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解析(病理学)心血管系统疾病
2013-01-15 19:25:55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第五单元  心血管系统疾病
 
考情分析
  2004 2005 2006 合计
ZY 3 1 2 6
ZL 3 1 1 5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一、血管的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全身的大中动脉。动脉壁的病变可分为脂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和复合病变。记忆——大中电器——大中动脉。
   (一)脂纹  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脂纹常见于大动脉的后壁和分支的开口处,呈长短不一的黄色条纹,常微隆起于动脉内膜表面。镜下病变处可见大量吞噬脂质的泡沫细胞。泡沫细胞可为巨噬细胞源性,也可为肌源性泡沫细胞。 吃了好多泡泡   
    (二)纤维斑块  为隆起于动脉内膜表面的灰黄色斑块。纤维斑块的表层为纤维结缔组织,并有玻璃样变。深层为脂质、巨噬细胞,以及吞噬脂质的泡沫细胞。
    (三)粥样斑块  这是明显隆起于动脉内膜表面的黄色斑块,表层的纤维帽呈瓷白色,深层为大量黄色的粥糜样物质,常可见胆固醇结晶,底部和边缘可见肉芽组织增生、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中膜平滑肌细胞呈不同程度萎缩,中膜变薄。外膜可见新生毛细血管和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四)复合病变  粥样斑块进一步发生继发性改变,包括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伴溃疡形成、血栓形成、钙化和动脉瘤形成。
 
11.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早进入动脉内膜的细胞是(2004)
 A.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脂肪细胞 D.嗜中性粒细胞 E.巨噬细胞
答案:E(2004)
 
14.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脂类是〖HTK〗(2001)
A.甘油三酯
B.胆固醇
C.HDL
D.LDL
E.VLDL
答案:C(2001)
H高密度就是同样体积内有更多的脂肪,都存在HDL里了,就有比较少的脂肪去危害血管了!
   
二、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 看问题要抓本质——变窄了或完全堵住了!
    (一)心脏的病理变化  表现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绞痛可分为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变异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可分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和区域性心肌梗死。新鲜心肌梗死呈不规则型、黄白色,周围可见充血出血带。陈旧性心肌梗死为灰白色的瘢痕组织取代。光镜下为凝固性坏死,心肌细胞嗜酸性增强,出现肌质凝聚和肌原纤维溶解,肌细胞核消失。间质内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50%的心肌梗死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供血区(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和室间隔23),25%发生于右冠状动脉供血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也易见于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供血左心室侧壁
    (二)肾脏的病理变化  肾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肾梗死,新鲜肾梗死呈三角形,灰白色,周围可见充血出血带。严重时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萎缩肾,即表现为肾脏形成多数大的瘢痕凹陷
(三)脑的病理变化  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萎缩、脑软化和脑出血。脑萎缩表现为大脑皮质变薄、脑回变窄、脑沟变宽且加深、脑的重量减轻。脑软化主要发生于颞叶、内囊、豆状核和丘脑。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小动脉瘤形成,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小动脉瘤可破裂引起脑出血。
 
1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是(2001)
A.左旋支
B.左前降支
C.右冠状动脉后降支
D.右冠状动脉
E.左冠状动脉主干
答案:B(2001)
解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依次是:前降支>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后降支。
记忆——前有座后。
 
ZL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累及的动脉分支是(2000)
 A.右冠状动脉主干      
 B.左冠状动脉主干              
 C左冠状动脉旋支
 D.右冠状动脉旋支    
 E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答案:E(2000)
 
7.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在(2002)
 A.室间隔后1/3
 B.左心室后壁
 C.右心室前壁
 D.左心室前壁
 E.左心室侧壁
答案:D(2002)
 
228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在〖HTK〗2003
A右心室后壁
B左心室后壁
C右心室前壁
D左心室前壁
E左心室侧壁〖HT〗
答案:D
心前区痛
 
13.引起脑萎缩的最常见原因是(2004)
 A.脑水肿 B.脑外伤 C.脑动脉粥样硬化 D.脑脓肿 E.脑结核
答案:C(2004)     血管病,几大杀手之一哦。
 
第二节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累及全身的细小动脉
   
一、良性高血压血管的病理变化
表现为细动脉硬化,细动脉内皮下有均匀红染的蛋白性物质沉积,导致细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弹性下降和硬度增加。肌型动脉肥厚。
就是因为细,受血液冲击就大,越易蛋白性物质沉积——玻璃样变性、管腔狭窄。
公理——越细越容易窄。
 
9.高血压病时,细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是(2002)
 A.动脉壁纤维化 B.动脉壁水肿
 C.动脉壁玻璃样变性 D.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
 E.动脉壁脂质沉着
答案:C(2002)
 
ZL1血管壁的玻璃样变性主要发生在(2004)
 A.毛细血管      
 B.细动脉    
 C小动脉     
 D.中动脉    
 E大动脉
答案:B(2004)
 
(2~3题共用备选答案)
 A.粥样硬化               
 B.破裂出血        
 C间歇性痉挛
 D.玻璃样变性             
 E内膜纤维组织、弹力纤维及平滑肌增生
ZL2高血压病的肾小球入球动脉的病变是
答案:D
ZL3高血压病的动脉系统病变期,小动脉的病变是
答案:E
 
8血管壁的玻璃样变性主要发生在(2004)
 A缓进型高血压时的微、小动脉 
 B.缓进型高血压时的中动脉
 C缓进型高血压时的大动脉
 D.急进型高血压时的微动脉
 E急进型高血压时的小动脉
答案:A(2004)
 
二、良性高血压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 就是几个靶器官
  (一)良性高血压心脏的病理变化  心脏肥大。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大,心脏的重量增加,常达400g以上。左心室壁增厚,可达1.5—2.0cm,乳头肌和肉柱增粗、变长、并有较多分支。起初表现为左心室向心性肥大,尔后代偿失调发生左心室离心性肥大,表现为心腔扩张,造成心力衰竭
    (二)良性高血压肾脏的病理变化  颗粒性固缩肾。肾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皮质变薄、表面呈凹凸不平的颗粒状,肾盂周围脂肪组织增生。光镜下肾小球人球小动脉玻璃样变,而部分肾小球代偿性肥大,其所属的肾小管也呈代偿性扩张。部分肾小球萎缩、纤维化及玻璃样变,其所属的肾小管电发生萎缩,局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有散在淋巴细胞浸润。  
(三)良性高血压脑的病理变化  小动脉和细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并可发生血管壁的纤维素样坏死血栓形成(堵梗死)和微动脉瘤(破裂出血)形成。脑出血是高血压严重的并发症,脑出血主要发生在基底节和内囊(与豆纹动脉从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分出有关),其次为大脑白质、脑桥和小脑,出血区域脑组织完全破坏,形成囊腔,其内充满坏死的脑组织和血凝块,有时脑出血范围大可破入侧脑室。高血压出现的脑软化是血管供血减少的结果
 
ZL病理学;2006-1-052.肾体积缩小、质地变硬、表面有较大、不规则的凹陷疤痕,应考虑为
A.慢性肾小球性肾炎
B.高血压病所致固缩肾
C.慢性肾盂肾炎
D.快速进行性肾小球性肾炎
E.膜性肾小球性肾炎
 
4.高血压病脑出血死亡患者,心脏重550克,左心室壁厚1.6 cm,乳头肌和肉柱增粗,心腔不扩张,应诊断为
 A.肥厚性心肌病
 B.心脏肥大(代偿期)
 C.心脏肥大(失代偿期)
 D.心脏脂肪变性
 E.心肌脂肪组织浸润
答案:B
 
8.高血压病脑出血破裂的血管多为(2002,2005)
 A.大脑中动脉 B.大脑基底动脉 C.豆纹动脉
 D.内囊动脉 E.大脑前动脉
答案:C(2005)
 
10.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A.豆状核和丘脑 B.内囊和基底节
 C.蛛网膜下腔 D.侧脑室
 E.大脑髓质
答案:B
 
病理学;2006-2-028.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多见于A
A. 基底节
B.脑桥   
C.小脑
D.大脑白质
E.脑干
 
1.高血压病脑出血时,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
 A.小脑齿状核 B.小脑皮质   C.桥脑   D.基底节 E.延脑
答案:D
 
5.高血压病最严重的病变是
 A.左心室肥大
 B.颗粒性固缩肾
 C.脑软化
 D.脑出血
 E.视网膜出血
答案:D
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中枢)的且往往是致命性的并发症。多为大出血灶,常发生于基底节、内囊,其次为大脑白质、脑桥和小脑。出血区域的脑组织完全被破坏,形成腔状,其内充满坏死的脑组织和凝血块。引起脑出血的原因一方面由于细、小动脉的病变,另一方面,脑出血多发生于基底节区域(尤以豆状核最多见),供养该区的豆纹动脉从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分出,直接受到大脑中动脉压力较高的血流冲击,易使已有病变的豆纹动脉破裂出血。出血灶扩展至内囊时,引起对侧肢体偏瘫及感觉消失。出血灶破入侧脑室时,患者发生昏迷,常导致死亡。左侧脑出血常引起失语,脑桥出血可引起同侧面神经麻痹及对侧上下肢瘫痪。
 
ZL5高血压病并发脑出血的常见部位是(2000)
 A.大脑皮质            
 B.桥脑                        
 C.小脑
 D.内囊及基底节区      
 E延脑
答案:D(2000)
 
2.高血压病时的肾脏病理变化表现为
 A.颗粒性固缩肾
 B.肾脏单发性贫血性梗死
 C.肾动脉动脉瘤形成
 D.肾的多发性大瘢痕凹陷
 E.肾脏淤血
答案:A
 
第三节  风湿性心脏病
 
一、基本病理变化
  可分为变质渗出期、增生期或肉芽肿期和纤维化期或愈合期三期。
  (一)变质渗出期  结缔组织纤维发生粘液变性,胶原纤维肿胀及纤维素样变性。病灶中有浆液和炎症细胞浸润。此期持续1月左右。
  (二)增生期或肉芽肿期  形成特征性的风湿性肉芽肿,也称Aschoff小体。风湿性肉芽肿体积较小,中央为纤维素性坏死灶:,周围为风湿细胞或Aschoff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嗜碱性,核大、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晰,染色质集中于中央,横切面似枭眼状,纵切面呈毛虫状多核的Aschoff巨细胞,并有少量淋巴细胞和个别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此期持续2—3个月。   
  (三)纤维化期或愈合期  出现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Aschoff小体变为梭形小瘢痕。此期持续2~3个月。
 
16.风湿病中最具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2001)
A.心肌局灶性变性、坏死
B.心内膜纤维组织增生
C.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变性
D. Aschoff小体形成
E.心外膜纤维素渗出
答案:D(2001)
解析:Aschoff小体是一种肉芽肿性病变,为圆形或梭形结节,体积很小,在显微镜下方能看见,小体中心为纤维素样变性灶,周围为增生的组织细胞、纤维母细胞和少量浸润的炎细胞。是风湿病中最具诊断意义的病变。
 
ZL1风湿病增生期最具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是
 A.粘液样变性             
 B.纤维素样变性          
 C风湿小体形成
 D.心瓣膜纤维组织增生     
 E心外膜纤维蛋白渗出
答案:C
 

相关热词搜索:执业医师 考试 历年真题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上一篇: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解析(病理学)肿瘤
下一篇: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解析(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