比如,葛兰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派了35人来到BIO大会,与生物技术公司举行了300次会晤。“就在几年前,我们还与生物技术领域毫无往来。”葛兰素史克负责业务拓展的亚德里安 罗克里夫(Adrian Rawcliffe)表示:“现在我们在全球有100人负责与他们达成交易。”默克表示,他们派来了40人,看了生物技术公司的400次展示;阿斯利康也派了30位员工,与生物技术公司会晤了数百次。
其实,就许多交易而言,早在摩根大通(JP Morgan)每年1月在旧金山举行的生物技术领域财务大会期间,双方就开始了接触。
罗克里夫表示,葛兰素史克每年都要投资上亿美元,用于与生物技术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或是进行收购,该公司迄今已完成了10至20笔大型交易,15至20笔重要交易,并且平均每年进行一次重要收购。“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做法不会变化。”他介绍道。
与此同时,制药厂开始大幅削减自身的研发费用,而在此前十年,其研发成本的增长简直是突飞猛进。辉瑞制药公司(Pfizer)宣布将裁员数千名,并且到2012年将研发预算削减20至30亿美元。阿斯利康表示,将在未来4年削减10亿美元的研发预算。一些制药巨头开发新药的成本,已经增至平均每种药40至50亿美元(用研发总预算——包括失败药品的研发成本,除以成功上市的药品的数量,便得到新药的平均研发成本)。因此,大幅削减成本实属当务之急。
对于生物技术行业而言,制药巨头的热情追求正可谓求之不得。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该行业已被资本短缺折磨得体无完肤。几十家公司已经宣告失败,其他的则廉价卖身。就连盛大的BIO年会,参加者也从几年前的1.7万人,减少到了今年的1.5万人。
“制药厂注定要达成更多的交易。”总部位于西雅图的Alder生物制药公司首席业务官员马克-利顿(Mark Litton)表示。Alder最近达成了一项价值10亿美元的重要交易,与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签下了专利使用权转让协议,其中有8,500万美元是出让某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创新性产品获得的预付款,该药刚刚完成第二阶段的人体试验。
“鉴于市场不景气的现状,很难筹到资金。”利顿介绍说:“这笔现金能帮上大忙,我们不必再到风险投资商那儿去求爷爷告奶奶了,也就不会再继续稀释股东权益”。
制药公司与生物技术公司的联姻,眼下似乎倾向于采用合作形式,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收购生物技术公司并将之整合到母公司旗下的行为,并不总是成功之举。另外,制药业最感兴趣的是处于最后阶段的新药,因为它们的成功机率最高。但收购这些新药的交易往往费用过于高昂,于是有些制药厂将目光转向了风险相对较大的早期项目。
但是,爱得过深,也会闹出麻烦来。“我认为对于生物技术行业的宣传太过头了。”原史克必成公司(SmithKline Beecham)研发总裁、现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健康创新专业教授乔治 波斯特(George Poste)表示:“如果制药业过于执着于此,可能会物及必反。生物技术行业拥有大量创新技术不假,但那不是万能药。”
我们无法预知这桩婚姻到底能持续多久,因为往往要花上十几年的时间,才能研发出一种新药。但我斗胆猜测,至少这种新关系的建立,可以提高推出创新性药品的几率。波斯特认为,这可能需要10至20年的时间。让我们拭目以待,盼望新婚双方早日诞下后代,美满姻缘早日开花结果。
5月14日,天士力与法国TRANSGENE签约决定共同组建天士力创世杰(天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这可以看作国内医药上市公司与国外医药企业“联姻”的又一案例。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的“中外联手”现象渐趋频繁,如德国默克集团收购苏州泰珠、诺华收购中国疫苗公司浙江天元85%股权、美国药物研究公司CRL收购无锡药明康德等。业内人士看来,这一定程度上也透露了国际制药巨头对我国生物医药市场的看好。
合作需掌握研发主动权
天士力有关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公司此次的合作方法国TRANSGENE是一家研发型企业,公司与之合作希望引进新的产品和技术,但目前双方的合作仅处于初级阶段,双方只决定设立合资公司,各派部分专业人员进驻组成小团队,目前尚未找到具体的产品深入合作。
日前,国内最大的药物化学服务公司无锡药明康德被美国药物研究公司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CRL)以约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分析人士表示,国内医药企业寻求国外战略合作方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但目前具体的合作效果并不敢保证,原因是毕竟在生物药研发方面国外企业的实力更强,在合作中,中国企业有可能仅扮演“制造工厂”的角色。
在东海证券研究员屈昳看来,要在生物药领域摆脱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现状,只有掌握研发主动权,从这一角度看,如果在合作中国外企业将研发中心向中国国内转移,这种合作方式要更理想一些。
天士力与法方的此次合作,目的在于综合双方的优势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逐步建立起生物药的研究平台,并有效利用法方研发能力提高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双方合作刚开始,但对国内企业来说,参与研发过程很重要,不能满足于单纯引进产品或技术。
国际制药巨头看好国内市场
在国内上市公司看来,寻求国际知名战略合作者已经成为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大趋势。而在业内专家看来,此举也很大程度上表明国外医药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持续看好,尤其是对中国政策支持重地———生物医药产业前景看好。辉瑞、默沙东等国际医药巨头高管曾公开表示,正在国内积极寻求合作伙伴。
近年来,我国医药工业的盈利水平保持增长,其中生物制药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完成利润总额111.65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3.18%,其中生物制药的盈利增幅为43.4%。
事实上,在国际市场上,医药企业与生物技术业也在互通有无中悄悄实现整合。不少制药巨头由于面临大量医药专利到期、新的专利研发难度愈发加大的挑战,自身研发能力受到抑制,开发新药的成本也大幅增加,而新兴的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相对更加活跃,但这些企业往往规模实力较小,渴求雄厚的资金力量支持。
双方的互补特点让国际制药巨头对生物技术公司颇感兴趣,也使得双方的合作有了基础。目前看来,国际制药巨头也在尝试在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寻找合适的生物医药企业,实现生产外包或研发外包以进入该国市场,这也正是目前以直接并购、设立合资公司等形式的“中外联姻”频频出现的原因所在。
至少过去10年内,任何关注生命科学行业的人,都注意到了两个赤裸裸的事实。
其一,制药巨头无不争先恐后地拓宽研发渠道,因为其销售额高达数十亿美元的畅销药品面临专利失效,而内部研发项目也运转不畅,尽管它们已经砸了数十亿美元。
其二,生物技术公司往往怀揣制造新药的良方,但又苦于现金短缺。
这已不是什么新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制药业与生物技术业就开始眉来眼去,主要原因在于制药公司为了缩小内部研发水平短期内存在的差距,于是借助外力,暂时弥补先天的不足。然而最近,这种恋爱关系开始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全世界的药品研发渠道眼下已真正实现联姻。这是上周在芝加哥举行的生物技术工业组织(BIO)年会上传递出的重要信息。
“我们开始认识到,自己并非全能。”美国制药企业默克公司(Merck)全球临床研究高级副总裁巴利 格尔兹(Barry Gertz)表示。自2004年被迫从市场上召回止痛药伟克适(Vioxx)之后,默克公司的营业收入持续下滑。与其他公司一样,默克公司有些药品未能通过人体试验,或是专利已失效。“放眼默克以外,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格尔兹表示:“借助外力,我们成功的机率会更大。”
“绝大多数制药新理念都源于制药行业之外。”强生公司(Johnson &Johnson)首席生物技术官杰伊 西格尔(Jay Siegel)表示。强生公司最近刚刚设置了首席生物技术官一职。
生物技术领域善于创新,这一方面是因为该领域的多数公司都规模不大,从而减少了官僚作风和复杂性,另一方面是由于资金长期不足,也促使它们在研究和早期开发阶段反应更为敏捷、更具创新性。而药品研发渠道的另一端——最后阶段的人体临床试验以及制造、销售和营销阶段,则是制药巨头的拿手好戏。
这不仅是二者联姻的基础,也是重建药品研发渠道的基础。过去几年来,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只是现在才正式完婚罢了。
“坦率地说,过去当生产线出现失误时,我们也不禁向外眺望,寻找权宜之计。”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AstraZeneca)企业发展副总裁肖恩 格莱迪(Shaun Grady)表示:“现在,这在公司董事会已经是公认的战略了。”
确实,BIO年会期间,制药业大胆示爱,派出了业务拓展大军,向生物技术领域的明日之星频频展开追求攻势,4天内,双方就举行了上千次速配会谈。
比如,葛兰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派了35人来到BIO大会,与生物技术公司举行了300次会晤。“就在几年前,我们还与生物技术领域毫无往来。”葛兰素史克负责业务拓展的亚德里安 罗克里夫(Adrian Rawcliffe)表示:“现在我们在全球有100人负责与他们达成交易。”默克表示,他们派来了40人,看了生物技术公司的400次展示;阿斯利康也派了30位员工,与生物技术公司会晤了数百次。
其实,就许多交易而言,早在摩根大通(JP Morgan)每年1月在旧金山举行的生物技术领域财务大会期间,双方就开始了接触。
罗克里夫表示,葛兰素史克每年都要投资上亿美元,用于与生物技术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或是进行收购,该公司迄今已完成了10至20笔大型交易,15至20笔重要交易,并且平均每年进行一次重要收购。“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做法不会变化。”他介绍道。
与此同时,制药厂开始大幅削减自身的研发费用,而在此前十年,其研发成本的增长简直是突飞猛进。辉瑞制药公司(Pfizer)宣布将裁员数千名,并且到2012年将研发预算削减20至30亿美元。阿斯利康表示,将在未来4年削减10亿美元的研发预算。一些制药巨头开发新药的成本,已经增至平均每种药40至50亿美元(用研发总预算——包括失败药品的研发成本,除以成功上市的药品的数量,便得到新药的平均研发成本)。因此,大幅削减成本实属当务之急。
对于生物技术行业而言,制药巨头的热情追求正可谓求之不得。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该行业已被资本短缺折磨得体无完肤。几十家公司已经宣告失败,其他的则廉价卖身。就连盛大的BIO年会,参加者也从几年前的1.7万人,减少到了今年的1.5万人。
“制药厂注定要达成更多的交易。”总部位于西雅图的Alder生物制药公司首席业务官员马克-利顿(Mark Litton)表示。Alder最近达成了一项价值10亿美元的重要交易,与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签下了专利使用权转让协议,其中有8,500万美元是出让某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创新性产品获得的预付款,该药刚刚完成第二阶段的人体试验。
“鉴于市场不景气的现状,很难筹到资金。”利顿介绍说:“这笔现金能帮上大忙,我们不必再到风险投资商那儿去求爷爷告奶奶了,也就不会再继续稀释股东权益”。
制药公司与生物技术公司的联姻,眼下似乎倾向于采用合作形式,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收购生物技术公司并将之整合到母公司旗下的行为,并不总是成功之举。另外,制药业最感兴趣的是处于最后阶段的新药,因为它们的成功机率最高。但收购这些新药的交易往往费用过于高昂,于是有些制药厂将目光转向了风险相对较大的早期项目。
但是,爱得过深,也会闹出麻烦来。“我认为对于生物技术行业的宣传太过头了。”原史克必成公司(SmithKline Beecham)研发总裁、现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健康创新专业教授乔治 波斯特(George Poste)表示:“如果制药业过于执着于此,可能会物及必反。生物技术行业拥有大量创新技术不假,但那不是万能药。”
我们无法预知这桩婚姻到底能持续多久,因为往往要花上十几年的时间,才能研发出一种新药。但我斗胆猜测,至少这种新关系的建立,可以提高推出创新性药品的几率。波斯特认为,这可能需要10至20年的时间。让我们拭目以待,盼望新婚双方早日诞下后代,美满姻缘早日开花结果。
5月14日,天士力与法国TRANSGENE签约决定共同组建天士力创世杰(天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这可以看作国内医药上市公司与国外医药企业“联姻”的又一案例。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的“中外联手”现象渐趋频繁,如德国默克集团收购苏州泰珠、诺华收购中国疫苗公司浙江天元85%股权、美国药物研究公司CRL收购无锡药明康德等。业内人士看来,这一定程度上也透露了国际制药巨头对我国生物医药市场的看好。
合作需掌握研发主动权
天士力有关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公司此次的合作方法国TRANSGENE是一家研发型企业,公司与之合作希望引进新的产品和技术,但目前双方的合作仅处于初级阶段,双方只决定设立合资公司,各派部分专业人员进驻组成小团队,目前尚未找到具体的产品深入合作。
日前,国内最大的药物化学服务公司无锡药明康德被美国药物研究公司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CRL)以约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分析人士表示,国内医药企业寻求国外战略合作方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但目前具体的合作效果并不敢保证,原因是毕竟在生物药研发方面国外企业的实力更强,在合作中,中国企业有可能仅扮演“制造工厂”的角色。
在东海证券研究员屈昳看来,要在生物药领域摆脱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现状,只有掌握研发主动权,从这一角度看,如果在合作中国外企业将研发中心向中国国内转移,这种合作方式要更理想一些。
天士力与法方的此次合作,目的在于综合双方的优势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逐步建立起生物药的研究平台,并有效利用法方研发能力提高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双方合作刚开始,但对国内企业来说,参与研发过程很重要,不能满足于单纯引进产品或技术。
国际制药巨头看好国内市场
在国内上市公司看来,寻求国际知名战略合作者已经成为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大趋势。而在业内专家看来,此举也很大程度上表明国外医药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持续看好,尤其是对中国政策支持重地———生物医药产业前景看好。辉瑞、默沙东等国际医药巨头高管曾公开表示,正在国内积极寻求合作伙伴。
近年来,我国医药工业的盈利水平保持增长,其中生物制药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完成利润总额111.65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3.18%,其中生物制药的盈利增幅为43.4%。
事实上,在国际市场上,医药企业与生物技术业也在互通有无中悄悄实现整合。不少制药巨头由于面临大量医药专利到期、新的专利研发难度愈发加大的挑战,自身研发能力受到抑制,开发新药的成本也大幅增加,而新兴的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相对更加活跃,但这些企业往往规模实力较小,渴求雄厚的资金力量支持。
双方的互补特点让国际制药巨头对生物技术公司颇感兴趣,也使得双方的合作有了基础。目前看来,国际制药巨头也在尝试在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寻找合适的生物医药企业,实现生产外包或研发外包以进入该国市场,这也正是目前以直接并购、设立合资公司等形式的“中外联姻”频频出现的原因所在。
上一篇:前列腺肥大治疗药可能有癌症预防功效
下一篇:诺华降压药物在高危人群中未能发现有预防心脏病、卒中及死亡的作用
论坛新帖
频道总排行
医学推广
频道本月排行
热门购物
评论排行
- 201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真...(13)
- 腋臭手术视频(11)
- 2008年考研英语真题及参考答案(5)
- 节食挑食最伤女人的免疫系统(5)
- 核辐射的定义和单位(5)
- CKD患者Tm与IMT相关(5)
- 齐鲁医院普外科开展“喉返神经监护...(5)
- windows7激活工具WIN7 Activation v1.7(5)
- 正常微循环(5)
- 美大学性教育课来真的 男女上阵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