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幽灵就在身边
2012-08-19 17:15:28   来源:37度医学网   作者:  评论:0 点击:

“抑郁症离我很近,近得像亲兄弟”。这是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受抑郁症折磨时说过的一句话。当我们还在认为“抑郁”离自己很远的时候,它已悄然地出现在 身边。世界精神病学协会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地区超过80%的网友认为自己有抑郁倾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各种极端方式释放情绪,甚至有人在网络上 “直播自杀”。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发表过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其中抑郁障碍人群排名第一,预计达到6100万,并且绝 大多数从未就诊。而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它可能超过癌症,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 疾患。这一系列数字无不在提醒我们,抑郁症早已成了一种常见病,甚至跟感冒一样常见了。 

  “恐惧像幽灵一样抓住我不放”

  “若非亲身经历,抑郁症患者的痛苦是外人无法体会到的。”在跟随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王向群教授出门诊 前,他这样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自7点45分一位老年女患者进入诊室后,这长达5个半小时的半天门诊,似乎成了中国抑郁症现状的一个缩影。

  在今年春节跟家人大吵一架后,32岁的刘女士开始发病。她对什么都失去了兴趣,感到全身疲乏无力,而恐惧就像幽灵一样,抓住她不放。身体的一点 小毛病,别人觉得没什么,而她却感到是天大的事。一天早上起来发现手上有个小疙瘩,刘女士被吓得直打哆嗦,心想这一定是个肿瘤,一查只是腱鞘囊肿;接着又 怀疑自己患上甲状腺癌、乳腺癌、肝癌,去医院做了多次检查才放心。

  几个月来,刘女士无法正常生活,不知跑了多少趟医院,做了多少次检查。直到体检的医生建议她看精神科,她才慕名找到王向群教授,并最终确诊为抑 郁症。刘女士说:“我也知道老恐惧不好,但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现在只要儿子一叫声妈,我心里就紧张,担心我要是死了怎么办,谁来照顾儿子呀?”

  10点左右,75岁的王奶奶和女儿走进了诊室。她看上去很瘦弱,往下耷拉着的眼皮显得很没精神。王奶奶总是很紧张,有点小事也记着。有次正看着 电视,一回头看到门把手,以为是什么害人的东西,吓了一大跳。看电视也爱琢磨,7月下旬北京的那场暴雨,女儿有次闲聊跟她说死了很多人,王奶奶就发脾气 道,“以后别再跟我提这个!”她自己也很无奈:“这病真由不得我自己。”

  和不少患者对精神专科医生有抵触心理一样,58岁的陈先生坦言,自己开始不愿来这里看病,总觉得到精神科看病就是“神经病”。去年,他出现听觉 过敏,别人和自己的声音都被放大,听着就像汽车轰鸣。那段时间整天无精打采,总是睡不着,后来吃安定类药物也不管用。墙上挂着的明明是只无声钟表,他却能 听得到“滴答滴答”声并被烦得不行。只要他在家,家人就不敢大声说话。“我老伴说:‘你忍着点儿’,我一听,火噌就上来了,觉得特委屈,我都快死了,还要 忍着?”经过半年左右的治疗,他现在每天能睡6小时,不会再因一点事就觉得活不下去了。“我来医院拿药,老能碰到以前的同事。在患上抑郁症前,根本不知道 这个病这么普遍。”他说。

  粗略算来,在王向群教授当天上午诊治的17位患者中,约80%确诊抑郁症,各年龄段都有,年龄最小的仅16岁,年龄最大的77岁。绝大多数患者 都表示有“活不下去,想死”的念头,至少有两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其实,抑郁症和高血压一样,不仅仅是情绪问题,而是一种疾病,非常严重时会使人痛不欲 生,绝望自杀。”王向群表示。

  2600万中国人活在消极悲观中

  抑郁症患者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消极悲观的人”,在精神疾病中自杀率最高。中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其中一半以上为抑郁症患 者。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表示,抑郁症患者有个“三无”认知模式,即认为自己是无用的、无价值的、无希望的。这种 绝望很容易让他们走上不归路。

  除了自杀,抑郁症给家庭带来的痛苦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些医疗网站上,有不少网友为家人求救:“一个家若是有个抑郁症患者,整个氛围立马就不一样了,没有欢声笑语,只有小心翼翼。” 

  “跟我30年前刚参加工作时相比,精神疾病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前,不管是在门诊还是病房,80%—90%都是重症精神病患者,如今门诊的70%—80%,病房的一半以上都是情绪障碍患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王向群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

  “这一方面与抑郁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患者就诊意识增强有关。”杨甫德对此表示赞同,他说北京市最近一次调查发现,社区15岁 以上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31%,据此推算,北京市至少有30万以上抑郁症患者。关于全国的抑郁症人数,精神卫生界较统一的说法是2600万以上。美 国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仅2005年抑郁症在中国就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1亿元,间接经济损失481亿元。

  不容忽视的是,与庞大的患病人群相比,中国的抑郁症患者接受系统治疗的比例太低了。王向群教授说,抑郁症患者中就医的只有10%,这10%中又 只有20%接受了系统治疗。这与大众对抑郁症存在的误区关系密切。有些人担心被当成“神经病”而不愿就医;有些人走过弯路才最终找到精神科;还有些人将希 望寄托在心理咨询诊所上而延误病情;也有部分患者害怕吃药成瘾或觉得毫无作用而不愿就诊……杨甫德提供的数据显示,90%的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初期反复就诊 于神经科、心脏科、消化科等科室,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

  老年人风险高出4倍多

  “抑郁症早已成了一种常见病,它和高血压一样,是病就需要药物治疗。”这是王向群出门诊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杨甫德也表示,抑郁症是可防可治 的疾病,70%的患者可以获得临床治愈。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及大脑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心理性格因素,如适应能力、承 受能力差;社会环境因素,如亲友关爱过少、生活突发变故等。

  老年人、女性更高危。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均显示,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青春期、孕期产后、更年期是三大高发阶段。王向群表示,老年人是抑郁症 主力军,约有20%的老人被抑郁症困扰,是整个人群患病率的4倍多,且患病人数仍在增加。抑郁症也会影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治疗。

  及时清理情绪垃圾,尽早发现。遇到事情后,一定要及时清理情绪,通过向亲友倾诉、写日记等方式,扫掉内心的阴霾。如果发现亲友性格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以前爱说话的变得沉默不语,至少有两周时间觉得生活毫无兴趣等,就应怀疑是否有抑郁倾向。

  三大情况要牢记。一是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抑郁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就该到精神专科诊断并治疗;二是调查显示,高达75.94%的人认为抑郁症能 通过自身心理调节缓解,其实中重度抑郁症必须系统药物治疗;三是千万别随意停药。记者在门诊发现,大量的患者病情好转后又因自行停药导致复发。

  最后,王向群和杨甫德两位专家均呼吁,社会要高度重视抑郁症问题,增加医保报销的力度,提高各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度,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 疗。此外,大众对抑郁症患者的偏见和歧视,也需要我们共同化解。崔永元曾表示:“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得了这种病,希望你不要歧视他,然后鼓励他去看 医生,医生可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抑郁 幽灵 就在

上一篇:恐惧焦虑让人老6岁
下一篇:9种病人易“发怒”

论坛新帖
医学推广
热门购物