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产褥—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解析(妇产科)
2013-10-07 19:11:26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第十三单元 异常产褥
产褥感染
一、产褥感染及产褥病率的概念
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称产褥感染,是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一。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用口表每日测量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可见二者含义不同。造成产褥病率的原因以产褥感染为主,也包括产后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与发热,如泌尿系统感染、急性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二、病因
(一)常见病原体种类 有需氧性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厌氧性链球菌、厌氧性杆菌等。
(二)感染来源
1.外来感染 主要是产时无菌操作不严,如接产者的双手、所用器械、敷料将病原体带入产妇生殖道。
2.自体感染 正常孕妇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寄生的病原体,当出现感染诱因时可致病。
(三) 感染诱因 贫血、营养不良、临近预产期性交、产科手术操作、产程延长等。
三、病理及临床表现
(一)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 体温不高或不超过38℃,表现为局部灼热、疼痛,脓性分泌物刺激尿道口出现尿痛、尿频。会阴伤口感染,缝线陷入肿胀组织内,针孔流脓。阴道与宫颈感染表现为粘膜充血、溃疡,脓性分泌物增多,日后导致阴道粘连甚至闭锁。若向深部蔓延,出现高热,可播散达子宫旁组织,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二)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病原体经胎盘剥离面侵入,子宫内膜炎多伴有子宫肌炎。轻者表现为低热、恶露增多有臭味、下腹疼痛及压痛。重者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心率快,白细胞增多,下腹部压痛轻重不一,恶露不一定多,容易被误诊。
(三)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 病原体沿子宫淋巴或血行达宫旁组织,出现急性炎性反应形成炎性包块,波及输卵管系膜、管壁。侵及整阶盆腔形成“冰冻骨盆”。淋球菌沿生殖道粘膜上行感染,达输卵管与盆腹腔,形成脓肿后,高热不退。
【执业2004-4-092】128岁产褥妇,产后8日,发热、腹痛5日入院。体温39.2℃,血压90/60 mmHg,急性痛苦病容,下腹压痛。妇科检查:子宫如妊娠4个月大,触痛明显。子宫右侧触及有压痛实性肿块。本例应诊断为(2004)
A急性子宫内膜炎
B急性子宫肌炎
C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D急性盆腔腹膜炎
E弥漫性腹膜炎
答案:C(2004)
(四)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 炎症继续发展,扩散至子宫浆膜,形成盆腔腹膜炎,继而发展成弥漫性腹膜炎,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恶心、呕吐、腹胀,检查下腹部明显压痛、反跳痛。子宫活动度差,一侧或两侧附件区组织增厚、压痛,炎症继续发展,盆腔脓肿形成,若脓肿波及肠管与膀胱可出现腹泻、里急后重与排尿困难。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能发展成慢性盆腔炎而导致不孕。
(五)血栓性静脉炎
1.盆腔血栓性静脉炎 累及卵巢静脉、子宫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及下腔静脉,常为单侧,多于产后1~2周,继子宫内膜炎之后出现寒战、高热,持续数周。
2.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病变多在股静脉、腘静脉及大隐静脉,出现弛张热,下肢持续疼痛,局部静脉压痛或触及硬索状,使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水肿,皮肤发白,习称“股白肿”,多继发于盆腔静脉炎或周围结缔组织炎。
(六)脓毒血症及败血症 当感染血栓脱落进入血循环可引起脓毒血症,出现肺、脑、肾脓肿或肺栓塞可致死。若细菌大量进入血循环并繁殖形成败血症,可危及生命。
四、诊断要点
(一)详细询问病史,全身及局部体检,排除引起产褥病率的其他疾病与伤口感染,进行血尿常规化验。检测血清C一反应蛋白,有助于早期诊断感染。
(二)确定病原体,病原体的鉴定对治疗非常重要。方法有:
1.病原体培养。
2.分泌物涂片检查。
3. 病原体抗原和特异抗体检测 已有药盒可快速检测。
(三)确定病变部位 通过全身检查、三合诊或双合诊,触到增粗输卵管或盆腔脓肿包块,辅助检查如B型超声,能对产褥感染形成的炎性包块、脓肿作出定位及定性诊断。
五、处理
(一)支持疗法,纠正贫血与电解质紊乱,增强免疫力。
(二)清除宫腔残留物,脓肿切开引流,取半卧位等手段去除病原。
(三)应用广谱高效抗生素,必要时短期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四)对血栓性静脉炎,应用大量抗生素同时,加用肝素48。72小时。也可用活血化瘀中药及溶栓类药物治疗。若化脓性血栓不断扩散,可考虑结扎卵巢静脉、髂内静脉等,或切开病变静脉直接取栓。
(五)严重病例可引起中毒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应积极抢救,治疗争分夺秒。
产褥感染
一、产褥感染及产褥病率的概念
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称产褥感染,是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一。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用口表每日测量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可见二者含义不同。造成产褥病率的原因以产褥感染为主,也包括产后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与发热,如泌尿系统感染、急性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二、病因
(一)常见病原体种类 有需氧性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厌氧性链球菌、厌氧性杆菌等。
(二)感染来源
1.外来感染 主要是产时无菌操作不严,如接产者的双手、所用器械、敷料将病原体带入产妇生殖道。
2.自体感染 正常孕妇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寄生的病原体,当出现感染诱因时可致病。
(三) 感染诱因 贫血、营养不良、临近预产期性交、产科手术操作、产程延长等。
三、病理及临床表现
(一)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 体温不高或不超过38℃,表现为局部灼热、疼痛,脓性分泌物刺激尿道口出现尿痛、尿频。会阴伤口感染,缝线陷入肿胀组织内,针孔流脓。阴道与宫颈感染表现为粘膜充血、溃疡,脓性分泌物增多,日后导致阴道粘连甚至闭锁。若向深部蔓延,出现高热,可播散达子宫旁组织,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二)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病原体经胎盘剥离面侵入,子宫内膜炎多伴有子宫肌炎。轻者表现为低热、恶露增多有臭味、下腹疼痛及压痛。重者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心率快,白细胞增多,下腹部压痛轻重不一,恶露不一定多,容易被误诊。
(三)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 病原体沿子宫淋巴或血行达宫旁组织,出现急性炎性反应形成炎性包块,波及输卵管系膜、管壁。侵及整阶盆腔形成“冰冻骨盆”。淋球菌沿生殖道粘膜上行感染,达输卵管与盆腹腔,形成脓肿后,高热不退。
【执业2004-4-092】128岁产褥妇,产后8日,发热、腹痛5日入院。体温39.2℃,血压90/60 mmHg,急性痛苦病容,下腹压痛。妇科检查:子宫如妊娠4个月大,触痛明显。子宫右侧触及有压痛实性肿块。本例应诊断为(2004)
A急性子宫内膜炎
B急性子宫肌炎
C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D急性盆腔腹膜炎
E弥漫性腹膜炎
答案:C(2004)
(四)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 炎症继续发展,扩散至子宫浆膜,形成盆腔腹膜炎,继而发展成弥漫性腹膜炎,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恶心、呕吐、腹胀,检查下腹部明显压痛、反跳痛。子宫活动度差,一侧或两侧附件区组织增厚、压痛,炎症继续发展,盆腔脓肿形成,若脓肿波及肠管与膀胱可出现腹泻、里急后重与排尿困难。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能发展成慢性盆腔炎而导致不孕。
(五)血栓性静脉炎
1.盆腔血栓性静脉炎 累及卵巢静脉、子宫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及下腔静脉,常为单侧,多于产后1~2周,继子宫内膜炎之后出现寒战、高热,持续数周。
2.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病变多在股静脉、腘静脉及大隐静脉,出现弛张热,下肢持续疼痛,局部静脉压痛或触及硬索状,使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水肿,皮肤发白,习称“股白肿”,多继发于盆腔静脉炎或周围结缔组织炎。
(六)脓毒血症及败血症 当感染血栓脱落进入血循环可引起脓毒血症,出现肺、脑、肾脓肿或肺栓塞可致死。若细菌大量进入血循环并繁殖形成败血症,可危及生命。
四、诊断要点
(一)详细询问病史,全身及局部体检,排除引起产褥病率的其他疾病与伤口感染,进行血尿常规化验。检测血清C一反应蛋白,有助于早期诊断感染。
(二)确定病原体,病原体的鉴定对治疗非常重要。方法有:
1.病原体培养。
2.分泌物涂片检查。
3. 病原体抗原和特异抗体检测 已有药盒可快速检测。
(三)确定病变部位 通过全身检查、三合诊或双合诊,触到增粗输卵管或盆腔脓肿包块,辅助检查如B型超声,能对产褥感染形成的炎性包块、脓肿作出定位及定性诊断。
五、处理
(一)支持疗法,纠正贫血与电解质紊乱,增强免疫力。
(二)清除宫腔残留物,脓肿切开引流,取半卧位等手段去除病原。
(三)应用广谱高效抗生素,必要时短期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四)对血栓性静脉炎,应用大量抗生素同时,加用肝素48。72小时。也可用活血化瘀中药及溶栓类药物治疗。若化脓性血栓不断扩散,可考虑结扎卵巢静脉、髂内静脉等,或切开病变静脉直接取栓。
(五)严重病例可引起中毒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应积极抢救,治疗争分夺秒。
上一篇:分娩期并发症—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解析(妇产科)
下一篇:妇科病史及检查—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解析(妇产科)
论坛新帖
频道总排行
医学推广
频道本月排行
热门购物
评论排行
- 201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真...(13)
- 腋臭手术视频(11)
- 2008年考研英语真题及参考答案(5)
- 节食挑食最伤女人的免疫系统(5)
- 核辐射的定义和单位(5)
- CKD患者Tm与IMT相关(5)
- 齐鲁医院普外科开展“喉返神经监护...(5)
- windows7激活工具WIN7 Activation v1.7(5)
- 正常微循环(5)
- 美大学性教育课来真的 男女上阵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