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解析(内科学)常见症状与体征(二)
2013-01-31 19:05:59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水肿。水肿可分为全身性与局部性。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呈全身性水肿(常为压陷性);液体积聚在局部组织间隙时呈局部性水肿。发生于体腔内称积水,如胸腔积水、腹腔积水、心包积水等。一般情况下,“水肿”这一术语,不包括内脏器官局部的水肿,如脑水肿、肺水肿等。
协和习题25.水肿这一术语不包括下列哪种情况
A阴囊积水
B腹腔积水
C心包积水
D胸腔积水
E脑水肿
25.答案:E
一.常见原因
(1)全身性水肿:常见于右心衰竭、心包疾病、各型肾炎和肾病、失代偿期肝硬化、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营养缺乏、维生素B1缺乏症、粘液性水肿、药物性水肿等。
(2)局部性水肿:常见于局部炎症、肢体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静脉炎、上或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丝虫病所致象皮肿等。
二.发生机制:
在正常人体中,血管内液体不断地从毛细血管小动脉端滤出至组织间隙成为组织液,另方面组织液又不断从毛细血管小静脉端回吸收入血管中,二者经常保持动态平衡,因而组织间隙无过多液体积聚。保持这种平衡的主要因素有:
(1)毛细血管内静水压;-
(2)血浆胶体渗透压;+
(3)组织间隙机械压力(组织压);+
(4)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
维持体液平衡的因素发生障碍,则可产生水肿。
产生水肿的几项主要因素为:
(1)钠与水的潴留:如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2)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如右心衰竭等;
(3)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如急性肾炎等;
(4)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通常继发于血清蛋白减少,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协和习题29.肾病综合征时,产生水肿的主要始动因素是
A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
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C钠与水的潴留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淋巴液回流受阻
29.答案:D
三、临床表现
1.全身性水肿
(1)心源性水肿(右心衰竭):水肿特点是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分,还有右心衰竭的其他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静脉压升高、严重时可出现胸、腹水等。
(2)肾源性水肿:水肿特点是疾病早期间起床时有眼睑与颜面水肿,以后发展为全身水肿(肾病综合征时重度水肿)。常有尿改变、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表现。肾源性水肿需与心源性水肿相鉴别,鉴别要点详见下表:
(1) 肝源性水肿:主要表现为腹水,也可首先用出现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
(4)营养不良性水肿:其特点是水肿发生前常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水肿常从足部开始蔓延全身。
(5)其他原因:
① 粘液性水肿时产生非压陷性水肿:颜面及下肢较明显;
②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特点为月经前7~14天出现眼睑、踝部及手部轻度水肿,可伴乳房胀痛,盆腔沉重感,月经后水肿逐渐消退;
③ 药物性水肿:可见于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胰岛素、甘草制剂等
④ 特发性水肿:几乎只发生在妇女,主要表现在身体下垂部分,原因未明,一般认为是内分泌功能失调与直立体的反应异常所致,立卧位水试验有助于诊断。
2.局部性水肿
常为局部静脉、淋巴回流受阻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其特点为局部首先出现炎症,血栓形成、创伤或过敏等,然后出现水肿。
本文来自37度医学网,http://www.37med.com,转载请注明来源。
四、临床意义
(1)水肿病史伴肝大者为心源性、肝源性,而同时有颈静脉怒张者则为心源性;
(2)水肿伴重度蛋白尿,则常为肾源性,而轻度蛋白尿也可见于心源性;
(3)水肿伴呼吸困难与发绀者常提示为心脏病、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所致;
(4)水肿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者可见于特发性水肿;
(5)水肿伴消瘦见于营养不良。
共用题干(协和习题147—149题)
女,40岁,下肢水肿,查体:心尖区局限性舒张期隆隆杂音,肺部听诊正常,肝大(一),腹水(一),双下肢水肿(+)及皮肤呈暗紫色。右侧重于左侧。月经期未检查尿。
协和习题147.该患者下肢水肿最可能的原因是
A右心衰竭
B皮肤过敏
C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D下肢静脉曲张
E特发性水肿
l47.答案:D
协和习题148.该患者排除心源性水肿的主要依据是
A无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B肺听诊正常
C肝不肿大
D双下肢水肿程度不一致
E下肢皮肤呈暗紫色
l48.答案:C
协和习题149.对上述病例,要排除心源性水肿哪项检查最有意义
A心电图
B超声心动图
C心脏x线拍片
D血浆蛋白测定
E静脉压测定
l49.答案:E
第十四节 颈静脉怒张
【考纲要求】颈静脉怒张的常见原因、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掌握颈静脉怒张的常见原因、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可稍见充盈,充盈的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以内。
若取30°~45°的半卧位时颈外静脉充盈高度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颈静脉怒张。
其产生机制系右房压力的升高或颈静脉回流受阻,使颈静脉压增高,
常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协和习题33.哪种体位时颈外静脉充盈度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颈静脉怒张
A 10°~25°的半卧位
B 20°~25°的半卧位
C 30°~45°的半卧位
D 50°~55°的半卧位
E 50°~65°的半卧位
答案:C
在右心衰竭的患者中。如在肝区加压30~60秒,可见颈外静脉充盈水平升高,称为肝颈静脉反流征。
协和习题108.女,35岁,患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一周前感冒后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水肿。查体可见颈静脉怒张,其发生机制是
A上腔静脉阻塞
B下腔静脉阻塞
C右房压力增高
D右房到右室回流受阻
E静脉到右房回流受阻
答案:C
第十五节 心前区震颤
【考纲要求】心前区震颤的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心前区震颤是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性体征,有震颤一定有杂音,有杂音不一定有震颤,掌握其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震颤是指用手触诊时感觉到的一种细小振动,此振动与猫在安逸时产生的呼吸震颤相似,故又称猫喘。
1.常见原因
震颤是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之一,常见于某些产生高速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以及心脏瓣膜狭窄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等,瓣膜关闭不全时震颤较少见。
2.产生机制
震颤的产生机制与杂音相同,系血流经狭窄的瓣膜口或异常通道流至较宽广的部位时产生漩涡,使瓣膜、心壁或血管壁产生振动传至胸膜所致。一般情况下,震颤的强弱与病变狭窄程度、血流速度和压力阶差呈正比。例如、狭窄越重,震颤越强,但过度狭窄则无震颤。
由于震颤产生机制与杂音相同,故有震颤一定可听到杂音,且在一定条件下,杂音越响,震颤越强;但听到杂音不一定能触到震颤,这是因为人体对声波振动频率感知方式不同。触觉对低频振动较敏感,听觉对高频振动较敏感。如声波频率处于既可触知又可听到的范围,则既可触及震颤,又可听到杂音;如声波频率处于既可触知的上限,则可闻杂音而触不到震颤。
3.临床意义
震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触到震颤则可肯定心脏有器质性病变,按出现的时期可分为收缩期震颤、舒张期震颤和连续性震颤三种。详见下表:
真题.心脏触及震颤多由于
A.心脏瓣膜轻度关闭不全
B.心脏瓣膜狭窄
C.心房颤动
D.心室颤动
E.左室增大
答案:B(2004)
解析:震颤是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特征性体征。
44.[真题]心尖区触及舒张期震颤,最可能的是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主动脉瓣狭窄
D.室间隔缺损
E.动脉导管未闭
答案:A(2001)
2006-336、关于震颤和杂音,正确的是:( B )
A、听到杂音一定有震颤
B、有震颤就一定有杂音
C、有震颤不一定有杂音
注:该题不是以前考试试题的原题,但是是以前的试题所涉及到的重点内容
2006-337、触诊震颤常用部位: 手掌外侧部
注:该题不是以前考试试题的原题,但是是以前的试题所涉及到的重点内容
真题.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触及连续性震颤,常见病变为 (2004)
A.动脉导管未闭
B.肺动脉瓣狭窄
C.房间隔缺损
D.室间隔缺损
E.主动脉瓣狭窄
答案:A
第十六节 心界
【考纲要求】心界的正常心界范围、心界变化及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注意正常心界,心界叩诊以左界为重要,掌握心界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注意二尖瓣型心脏和主动脉瓣型心脏。
1.正常心界
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搏动范围直径为2.0~2.5cm。
2.心界变化及临床意义
当发现心浊音界变化时,应考虑心脏本身还是心外因素的影响。
(1)心脏移位:大量胸水、气胸可使心界移向健侧;胸膜增厚、肺不张可使心界移向病侧;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可使心脏横位,心界向左侧扩大。
(2)左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
协和习题25.水肿这一术语不包括下列哪种情况
A阴囊积水
B腹腔积水
C心包积水
D胸腔积水
E脑水肿
25.答案:E
一.常见原因
(1)全身性水肿:常见于右心衰竭、心包疾病、各型肾炎和肾病、失代偿期肝硬化、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营养缺乏、维生素B1缺乏症、粘液性水肿、药物性水肿等。
(2)局部性水肿:常见于局部炎症、肢体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静脉炎、上或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丝虫病所致象皮肿等。
二.发生机制:
在正常人体中,血管内液体不断地从毛细血管小动脉端滤出至组织间隙成为组织液,另方面组织液又不断从毛细血管小静脉端回吸收入血管中,二者经常保持动态平衡,因而组织间隙无过多液体积聚。保持这种平衡的主要因素有:
(1)毛细血管内静水压;-
(2)血浆胶体渗透压;+
(3)组织间隙机械压力(组织压);+
(4)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
维持体液平衡的因素发生障碍,则可产生水肿。
产生水肿的几项主要因素为:
(1)钠与水的潴留:如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2)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如右心衰竭等;
(3)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如急性肾炎等;
(4)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通常继发于血清蛋白减少,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协和习题29.肾病综合征时,产生水肿的主要始动因素是
A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
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C钠与水的潴留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淋巴液回流受阻
29.答案:D
三、临床表现
1.全身性水肿
(1)心源性水肿(右心衰竭):水肿特点是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分,还有右心衰竭的其他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静脉压升高、严重时可出现胸、腹水等。
(2)肾源性水肿:水肿特点是疾病早期间起床时有眼睑与颜面水肿,以后发展为全身水肿(肾病综合征时重度水肿)。常有尿改变、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表现。肾源性水肿需与心源性水肿相鉴别,鉴别要点详见下表:
(1) 肝源性水肿:主要表现为腹水,也可首先用出现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
(4)营养不良性水肿:其特点是水肿发生前常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水肿常从足部开始蔓延全身。
(5)其他原因:
① 粘液性水肿时产生非压陷性水肿:颜面及下肢较明显;
②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特点为月经前7~14天出现眼睑、踝部及手部轻度水肿,可伴乳房胀痛,盆腔沉重感,月经后水肿逐渐消退;
③ 药物性水肿:可见于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胰岛素、甘草制剂等
④ 特发性水肿:几乎只发生在妇女,主要表现在身体下垂部分,原因未明,一般认为是内分泌功能失调与直立体的反应异常所致,立卧位水试验有助于诊断。
2.局部性水肿
常为局部静脉、淋巴回流受阻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其特点为局部首先出现炎症,血栓形成、创伤或过敏等,然后出现水肿。
本文来自37度医学网,http://www.37med.com,转载请注明来源。
四、临床意义
(1)水肿病史伴肝大者为心源性、肝源性,而同时有颈静脉怒张者则为心源性;
(2)水肿伴重度蛋白尿,则常为肾源性,而轻度蛋白尿也可见于心源性;
(3)水肿伴呼吸困难与发绀者常提示为心脏病、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所致;
(4)水肿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者可见于特发性水肿;
(5)水肿伴消瘦见于营养不良。
共用题干(协和习题147—149题)
女,40岁,下肢水肿,查体:心尖区局限性舒张期隆隆杂音,肺部听诊正常,肝大(一),腹水(一),双下肢水肿(+)及皮肤呈暗紫色。右侧重于左侧。月经期未检查尿。
协和习题147.该患者下肢水肿最可能的原因是
A右心衰竭
B皮肤过敏
C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D下肢静脉曲张
E特发性水肿
l47.答案:D
协和习题148.该患者排除心源性水肿的主要依据是
A无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B肺听诊正常
C肝不肿大
D双下肢水肿程度不一致
E下肢皮肤呈暗紫色
l48.答案:C
协和习题149.对上述病例,要排除心源性水肿哪项检查最有意义
A心电图
B超声心动图
C心脏x线拍片
D血浆蛋白测定
E静脉压测定
l49.答案:E
第十四节 颈静脉怒张
【考纲要求】颈静脉怒张的常见原因、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掌握颈静脉怒张的常见原因、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可稍见充盈,充盈的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以内。
若取30°~45°的半卧位时颈外静脉充盈高度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颈静脉怒张。
其产生机制系右房压力的升高或颈静脉回流受阻,使颈静脉压增高,
常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协和习题33.哪种体位时颈外静脉充盈度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颈静脉怒张
A 10°~25°的半卧位
B 20°~25°的半卧位
C 30°~45°的半卧位
D 50°~55°的半卧位
E 50°~65°的半卧位
答案:C
在右心衰竭的患者中。如在肝区加压30~60秒,可见颈外静脉充盈水平升高,称为肝颈静脉反流征。
协和习题108.女,35岁,患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一周前感冒后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水肿。查体可见颈静脉怒张,其发生机制是
A上腔静脉阻塞
B下腔静脉阻塞
C右房压力增高
D右房到右室回流受阻
E静脉到右房回流受阻
答案:C
第十五节 心前区震颤
【考纲要求】心前区震颤的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心前区震颤是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性体征,有震颤一定有杂音,有杂音不一定有震颤,掌握其常见原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震颤是指用手触诊时感觉到的一种细小振动,此振动与猫在安逸时产生的呼吸震颤相似,故又称猫喘。
1.常见原因
震颤是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之一,常见于某些产生高速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以及心脏瓣膜狭窄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等,瓣膜关闭不全时震颤较少见。
2.产生机制
震颤的产生机制与杂音相同,系血流经狭窄的瓣膜口或异常通道流至较宽广的部位时产生漩涡,使瓣膜、心壁或血管壁产生振动传至胸膜所致。一般情况下,震颤的强弱与病变狭窄程度、血流速度和压力阶差呈正比。例如、狭窄越重,震颤越强,但过度狭窄则无震颤。
由于震颤产生机制与杂音相同,故有震颤一定可听到杂音,且在一定条件下,杂音越响,震颤越强;但听到杂音不一定能触到震颤,这是因为人体对声波振动频率感知方式不同。触觉对低频振动较敏感,听觉对高频振动较敏感。如声波频率处于既可触知又可听到的范围,则既可触及震颤,又可听到杂音;如声波频率处于既可触知的上限,则可闻杂音而触不到震颤。
3.临床意义
震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触到震颤则可肯定心脏有器质性病变,按出现的时期可分为收缩期震颤、舒张期震颤和连续性震颤三种。详见下表:
真题.心脏触及震颤多由于
A.心脏瓣膜轻度关闭不全
B.心脏瓣膜狭窄
C.心房颤动
D.心室颤动
E.左室增大
答案:B(2004)
解析:震颤是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特征性体征。
44.[真题]心尖区触及舒张期震颤,最可能的是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主动脉瓣狭窄
D.室间隔缺损
E.动脉导管未闭
答案:A(2001)
2006-336、关于震颤和杂音,正确的是:( B )
A、听到杂音一定有震颤
B、有震颤就一定有杂音
C、有震颤不一定有杂音
注:该题不是以前考试试题的原题,但是是以前的试题所涉及到的重点内容
2006-337、触诊震颤常用部位: 手掌外侧部
注:该题不是以前考试试题的原题,但是是以前的试题所涉及到的重点内容
真题.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触及连续性震颤,常见病变为 (2004)
A.动脉导管未闭
B.肺动脉瓣狭窄
C.房间隔缺损
D.室间隔缺损
E.主动脉瓣狭窄
答案:A
第十六节 心界
【考纲要求】心界的正常心界范围、心界变化及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注意正常心界,心界叩诊以左界为重要,掌握心界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注意二尖瓣型心脏和主动脉瓣型心脏。
1.正常心界
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搏动范围直径为2.0~2.5cm。
2.心界变化及临床意义
当发现心浊音界变化时,应考虑心脏本身还是心外因素的影响。
(1)心脏移位:大量胸水、气胸可使心界移向健侧;胸膜增厚、肺不张可使心界移向病侧;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可使心脏横位,心界向左侧扩大。
(2)左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
相关热词搜索:执业医师 考试 历年真题 内科学 常见症状与体征
上一篇: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解析(内科学)常见症状与体征
下一篇: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解析(内科学)常见症状与体征(三)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热门购物
评论排行
- 201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真...(13)
- 腋臭手术视频(12)
- 2008年考研英语真题及参考答案(5)
- 节食挑食最伤女人的免疫系统(5)
- 核辐射的定义和单位(5)
- CKD患者Tm与IMT相关(5)
- 齐鲁医院普外科开展“喉返神经监护...(5)
- windows7激活工具WIN7 Activation v1.7(5)
- 正常微循环(5)
- 美大学性教育课来真的 男女上阵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